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运琼
从理论依据,辩证分型,用药特点,等方面阐述邹忆怀教授从气机失调治疗失眠的经验,并附临床医案,在调气的基础上辨证加用安神中药,是邹忆怀教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及学术特点.
作者:马胜广;董宝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西医药治疗同时配合中药善散汤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西医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惠儿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肺部啰音、咳嗽、咽红、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治愈率(80.6%)、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41.7%、72.2%,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惠儿肺部啰音、咳嗽、咽红、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相对于单纯西药治疗咳嗽消失时间更短,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曾庆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该院先兆流产妊娠妇女D-二聚体的参考区间,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符合筛选标准的妊娠妇女共261例,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参考区间.结果:早期先兆流产人群的D-二聚体的参考区间为0~0.807(mg/μl),与正常人群D-二聚体的正常参考区间有显著差别.结论:建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D-二聚体的参考区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下,人们对法律风险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疗纠纷也逐渐的出现了上升趋势,甚至是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给医护人员及其患者造成了较大的伤害.怎样预防护理阶段医患纠纷,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现已经成为医护人员所掌握的主要问题.下面就结合作者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外科护理工作中怎样避免护理风险进行探讨.
作者:田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TCT(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法用于女性疾病普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进行普查的已婚妇女共计2200例,依照检查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1100例接受TCT检查(实验组),另外1100例接受宫颈巴氏涂片检查(常规组),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病理学检查显示68倒为阳性病例,其中实验组检查出39倒,常规组检查出29例,比较两组检查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检查准确率为97.44%,常规组为86.21%,P<0.05.结论:对女性疾病宫颈癌前病变采取TCT进行检查的临床意义显著,可有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黄静;司乔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急性鼻窦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药物不同,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其中A组采用基础性的常规消炎治疗,B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鼻渊通窍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各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不同的治疗方式后,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A组少,各组间患者的结果对比显示,具有极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急性鼻窦炎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璟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ICU病房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记录)评分以及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3.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结合护士的丰富的临床经验、护理理论知识,在工作作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6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扩冠、抗凝、补镁、补钾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上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在经过治疗后有48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而对照组在经过治疗后有38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1.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上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时,其治疗效果良好,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控制患者的心律,缓解患者室颤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患者的预后也有了保障.
作者:马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比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经手术治疗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对比其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时的诊断符合率和超声图像阳性率.结果:84例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时,其检查符合率为96.88%,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70.31%的符合率(P<0.05),且两种检查方法在各项观察指标阳性率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在用于异位妊娠的诊断时,具有着极高的检出率和阳性表现,且方法操作简便,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郝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病毒性脑炎的CT和MRI诊断,为诊断病毒性脑炎患儿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选取在该院收治的10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均为54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CT阳性检测率、MRI阳性检测率.结果:CT组阳性率为77.78%(42/54),MRI组阳性率为92.59%(50/54),CT组阳性率显著低于MRI组(P<0.05).结论:MRI在诊断病毒性脑炎患儿过程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能够很好地诊断且评估患儿的病情.
作者:孟锦;吴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结果:优质组的有效率为94.1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9.41%,并且,治疗后优质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常规组,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娜;徐巍;刘菲;才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ATP荧光检测法评估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将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回收至供应室去污区,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手工清洗、消毒干燥后采用ATP荧光检测法来评价其清洗质量.结果: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100件腹腔镜器械,其中26件器械RLU值≤2 000,合格率26%;经改进后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的腹腔镜器械100件清洗合格率90%.结论:用ATP荧光检测法来评价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弥补了裸眼目测的局限性,为改进清洗流程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蒋松云;范淑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58例宫角妊娠与34例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超声诊断资料.结果:58例宫角妊娠患者,经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1%(47/58).34例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患者,通过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7.6%(23/34).结论:超声诊断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临床应用价值高,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郑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用石膏与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该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膏固定的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小夹板固定的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石膏外固定的更有优势,能有效防止肘外翻情况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左天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行为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00例,分为两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00例试验组进行行为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并发症产生情况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护理运用于老年冠心痛患者的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宋伟伟;李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病理学教学在医学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联系临床和基础医疗的桥梁,其教学效果和质量对于学生的医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必须加强对病理学教学的重视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综合教学模式在病理教学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促进病理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作者:刘起胜;黄旭;吴亚娜;杨艳;曹寅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不明原因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肺结节患者均采用胸腔镜手术,根据术后结果判断其早期手术的治疗价值.结论:孤立性结节是胸科常见的疾病,临床通过血栓、影像学、气管镜等检查很难明确性质,在本组孤立性结节中原发性肺癌占80%.因此强调肺结节的早期手术切除,术中活检在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明湘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门诊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这一段期间内收治的患者5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29例,一组为对照组29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发现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发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发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使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春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消化内镜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对,同时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分析其早期诊断及治疗价值.结果: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病理结果为胃癌24例、肠癌10例、食管癌6例,消化内镜诊断符合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可为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且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今后临床诊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叶青松;刘毅毅;刘静;温风霞;李蕾;焦建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腹超声与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于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5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前置胎盘的患者,对其接受经腹超声及经会阴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经腹超声检查检出前置胎盘42例,漏诊8例,误诊3例,其诊断准确率为79.25% (42/53);经腹与经会阴联合检查检出前置胎盘51例,漏诊2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6.23%(51/53).结论:与单纯经腹超声检查比较,联合应用经腹、经会阴超声检查诊断前置胎盘的准确率更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诊断前置胎盘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