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路径用于妇科护理中可行性分析

韩运琼

关键词:临床路径, 常规护理, 妇科, 护理满意率, 可行性
摘要:目的:对临床路径用于妇科护理中价值予以研究,证实其可行性,为临床护理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间该院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软件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两个研究组,分别予以临床路径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的疗效及护理满意率等数据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3.3%和9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1.8%和86.4%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P<0.05).结论:临床路径用于妇科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率,具有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与血浆标本在常规生化检验中的结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血清与血浆标本在常规生化检验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8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制成血浆标本与血清标本,对两种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查.结果:两种标本在16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中,ALT、AST、TP、TBili、Glu、Ca2+的检验结果存有显著的差异(P>0.05),其余10项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标本与血清标本在常规生化检验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临床中,不可以简单地用血浆标本代替血清标本进行生化检验,应根据具体检测项目合理选择血液标本类型.

    作者:戚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6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将实施常规护理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德吉卓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研究进展

    肺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是高的,而非小细胞肺癌就占有超过70%的比例,大多数患者被诊断时已达中晚期.中晚期的治疗疗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如何合理治疗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加上现今医学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化疗治疗技术取得了新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化疗研究进展.

    作者:崔静;高玉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防护研究

    目的:探讨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以及防护措施.方法:对我院近五年中的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的防护措施.结果: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物、物理和化学三方面.结论:加强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专业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制定完善的防护制度,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监管和监督,规范操作流程,有效保护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安全.

    作者:杨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和对照组(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前后的腰椎间盘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的腰椎间盘疼痛程度明显得以降低,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雷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外科护理工作中如何避免护理风险

    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下,人们对法律风险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疗纠纷也逐渐的出现了上升趋势,甚至是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给医护人员及其患者造成了较大的伤害.怎样预防护理阶段医患纠纷,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现已经成为医护人员所掌握的主要问题.下面就结合作者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外科护理工作中怎样避免护理风险进行探讨.

    作者:田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采取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接诊的小儿疝气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研究对象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研究,随机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怠儿接受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患儿则采取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对两组惠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小儿疝气中应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不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刘冬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和评价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92例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每组46例.A组给予循证护理,B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其止血时间、出血次数、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的止血时间少于B组,出血次数多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均较好,可将二者相结合,以便取得佳的护理效果,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为适用的护理方式.

    作者:谢宗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评价普外科开展人性化整体护理活动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对照研究,以医院普外科接收284例患者入组,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常规组、人性组各142例,分别安排常规护理以及人性化整体护理.结果:人性组术前夜失眠、术中呼吸循环紊乱、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分别为1.41%、4.93%、14.08%低于常规组7.75%、12.68%、35.92%,人性组患者满意率98.59%高于常规组(78.58%,P<0.05).结论:人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性化整体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潘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目的:主要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检测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间临床工作中收集的监测标本为研究对象,确定不同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与耐药性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确定致病菌326株,包括革兰阳性球菌216株,革兰阴性杆菌110株,均表现出较高的药物敏感度.结论:细菌耐药性正在逐渐上升,少部分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已经对医院正常临床治疗工作构成威胁.因此必须要做好临床微生物检验,为未来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喻甫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经皮肾镜碎石术主要是借助超声或者X线予以定位经皮穿刺到肾脏扩张后建立操作通道,进而击碎结石,取出碎石.现今,经皮肾镜碎石术已经彻底代替了开放手术,成为了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同时,因为具有创伤轻、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复杂肾结石治疗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随着影像学的不断进步,碎石仪器的快速发展,腔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作者:何桂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BO血型初筛错误原因调查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ABO血性初筛错误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比较初筛血型和实验室检测血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血型初筛错误率为0.19%,2016年初筛错误率与2012、2013、2014、2015年对比差异均明显(P<0.05);初筛错误血型中占比例较多的为:22例A型误定成B型,占17.74%,16例B型误定成O型,占12.90%,15例AB型误定成A型,占12.10%;初筛错误例数由大至小依次为流动献血车、组织单位采血、固定献血车及站内体采科.结论:采血工作人员需负有高度的责任心,并努力提高操作技能,方可有效的减低ABO血型初筛错误发生率.

    作者:莫黎;唐芸芸;李跟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钼靶X线及超声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索钼靶X线及超声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150例疑似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钼靶X线及超声检查.结果:钼靶X线检查单方面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灵敏性(分别为60.91%、50.00%、60.91%)和超声检查单方面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灵敏性(分别为64.55%、52.50%、64.55%)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而将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实施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灵敏性(分别为98.18%、97.50%、98.18%)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钼靶X线联合超声检查在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中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刘梅;刘亚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2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我科中医诊疗方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22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变化以及头晕、倦怠乏力、腰酸膝软等14个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达83%.疾病疗效判定:总有效率39%.结论:我科中医诊疗方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昕;何志义;丛日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以该院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康复护理.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脑卒中NHISS评分.(2)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脑卒中NHI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脑卒中NHI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脑梗死住院患者生活能力,改善脑部神经功能.

    作者:陈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Bruker Microflex MS在临床常见细菌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评价德国布鲁克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Bruker Microflex MS)对临床常见细菌、酵母菌、丝状真菌的快速鉴定中的应用.方法:本文报告了青海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微生物室引进德国布鲁克质谱仪8个月后临床分离的2968袜细菌采用Bruker Microflex MS技术和常规鉴定(ViTEK 2 compact或API板条或手工鉴定)方法比较,两种方法不一致的菌株采用16S rRNA或ropB测序作为金标准.结果:共得到2968株细菌,细菌鉴定仪鉴定到种的为2683株(90 4%),鉴定到属的为2842株(95.8%).MS种水平的鉴定为2799株(94.3%),鉴定到属的水平为2857株(96.3%).MS与细菌鉴定仪种水平鉴定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MS相对于临床微生物其他常用检验技术,检测的是由临床特性决定的,受外界影响较小的独特的蛋白质指纹图谱,故MS技术更准确、直接.

    作者:巢世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的有效应用

    目的:分析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例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产检的45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耐量检测,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为(8.42±1.98) mmol/L,对照组为(4.37±0 62) mmol/L,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为(9.83±2.51)%和(4.9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耐量检测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准确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3、77.78%和96.67%,显著优于空腹血糖与糖耐量检测(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即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马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型门诊老年患者输液治疗的护理心得分析与研究

    目的:研究小型门诊老年患者输液治疗的护理心得.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门诊进行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将8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细节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小型门诊老年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实施合理、细致的护理服务可减少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输液安性.

    作者:周金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提高本科生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实践与分析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如何提升本科生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实践能力.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该院进行实习的本科生共200人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实习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本科生实习过程中运用规范化临床带教方案,对照组实习生按照传统实习过程实习,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生各项成绩.结果:实验组实习生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科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优化实习带教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实习生成绩,为临床机构创造更高水平医疗队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兴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及分析将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案,随机将患者分成应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60例)以及应用加强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护理的研究组(60例),分别观察及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以及调查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投诉率情况.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明显的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优势(P<0.05);同时,两组间的投诉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期间,通过应用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的护理方式,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焦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