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昕;王功朝
目的:探讨在实施纵膈气肿疾病诊断过程中,分析螺旋CT以及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5例纵膈气肿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纵膈气肿患者临床实施螺旋CT检查以及实施三维重建检查,终对获得的诊断结果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通过对所有纵膈气肿患者完成CT诊断后发现,患者的纵膈气肿表现为线条状或者表现为片状透亮影,临床通过实施HRCT诊断后发现,患者的气肿主要表现为气体密度影的情况,此外通过气体勾画的纵膈结构获得充分显示.结论:临床通过对所有纵膈气肿患者实施X线检查,对于表现出早期纵膈气肿的患者,较易表现出漏诊的情况,临床通过对患者实施螺旋CT诊断以及实施三维重建检查,针对患者表现出的早期纵膈气肿可以加以有效明确,终可以获得明显诊断结果,从而为纵膈气肿疾病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卢秋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6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32例产妇,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体重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妇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产妇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勇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卡托普利一直以来都被用作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来治疗高血压.然而,近对卡托普利的分子层面探索揭示了其令人振奋的另一面,而这一作用与当前成功的抗生素之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紧密联系.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有效性已经面临威胁,其中,丝氨酸-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产生是重要的机制.由于MLB可以催化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抗生素水解,甚至包括新一代碳青霉烯类,MBL如今越来越受关注.卡托普利的硫醇基团可以螯合MBL活性位点的锌离子进而抑制MBL.
作者:李彦;谷钇蔚;陈若丹;张兰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45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统计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结石长径、症状评分、术后病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患者结石长径值和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术后有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20%.结论:胆结石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刘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刍议超声筛查对单脐动脉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意义.方法:2012年7月至2016年9月以存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就诊我院并行胎儿心动描记术检查的675例孕妇超为研究对象,为便于研究我们按有无存在单脐动脉而将其分为三组,将检查结果提示仅存在单脐动脉的的65例作为Ⅰ组,将单脐动脉(SUA)同时伴随其他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的13例作为Ⅱ组,将不存在SUA但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的597例作为Ⅲ组,将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情况作以比较.结果:Ⅰ组胎儿存在心脏畸形的有7例(10.8%)多于Ⅲ组22例(3.7%),Ⅱ组胎儿存在心脏畸形的有5例(38.5%)明显多于Ⅰ组及Ⅱ组(P<0.05).结论:相比单纯单脐动脉与不存在单脐动脉但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胎儿,SUA与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并存胎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要高,建议SUA与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并存胎儿尽早接受常规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以便及时确诊.
作者:代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对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洁灭菌流程管理工作进行思考,为人员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流程,对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文中,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许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行移动ICU院内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15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75例.参照组行常规急救治疗,研究组行移动ICU院内急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67例(89.33%)显著高于常规组52例(69.33%),研究组发生医疗纠纷几率4例(5.33%)显著低于常规组[12例(16.00%),P<0.05].结论: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行移动ICU院内急救治疗,不仅能够在一定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海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主要研究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84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2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4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加快患者康复,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接受检查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30例,患者分别应用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情况.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测阳性率为71.54%与动态心电图检出阳性率为94.62%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改变类型情况相比在短阵房速、病态窦房综合征、短阵室速、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室性早搏、ST 段改变、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方面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借助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盛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于泌尿结石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诊治的泌尿结石205例患者资料,均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治疗,且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性护理9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于其基础上行舒适护理10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3.20±0.12)d、治疗时间(6.08±0.03)d均比对照组(6.68±2.35)d、(9.26±1.20)d短,且总并发症率1.85%比对照组17.53%低(P<0.05).结论:于泌尿结石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满意,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对比联合茶碱控释片在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疗效、肺功能水平、动脉血气分析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各项评价指标均以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结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疾病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郝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于匹多莫德糖浆佳的处方工艺选择以及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运用科学的质量对比试验挑选佳的处方工艺,采用液相色谱法确定主要原料与防腐剂的佳质量,制定在商业化大生产中匹多莫德糖浆的质量控制标准.后通过动物实验,人体试验,原研药等效性试验以及影响因素试验来证明药物的质量使其适合商业化大生产.结果:确定缓冲剂磷酸二氢钠的处方量为0.45%,防腐剂的处方量为0.039%.实验证明,此处方可以进行商业化大规模生产,成品经影响因素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人体生物等效试验验证符合规定.本次处方所采用的原辅料稳定,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不但质量过关,而且造价低廉.结论:试验所得的结果证明,新的处方药效稳定,可以进行正常的商业化生产.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原辅料和成品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白艳鹤;李俊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骨松宝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的具体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患者80例,分为联合组合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采用给予维生素D、钙剂等治疗,配合轻度按摩疗法.联合组采用唑来膦酸联合骨松宝胶囊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5%,而对照组仅为8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骨松宝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对缓解患者病痛等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1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利胆、保肝等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之上予以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数据对比无差异意义(P>0.05).结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疗效突出,可有效促进乙肝病毒DNA转阴率提升,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光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弹响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可能产生损伤的操作步骤,以其减少医源性的损害,提高针刀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方法:对30例弹响拇患者进行针刀治疗.结果:30例经针刀治疗的弹响拇患者一次治愈26例,占87%,二次治愈3例,占10%,无效1例,占3%,总有效率97%.结论:针刀治疗弹响拇在熟悉局部解剖学关系、病理特点及正确操作可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斌;李莲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带教模式在新生儿病房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来该科的88名实习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名.实验组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临床带教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综合考核成绩、护生和带教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综合考核成绩平均为(91.48)分,对照组(84.41)分,实验组护生满意率为83.6%,对照组的55.2%;实验组带教满意率为100%,对照组66.7%,对比两组实验数据,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拥有更适于临床工作的综合素质,具备临床实战能力;带教满意率高,人性化模式带教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值得运用开展.
作者:苏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患者急性腹痛分诊与护理.方法:回归线分析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1856例急性腹痛患者,统计分析患者急诊分诊情况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急性腹痛患者分诊与确诊结果相比较,准确率达到97.74%.结论:分诊急诊护士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分诊判断,可提高腹痛患者分诊的准确率,利于患者的及时准确治疗,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作者:曾镜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CT在诊断颅脑外伤中的价值和优势.方法:在该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出105例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检查对颅脑外伤的诊断符合率为97.14%,仅出现3例误诊/漏诊病例.结论:颅脑外伤的诊断中应用CT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病例,利于临床医师明确颅脑外伤的类型、具体部位、病变程度等,从而早期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梁健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联合应用血府逐瘀丸和金匮肾气丸的疗效.方法:收集该科门诊自2014年6月开始到2016年7月为止接收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病患68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68例病例随机等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联合应用血府逐瘀丸和金匮肾气丸,对照组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两组用药后第6个月的腹痛缓解情况,比较相关治疗指标.结果: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29%,乙组为67.65%.甲组明显比乙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病患联合应用血府逐瘀丸和金匮肾气丸,可显著缓解其腹痛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周保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新生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工作中,我们为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胆红素值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以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值,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田昕;王功朝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