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
目的:探讨患者急性腹痛分诊与护理.方法:回归线分析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1856例急性腹痛患者,统计分析患者急诊分诊情况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急性腹痛患者分诊与确诊结果相比较,准确率达到97.74%.结论:分诊急诊护士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分诊判断,可提高腹痛患者分诊的准确率,利于患者的及时准确治疗,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作者:曾镜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每组各34例,护理结束后采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评估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效能.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C-DMSES量表各项指标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对疾病控制有积极影响,值得在糖尿病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显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明原因肺部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不明原因肺部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病理证实均为肺部病变,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45例.电子镜组采取电子支气管镜诊断,CT组则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诊断,对两组诊断不同疾病结果与诊断后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CT组与电子镜组诊断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与肺癌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组诊断支气管狭窄要明显低于电子镜组(P<0.05);CT组诊断后存在严重气胸,与电子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道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肺部病变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有不错价值,但各有利弊,临床诊断可结合二者综合评估.
作者:王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从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接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档案.并对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康复者为114例,转到其它科室为5例,死亡病例为1例.治愈率为95.0%,未治愈率为5.0%.结论:通过内科治疗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患者的治愈率明显上升,死亡率明显下降,患者的治疗痛苦减小,承担的经济压力降低,因此内科治疗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良好治疗手段.
作者:周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的9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第一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其在日常治疗中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内容,第二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透析治疗中采用的是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对于观察组患者,其在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之后,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其出现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几率较低,且通护理钱相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情绪恢复情况可以发现,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等.
作者:张力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6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有3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选择罗哌卡因加镇痛泵,试验组选择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结果: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76%,而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在下肢骨科手术中具有简单实用以及安全有效的临床特征,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顾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的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全程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对比(1)两组患者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2)两组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度.结果:(1)两组患者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帮助急诊危重患者缩短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时间,提高医院质量.
作者:焦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肝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失调,失调的程度与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率相关,而适当的营养治疗可以改善疾病的转归.简述了肝病患者营养失调的原因、后果、营养状态评估以及营养治疗的建议,有助于指导患者饮食和康复.
作者:单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与接收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展开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照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完全依从率为79.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97.7%,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血红蛋白、肌酐水平以及尿素氮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雅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新生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工作中,我们为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胆红素值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以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值,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田昕;王功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对提高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04例,将患者按照编号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44%,并发症发生率为3.70%(2例患者发生压疮),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8.52%,并发症发生率为20.37%(7例压疮,4例呼吸道感染),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心理的健康恢复,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大量推广应用.
作者:常荣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初步研究小儿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该科2年内收治的74例烧伤患儿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抵触情绪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烧伤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儿预后心理,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王志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45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统计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结石长径、症状评分、术后病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患者结石长径值和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术后有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20%.结论:胆结石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刘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对医院病案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该院自2015年1月起在医院病案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与实施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病案破损或缺失情况、病案合格率以及医患矛盾发生率情况.结果: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医患矛盾发生率为0.03%、病案资料破损率0.05%,缺失率0.04%,与实施前数据(0.17%、0.22%、0.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案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病案管理情况、提高人员素质、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李朝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急诊外科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进行创伤救治的患者110例,对观察在急诊外科中的治疗效果,并统计患者对急诊外科的满意程度.结果:110例患者均给予适当护理,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止血夹板固定治疗.20例患者接受镇静治疗,其余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气管切开18例,气管插管17例,深静脉穿刺术28例.穿刺成功率约87.2%.结论:急诊外科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加强临床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存活率.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方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在焦虑情绪上发生的变化.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该院医治急性心肌梗死的70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为患者分组:行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临床护理干预的35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SAS).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为(36.22±6.74)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3.97±12.31)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从生理和心理角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心理因素给生理机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效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作者:李福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剖析复方甘草酸苷片与派瑞松乳膏联合治疗湿疹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间该科门诊接收的湿疹病患104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104例病患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有52例病患.实验组行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派瑞松乳膏治疗,对照组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经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单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的总有效率为90.3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湿疹病患进行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派瑞松乳膏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病情控制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师叶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信息化技术和水平更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更多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就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接下来本文就针对我国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对现代社会的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作者:韦俊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癌痛三阶梯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4年7月起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所有晚期肿瘤癌痛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观察对象,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癌痛三阶梯的方法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等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上来看,采用癌痛三阶梯进行治疗和护理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在癌痛三阶梯的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等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及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儿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患儿128例,依照护理方式,分为细节组和常规组,每组64例,分别给予细节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调查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细节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工作中,与常规护理相比,细节护理可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降低医患纠纷发生风险,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程度.
作者:赵彩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