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黎;唐芸芸;李跟友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肺炎患儿,按照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患儿在给予综合性护理,一周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w后实验组有21例患儿治疗显效,对照组有18例患儿治疗显效,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肺炎患儿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作者:岳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采取复方沙棘油栓联合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接诊的宫颈糜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研究患者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微波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加用复方沙棘油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阴道流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研究组阴道流血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糜烂患者采取复方沙棘油栓与微波联合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能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全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社区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外,还配合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对全科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应用行为量表对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全科知识知晓率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组间差异统计学显著(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全科护理中,可提高患者对全科知识的治疗率,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69岁,因乏力、食欲减退伴消瘦4月,发热3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伴消瘦,近3月出现发热,多于午后发生,不定期发作,未测体温,口服”扑热息痛片”后体温可恢复正常,无盗汗,无咳嗽、咳痰.辅助检查:PPD试验阴性;结肠镜:回盲部及结肠肝曲溃疡增生性病变:克罗恩病?肠结核?(见图1);小肠造影:1.十二指肠多发憩室2.回肠末端及盲肠改变:肠克罗恩病可能大,肠结核不除外.诊断考虑:克罗恩病或肠结核,给予诊断性抗痨治疗3个月,复查结肠镜:1.回肠末端、回盲瓣、升结肠溃疡性病变2.结肠多发息肉(见图2);病理:回肠、升结肠:粘膜炎性溃疡(见图3).复查结肠镜所见病变较前改善不明显,治疗上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口服半年.再次复查结肠镜:结直肠多发息肉高频电切术,建议定期复查直肠炎症(见图4);病理:升结肠:炎性息肉降结肠:腺管状腺瘤并轻度不典型性增生直肠:腺管状腺瘤并中度不典型性增生(见图5).
作者:李冀洲;白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我科中医诊疗方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22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变化以及头晕、倦怠乏力、腰酸膝软等14个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达83%.疾病疗效判定:总有效率39%.结论:我科中医诊疗方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昕;何志义;丛日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预防胃镜室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该院于2015年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将其与2014年来实施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比对,统计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后和未实施护理管理措施经比对后可知,前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护理满意度同后者比对也明显升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胃镜室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可以预防感染,使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降低,护理满意度也会有所提升,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郑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在本院择期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女性中选择98例,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组各49例.对比两组各项情况.结果: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80.39±11.54) ml、术后排气时间(3.25±1.04)h等都要比传统组术中出血量(123.45±14.78)ml、术后排气时间(5.46±1.22)h等更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一年后的子宫肌瘤复发率8.16%;腹腔镜组的复发率10.20%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先进技术,比传统开腹手术更适合用于推广.
作者:张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别进行内镜下组织黏合剂、套扎术及注射硬化剂治疗,并采取有效护理.结果:患者均手术成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及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此项治疗成功率的保证.
作者:黄小燕;蔡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针对全髓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举措对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患者仅予以其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患者展开早期康复护理举措.分别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Harri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总体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实施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研究组显著的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Harri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总体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相比,研究组均具备显著优势(P<0.05);同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参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模式,可以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产生积极良好的影响,并且提升患者的总体满意度.
作者:余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急性鼻窦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药物不同,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其中A组采用基础性的常规消炎治疗,B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鼻渊通窍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各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不同的治疗方式后,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A组少,各组间患者的结果对比显示,具有极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急性鼻窦炎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璟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完成医学院校教育之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的培训[1,2];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3].皮肤性病学不同于内外科,它是一门形态科学,大的特点是直观性强,大多性皮肤病以皮损表现直接诊断,经过3年的带教现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如下:
作者:胡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采取臭氧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该院接诊的细菌性阴道病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除了常规药物治疗还加用臭氧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臭氧应用在细菌性阴道病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中,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金子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微生物进行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69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中段尿进行培养后,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总计369株.随机将369株大肠埃希氏菌分为研究组(185株)与对照组(184株),研究组给予微生物检验,而对照组则不给予任何处理.通过两组菌株的感染控制效果对比,来总结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程度比对照组要明显轻很多,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微生物检验的应用和推广,以有效控制日益严重的医院感染.
作者:张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近几年来,随着高频探头的问世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的进步,超声影像早已成了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关键组合内容,伴随这一科技的逐步改变,给临床病例的深入评断及诊治供应了相当权威的确保.接下来我们自根本着手,简要阐述当今超声在临床医学里面的运用.
作者:杨炳钰;赵文昌;王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体位管理在无痛分娩中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进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1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对照组7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体位管理,对照组常规分娩,分娩结束后,相关人员需要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情况、阴道助产情况和剖宫产产妇数量,并对产后出血量进行测量,同时对新出生儿进行健康评分和体重测量.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时间分别比对照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时间短,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无痛分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体位管理可以在无痛分娩中有效缩短产程.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220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11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心理状态总评分(151.2±12.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65.4±18.9)分,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08例(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98例(89.09%),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
作者:邓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未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期间收治的65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期间收治的65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救治效果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总有效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主要研究在肺结核早期诊断治疗中应用两种检验方式后得到的效果比较,同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患88例作为本次的调查主体,均抽取于2016年07月至2017年01月期间因肺结核到我院医治病患,以病患实际入院时间对其实施平均分组处理,即痰涂片组与抗原胶组,每组病患44例,分别予以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方式以及抗原胶体金法检验方式,探究在肺结核早期中诊断效果.结果:痰涂片组病患有42例检测为阳性,阳性检测率为95.45%,抗原胶组有29例检测为阳性,阳性检测率为65.91%,对比得到痰涂片结核菌检验肺结核早期效果较好,两种检验方法对比差异性存在差异,P<0.05.结论: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方式以及抗原胶体金法检验方式对肺结核早期的检验中均有一定的效果,在肺结核早期中应用痰涂片结核菌检验以及抗原胶体金法检验均有一定的效果,对比而言痰涂片检验效果更佳,在肺结核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应用意义大.
作者:吴向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ABO血性初筛错误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比较初筛血型和实验室检测血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血型初筛错误率为0.19%,2016年初筛错误率与2012、2013、2014、2015年对比差异均明显(P<0.05);初筛错误血型中占比例较多的为:22例A型误定成B型,占17.74%,16例B型误定成O型,占12.90%,15例AB型误定成A型,占12.10%;初筛错误例数由大至小依次为流动献血车、组织单位采血、固定献血车及站内体采科.结论:采血工作人员需负有高度的责任心,并努力提高操作技能,方可有效的减低ABO血型初筛错误发生率.
作者:莫黎;唐芸芸;李跟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ATP荧光检测法评估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将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回收至供应室去污区,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手工清洗、消毒干燥后采用ATP荧光检测法来评价其清洗质量.结果: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100件腹腔镜器械,其中26件器械RLU值≤2 000,合格率26%;经改进后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的腹腔镜器械100件清洗合格率90%.结论:用ATP荧光检测法来评价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弥补了裸眼目测的局限性,为改进清洗流程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蒋松云;范淑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