翟玉婷
《黄帝内经》首载“巨刺”、“缪刺”,均为机体一侧有病,选取对侧经穴治疗的方法.巨刺刺经,缪刺刺络,笔者通过对古今文献分析整理,探讨巨刺、缪刺的起源、含义及异同,希望有利于临床应用.
作者:马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创伤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监测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24例创伤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早期监测和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随访结果提示,研究所选取的24例患者治愈23例、死亡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效果达到预期.结论:对创伤骨折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患者实施早期监测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晓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乳腺癌与良性病变钼靶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8例乳腺病变患者行钼靶X线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乳腺癌组(n=52)和乳腺良性病变组(n=76)钼靶X线表现及鉴别.结果:乳腺癌钼靶X线阳性率92.3%,乳腺癌组肿物大小、形态、边缘等直接征象和恶性钙化、大导管征、漏斗征等间接征象发生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结论:经钼靶X线是筛查乳腺癌重要手段之一,在鉴别良、恶性乳腺病变中有其不同影像学特征,影像医师需结合X线各征象、临床、病理学检查等,为临床提供客观的检查信息.
作者:董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骨关节外科患者护理中,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骨关节外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无痛病房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关节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中,无病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章晋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与宫腔填纱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该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86例,分为A组(n=43)和B组(n=43).A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B组采用宫腔填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B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与宫腔填纱均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但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止血效果更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康玖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失眠患者时使用右佐匹克隆配合心理疏导效果.方法:收集失眠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心理疏导,将两组临床疗效及PSQI(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PSQI评分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失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右佐匹克隆配合心理疏导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显著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雪婧;杜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我中心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治疗的39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在超声临床诊断中,31例确诊,临床诊断准确率是79.49%,8例患者误诊,误诊率是20.51%.结论:彩超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能够准确显示患者的子宫、附件情况,显示患者血流,提高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具备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福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治疗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分为采取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加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以及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加行全程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组间例数一致.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腹股沟疝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5%.经统计学分析(x2=10.140 8,P =0.001 4).结论: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行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加速康复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从理论依据,辩证分型,用药特点,等方面阐述邹忆怀教授从气机失调治疗失眠的经验,并附临床医案,在调气的基础上辨证加用安神中药,是邹忆怀教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及学术特点.
作者:马胜广;董宝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腹超声与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于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5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前置胎盘的患者,对其接受经腹超声及经会阴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经腹超声检查检出前置胎盘42例,漏诊8例,误诊3例,其诊断准确率为79.25% (42/53);经腹与经会阴联合检查检出前置胎盘51例,漏诊2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6.23%(51/53).结论:与单纯经腹超声检查比较,联合应用经腹、经会阴超声检查诊断前置胎盘的准确率更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诊断前置胎盘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检查与健康指导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该院76例接受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的孕妇为实验组,另选同期76例只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分娩方式.结果:实验组母婴并发症几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14.47%,P<0.05);实验组自然分娩率80.26%,显著高于对照组(61.84%,P<0.05).结论: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中加强产前检查与健康指导,能够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几率,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苟显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褥期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60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对产褥期产妇进行整体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金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例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产检的45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耐量检测,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为(8.42±1.98) mmol/L,对照组为(4.37±0 62) mmol/L,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为(9.83±2.51)%和(4.9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耐量检测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准确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3、77.78%和96.67%,显著优于空腹血糖与糖耐量检测(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即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马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病理学教学在医学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联系临床和基础医疗的桥梁,其教学效果和质量对于学生的医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必须加强对病理学教学的重视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综合教学模式在病理教学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促进病理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作者:刘起胜;黄旭;吴亚娜;杨艳;曹寅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样本,以45例为一组,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两组患者均视病情对症治疗,治疗方法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及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10.17-+2.91)、抑郁评分(11.25±3.38),较护理前相比,评分下降显著,较对照组相比,患者焦虑与抑郁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更好.研究组患者用药(100%)饮食(93.33%)运动(91.11%)复查(95.56%)依从性更强.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健康人体中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依照双周期自身交叉实验设计法分威两组,其中一组口服富马酸酮替芬片2 mg,另一组口服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单剂量,对比两组患者的主要药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与富马酸酮替芬片相比,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的tmax时间短,但Cmax、t1/2和AUC(0 ~36)两者无差异,富马酸体统分散片相对生物利用率为113±40.结论: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与富马酸酮替芬片是两种生物等效的药物,且前者水溶性好,生物利用度高.
作者:姚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主要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检测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间临床工作中收集的监测标本为研究对象,确定不同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与耐药性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确定致病菌326株,包括革兰阳性球菌216株,革兰阴性杆菌110株,均表现出较高的药物敏感度.结论:细菌耐药性正在逐渐上升,少部分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已经对医院正常临床治疗工作构成威胁.因此必须要做好临床微生物检验,为未来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喻甫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指导应用万古霉素,对药物浓度进行监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初始谷浓度<5 mg/L有2例,5~<10 mg,/L有28例,10 ~ 15mg/L有19例,初始谷浓度>15 mg/L有11例.初始峰浓度:12.25 ~50.35 mg/L,<20 mg/L有32例患者,20 ~ 45 mg/L有15例患者,>45 mg/L有13例;疾病好转率为91.7%,细菌清除率85.0%.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结合个体差异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与细菌清除率.
作者:谭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脑梗死面积变化及神经功能保护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 (P <0.05).观察组治疗后梗死面积及C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可缩小脑梗死面积,对改善临床预后有重要价值,且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蔡秋伶;杨益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瓷贴面是临床上一种新兴的前牙美学修复措施,牙体预备类型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患者修复后的牙体色泽、强度及形态,但关于其选择目前依旧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论,相关报道也各不一致.故本文中笔者就此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类型的研究情况进行讨论.
作者:李成章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