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价值研究

叶青松;刘毅毅;刘静;温风霞;李蕾;焦建新

关键词:消化内镜技术, 消化道肿瘤, 血清肿瘤标志物
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消化内镜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对,同时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分析其早期诊断及治疗价值.结果: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病理结果为胃癌24例、肠癌10例、食管癌6例,消化内镜诊断符合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可为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且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今后临床诊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6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将实施常规护理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德吉卓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ICU护理管理中施以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从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间进入该院ICU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66例患者进行分组:33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而33例治疗组则加强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对2组焦虑情绪、满意度等进行对照.结果:进行有效护理后,33例常规组SAS(60.24±3.77)分,33例治疗组(50.24±3.76)分(P<0.05);常规组满意度75.76%,治疗组96.97% (P<0.05).结论:临床ICU进行护理管理时,通过加强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SAS评分的同时,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蒋建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引起轻、中度局麻药中毒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丙泊酚在轻中度局麻药中毒中应用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应用丙泊酚治疗2例硬膜外麻醉引起局麻药中毒病例.结果:两例局麻药中毒病例在应用丙泊酚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病人清醒后状态佳.结论:静脉注射丙泊酚能有效的控制局麻药中毒引起的轻、中毒性反应,应用后能迅速改善中毒症状.

    作者:李积莲;李成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儿童保健中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生长发育受到社区儿童保健中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社区医院收治的106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检查,而观察组则运用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比分析两组发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缺血性贫血和佝偻病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智能发育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院开展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指导,能够降低疾病发生率,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值得推广.

    作者:李树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内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的84例急诊内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予以无缝隙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抢救成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概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住院时间为(12.34±2.15)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内科护理中,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庞凤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理念改善血透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血透护理采用优质护理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6例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理念,对比分析两组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透护理质量优良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优质护理理念,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姚海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应用于阴道炎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在阴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该科接收的72例阴道炎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各组均36例.实验组接受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对照组接受甲硝唑治疗.两组用药后均随访3个月,观察其病情变化,比较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为25.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取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对阴道炎者进行施治,可增强临床疗效,减少疾病复发风险.

    作者:董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措施

    目的:探究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的手术措施.方法:选取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患者20例,全部研究样本均采用手术治疗,统计患者手术成功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研究样本经过手术治疗后,有效8例,痊愈12例,共取得了100%的总有效率,未出现任何形式的并发症病例.结论:对手术措施进行优化设计,改良手术流程能够有效提高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患者总有效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朱建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老年复治涂阳结核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80例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含左氧氟沙星(V)方案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对照组40例,方案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进行3个月强化期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痰菌转阴率、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与对照组强化期疗效提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对老年肺结核安全有效.

    作者:白薇;李冀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一年内对多名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资料分析,来总结出现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基本原因,然后针对性的制定关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从而得出对于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需要及时的进行护理措施的给予和健康宣传,并通过饮食护理和随访观察,尽可能的减轻产妇的身体痛苦和经济压力.

    作者:尹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选取90例经手术治疗的LDH患者,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将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关于下腰痛的评分没有明显差别,但术后2周,观察组的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1年,观察组留有腰痛以及高抬腿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LDH的术后恢复,可以保持术后的长期疗效.

    作者:曹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以该院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康复护理.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脑卒中NHISS评分.(2)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脑卒中NHI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脑卒中NHI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脑梗死住院患者生活能力,改善脑部神经功能.

    作者:陈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针灸法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前来就诊的82例脑平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法治疗,试验组在给予药物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口服盐酸帕罗西汀).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采取中医脾胃症候量评定针灸疗效,采取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在治疗2周后,4周后脾胃症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副反应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法协助治疗抑郁症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析因时护理和全期护理理念联合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目的:对因时护理和全期护理理念联合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未实施联合应用前的患者12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作为对照组,于2015年8月~2016年3月实施联合应用的1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在因时护理和全期护理理念联合应用下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5个月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为(40.36±2.19)分、功能评分为(44.20±1.82)分、畸形评分为(3.22 ±0.35)分、关节活动度评分为(4.21±0.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因时护理和全期护理理念联合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显著,能广泛推广.

    作者:吴祝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半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采用sF-36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结果显示实验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提高COPD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秋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接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观察组50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对对照组50例采用钉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在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之后后凸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能达到和钉棒治疗相同的效果,但是采用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椎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儿手足口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对照组则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时间、发热消退以及疱疹消退时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缩短疱疹和发热消退时间,使治疗效果提高.

    作者:李树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血压防治中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意义探析

    目的:探析高血压防治中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在该社区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90例,选取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予以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均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予以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升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护理价值.

    作者:顾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电图危急值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心电图危急值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得出的120例心电图危急值报告结果以及相关处理措施,从而分析出心电图危急值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结果:在120份危急值心电图中,急性心梗34例,快速性心房纤颤38例,窦性停搏14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显著的心动过缓3例,快速的实性心动过速2例,室颤、室扑1例,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7例.结论:通过心电图危急值能够及时的了解患者状况,并且使得患者在快的时间内接受治疗,保障了患者的诊治速度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在甲状腺肿块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在临床的甲状腺肿快鉴别诊断中超声诊断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底76例具有甲状腺肿块的患者进行术后病理诊断检查和超声诊断检查,终对比超声检查和综合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准确性.结果: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之后的结果符合真实情况的有67例,约占88.16%.结论:对于甲状腺肿块的病理判断,采用联合病理切片诊断和超声诊断进行判断可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