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琴
目的:研究在脑出血患者中实行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将该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3)与实验组(n=33),参照组护理中予以我院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住院时间(9.87±2.35)d等指标改善情况对比参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脑出血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改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
作者:宿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盆底肌锻炼提高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改善疼痛程度的分析.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发生尿潴留的产妇共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78 85%),对比差异明显(P<0.05).经Ridit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R=0.629,95% CI=(0.562,0.698),研究组R=0.370,95% CI=(0.309,0.431),两组区间无重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能较好的提高产妇尿潴留的护理疗效,改善患者的尿道口疼痛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汤虹芳;吴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针对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的对策.方法:选取该院检查科在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00例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中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一些相应的建设性的解决对策,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对这400例标本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这些标本有110份是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7.5%.其中公共卫生用具检验不合格的有35例,占不合格比例的31.8%;水质检验不合格的例数为40,所占不合格比例的36.3%;空气检验不合格的例数为18,所占不合格比例为16.3%;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检验不合格数为17,所占不合格数的比例为15.4%.经过对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导致微生物标本检验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两种,一是标本本身存在着问题,达不到检测的基本条件;一是送验不及时导致标本的质量出现问题.结论:对于微生物标本的检验质量控制应该加大对水质、公共用具等的监控力度.另外还需加强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使送验过程及时、规范,从而提高检验的质量.
作者:马兵兵;王裔雄;侯文华;李雪莲;邱荣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咳嗽患者采用中药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 12月收治的500例慢性咳嗽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50例,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胶囊治疗)和对照组(2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225例(90%),对照组治疗有效195例(78%),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胶囊治疗慢性咳嗽可取得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可有效缩短患者病程,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方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之中予以音乐配合水床式鸟巢护理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早产儿患者4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子以传统式护理,观察组予以音乐配合水床式鸟巢护理,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第7d、14 d体重得以增长的幅度显著比对照组大,静脉穿刺产生疼痛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予以音乐配合水床式鸟巢护理,有利于早产儿健康成长及发育,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结果:优质组的有效率为94.1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9.41%,并且,治疗后优质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常规组,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娜;徐巍;刘菲;才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68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依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良性组37例,恶性组31例,均先后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比较两组平扫及增强扫描时的CT值变化情况.结果:恶性组平扫、增强20 s、增强60 s CT值均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两组20 s CT相对强化值均明显高于60 s CT相对强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使用CT增强扫描时,应用延迟20 s增强扫描的准确率更高,更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汪红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选取90例经手术治疗的LDH患者,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将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关于下腰痛的评分没有明显差别,但术后2周,观察组的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1年,观察组留有腰痛以及高抬腿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LDH的术后恢复,可以保持术后的长期疗效.
作者:曹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应用在脂肪肝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这个期间内,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接受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行B超检查)以及医院收治的30例脂肪肝患者(血常规检验),分析和对比对两组终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结果:在HGB、WBC、PDW、MCV、RDW五个指标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WPV、PLT两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采用血常规检验方法,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立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以该院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康复护理.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脑卒中NHISS评分.(2)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脑卒中NHI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脑卒中NHI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脑梗死住院患者生活能力,改善脑部神经功能.
作者:陈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58例宫角妊娠与34例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超声诊断资料.结果:58例宫角妊娠患者,经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1%(47/58).34例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患者,通过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7.6%(23/34).结论:超声诊断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临床应用价值高,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郑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灸法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前来就诊的82例脑平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法治疗,试验组在给予药物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口服盐酸帕罗西汀).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采取中医脾胃症候量评定针灸疗效,采取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在治疗2周后,4周后脾胃症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副反应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法协助治疗抑郁症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护理对策、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2月至2016月3月收治的128例恶心、呕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对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比较,有效改善了所有消化内科恶心与呕吐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5.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据消化内科恶心与呕吐患者的临床特点,应用有针对性的消化内科护理对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护理效果较满意,进一步促进身体康复.
作者:郎德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子宫肌瘤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该院接收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健康教育中应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疾病认知程度、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为95.0%、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7.5%、护理依从性为95.0%,而对照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为972.5%、健康知识掌握度为77.5%、护理依从性为75.0%,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十分显著(JP<0.05).结论:子宫肌瘤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度,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施敏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对照组则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时间、发热消退以及疱疹消退时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缩短疱疹和发热消退时间,使治疗效果提高.
作者:李树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婴幼儿肺炎的心肌标志物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90例重症肺炎患儿、90例普通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肌标志物、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重症组患儿CK-MB、α-HBDH、TnI、Mb、C-反应蛋白水平值以及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普通组受检者(P<0.05),同时重症组恢复期CK-MB、α-HBDH、TnI、Mb、C-反应蛋白水平值低于重症组高峰期患儿(P<0 05).结论:心肌标志物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婴幼儿肺炎中效果显著.
作者:万芳;陈孝进;陈龚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尿毒症营养支持疗法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05月至2016年07月间该院收治的尿毒症老年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营养支持疗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90.91% VS 75.75%,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9.09% VS 24.24%,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老年患者,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之上,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可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实践.
作者:希国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PV对宫颈炎发展到宫颈癌整个进程的检测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患者各40例,分别设为A组、B组与C组.B组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20例,Ⅱ级4例,Ⅲ级16例.三组共计120例患者均经过严格操作后取样行HPV检测.结果:经过临床检验,A组HPV阳性4例,阳性率为10.00%,B组阳性19例,阳性率为47.50%,C组检测阳性30例,阳性率为75.00%.C组HPV阳性率较A、B组更高(P<0.05),B组HPV阳性率较A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对于宫颈炎发展到宫颈癌整个进程中的检测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对于防治工作的开展、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金松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普外科开展人性化整体护理活动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对照研究,以医院普外科接收284例患者入组,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常规组、人性组各142例,分别安排常规护理以及人性化整体护理.结果:人性组术前夜失眠、术中呼吸循环紊乱、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分别为1.41%、4.93%、14.08%低于常规组7.75%、12.68%、35.92%,人性组患者满意率98.59%高于常规组(78.58%,P<0.05).结论:人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性化整体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潘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指导应用万古霉素,对药物浓度进行监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初始谷浓度<5 mg/L有2例,5~<10 mg,/L有28例,10 ~ 15mg/L有19例,初始谷浓度>15 mg/L有11例.初始峰浓度:12.25 ~50.35 mg/L,<20 mg/L有32例患者,20 ~ 45 mg/L有15例患者,>45 mg/L有13例;疾病好转率为91.7%,细菌清除率85.0%.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结合个体差异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与细菌清除率.
作者:谭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