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增彬
目的:观察小儿感冒发热采用布洛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常规疗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倒感冒发热小儿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洛芬缓释混悬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试验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消失时间和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感冒发热采用布洛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普及.
作者: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黄帝内经》首载“巨刺”、“缪刺”,均为机体一侧有病,选取对侧经穴治疗的方法.巨刺刺经,缪刺刺络,笔者通过对古今文献分析整理,探讨巨刺、缪刺的起源、含义及异同,希望有利于临床应用.
作者:马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方法,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对本病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率由13.9下降至5.2%.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燕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医院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起该院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对院内感染管理进行改进,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持续质量改进前)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持续质量改进后)列为观察组;统计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并对比分析两组的环境卫生检查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共发生院内感染54例(1.69%),对照组共发生院内感染137例(4.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院内环境卫生检查检查合格率94.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75%(x2=10.317,P =0.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医院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效果显著,且对改善患者治疗环境也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陈冬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用石膏与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该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膏固定的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小夹板固定的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石膏外固定的更有优势,能有效防止肘外翻情况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左天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68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依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良性组37例,恶性组31例,均先后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比较两组平扫及增强扫描时的CT值变化情况.结果:恶性组平扫、增强20 s、增强60 s CT值均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两组20 s CT相对强化值均明显高于60 s CT相对强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使用CT增强扫描时,应用延迟20 s增强扫描的准确率更高,更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汪红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美罗培南对临床疗效、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每组均占据43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治疗,对实验组采取美罗培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与76.74%(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CRP与PCT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0%与6.98% (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美罗培南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其血清C RP、PCT水平,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谢灿果;丁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在阴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该科接收的72例阴道炎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各组均36例.实验组接受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对照组接受甲硝唑治疗.两组用药后均随访3个月,观察其病情变化,比较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为25.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取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对阴道炎者进行施治,可增强临床疗效,减少疾病复发风险.
作者:董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针对全髓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举措对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患者仅予以其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患者展开早期康复护理举措.分别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Harri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总体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实施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研究组显著的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Harri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总体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相比,研究组均具备显著优势(P<0.05);同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参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模式,可以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产生积极良好的影响,并且提升患者的总体满意度.
作者:余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实施阴道试产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12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按照临床检查结果与孕妇意愿将全部病例分为观察组(自愿尝试阴道试产,n =68)与对照组(剖宫产,n=52),对两组分娩方式与产妇、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有61例阴道试产成功,阴道分娩率为89.7%,同时24 h出血量、新生儿Apger评分、住院天数及产后康复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可行性较高,对改善分娩结局具有积极意义,对无其他剖宫产指征,体重小于3.5公斤者应当鼓励阴道试产.
作者:李加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抢救和护理方法,统计分析救治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共有63例患者抢救成功,3例因未及时送医,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5.450%.结论:通过采取及时的救治,确保生命体征,解毒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陈琴芳;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未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期间收治的65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期间收治的65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救治效果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总有效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诊疗标准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按AGI分级诊疗标准分成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24 h和48 h肠内营养喂养率、7d内热量达标率、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患者24 h和48 h喂养率、7d内热量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3)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7d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诊疗标准可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入院后更好的接受肠内营养,从而降低住院期间感染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的规范化实施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良平;刘建林;朱宇;张志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在应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T2DM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入住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按用药的不同分为西格列汀组与二甲双胍组,每组各66例.所有患者均给以基础治疗,西格列汀组患者联用磷酸西格列汀组进行治疗,二甲双胍组患者联用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2 w,比较两组患者的FBG、2hPGB以及HbA1 c水平.结果:经联合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与入院时相比均有所改善,西格列汀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虽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T2DM均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但西格列汀的改善效果要优于二甲双胍,因此建议选用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
作者:吕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人文护理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老年痴呆症患者68例,随机分配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文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评价方法分别选用ADL和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护理在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上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惠杰;赵英凯;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呼吸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促进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对该院呼吸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送检的临床标本3301份,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从呼吸科送检的3301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08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93株,占15 3%;其中标本分布主要为痰液66株、血液8株、尿液4株、胸水2株、肺泡灌洗液10株、脓1株、切口分泌物1株及胆汁1株,各自比例为71.0%、8.6%、4.3%、2.1%、10.7%、1.1%、1.1%、1.1%;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敏感性高,敏感率为100%.结论:呼吸科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多来自下呼吸道,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主要研究在肺结核早期诊断治疗中应用两种检验方式后得到的效果比较,同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患88例作为本次的调查主体,均抽取于2016年07月至2017年01月期间因肺结核到我院医治病患,以病患实际入院时间对其实施平均分组处理,即痰涂片组与抗原胶组,每组病患44例,分别予以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方式以及抗原胶体金法检验方式,探究在肺结核早期中诊断效果.结果:痰涂片组病患有42例检测为阳性,阳性检测率为95.45%,抗原胶组有29例检测为阳性,阳性检测率为65.91%,对比得到痰涂片结核菌检验肺结核早期效果较好,两种检验方法对比差异性存在差异,P<0.05.结论: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方式以及抗原胶体金法检验方式对肺结核早期的检验中均有一定的效果,在肺结核早期中应用痰涂片结核菌检验以及抗原胶体金法检验均有一定的效果,对比而言痰涂片检验效果更佳,在肺结核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应用意义大.
作者:吴向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采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药物头孢他啶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 (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治疗重症肺炎,不仅能提高临床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任树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主要研究为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进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56例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8例,接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28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27/2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20/28),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进行抗青光眼手术手术治疗,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曹小川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