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邓保玖;尹建华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 临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有效对策.方法:选择曾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其以有效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患者临床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结论: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性临床护理干预,可使其疾病认知水平得以提升,可与临床治疗较好配合,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镇静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目的: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镇静临床效果及护理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ICU病房应用机械通气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32例在咪达唑仑基础上给予丙泊酚联合镇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镇静治疗后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对比(P>0.05),但观察组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镇静深度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效果佳,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余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与脑电图分析

    目的: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与脑电图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该院2014年至2016年所收治的30例PDD患者,使用日本光电4418K型脑电图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在30例患者中,患者脑电图表现α波前移/泛化有5例、α波不对称有4例、α波慢化有4例、额区θ波增加有7例、正常图形有10例,异常率为66.67%.脑电图异常和患者年龄以及病程有关,和患者性别无关.结论: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迟缓等方面,而针对PDD患者脑电图其主要表现为α波前移/泛化、α波不对称、α波慢化、额区θ波增加等方面.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断进展

    心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评估疑似心肌炎患者多采用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结合来确诊.然而,由于缺乏广泛可用的、安全的、准确的非侵入性的诊断测试,真正的发病率和心肌炎的患病率是未知.本文阐述了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和诊断的新进展,希望能引导更准确的诊断方式和非侵入性的测试.

    作者:陶莉莉;杨思进;李馨;徐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持续闭式引流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感染128例分析

    目的:分析持续闭式引流联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之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术之后发生早期感染的78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医治时使用常规换药的方法,试验组予以持续闭式引流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法医治.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比较组间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换药次数、平均愈合时间,试验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医治后,试验组病人总有痊愈率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对股骨干骨折术之后发生早期感染的患者采用持续闭式引流联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治疗,临床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应用前景广.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明原因肺部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明原因肺部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不明原因肺部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病理证实均为肺部病变,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45例.电子镜组采取电子支气管镜诊断,CT组则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诊断,对两组诊断不同疾病结果与诊断后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CT组与电子镜组诊断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与肺癌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组诊断支气管狭窄要明显低于电子镜组(P<0.05);CT组诊断后存在严重气胸,与电子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道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肺部病变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有不错价值,但各有利弊,临床诊断可结合二者综合评估.

    作者:王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采取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将给予单纯依那普利治疗的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将给予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患者36例作为联合组,治疗8周后,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呼吸困难、心悸、疲乏等症状,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杨惠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治疗

    目的:分析小儿神经性尿频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小儿神经性尿频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门诊近三年86例小儿神经性尿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山莨菪碱、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三药连用治疗小儿神经尿频有效率达到97.7%.结论:山莨菪碱、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三药连用治疗小儿神经尿频疗效确切.

    作者:张怀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主要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5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我院5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CHO、TBA、ALB等检测,评价检测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CHO、TBA、ALB水平等,两组研究对象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CHO、TBA、ALB水平明显区别于正常人群,因此可以成为临床诊断的指标,快速确定患者病情,为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作者:李万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患者的干预效果

    目的: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对其临床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于在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90例谵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类,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给予集束化护理),采用重症监护瞻妄筛查表(ICDSD)对干预后的谵妄情况和治疗干预评分(TISS)进行比较.结果:在干预后,实验组的ICDSD评分和TI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往往病情较为严重,对于ICU的谵妄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患者谵妄的发生,而实行集束化护理后,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有所提高,病情逐渐恢复,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谭雪芹;孙爱梅;侯亚伟;米美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癌平注射液致类过敏反应1例

    消癌平注射液是从中药通关藤中提取纯化制成,为纯中药制剂,含有甾体类21、多糖、有机酸、生物碱等多种有效成分.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并可配合放化疗以增强疗效.药品说明书上提到,个别患者使用该药过程中会出现低热、多汗、游走型关节、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有报道显示,消癌平注射液输注浓度高输注速度快时,会引起局部疼痛.现报道消癌平注射液在输注过程中出现严重类过敏反应1例,旨在为临床使用该药提供相关信息.

    作者:陆春梅;吕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于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有效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的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乡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避孕药具的售卖地点进行随机的访问和调查,对避孕药具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关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发现,在目前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水平低下,管理的制度不合理,管理人员的分工不明确以及对育龄的情况无法进行具体的掌握等.结论:根据目前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要采取相关的具体措施进行处理,才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水平.

    作者:肖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T在肺炎型肺癌及大叶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CT在肺炎型肺癌及大叶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肺炎型肺癌患者34例作为A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者34例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肺部CT诊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单发病灶分布进行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中,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比较结果为,A组患者在支气管充血、磨玻璃影环绕等比例中明显低于B组(P<0.05);但A组在血管集束、囊状透亮影等特征中比例高于B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在叶间裂特征比较上,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CT诊断肺炎型肺癌患者以及大叶性肺炎患者发现,两种疾病病灶有着较大的相似之处,因而在临床上需要采用CT诊断,能够观察到两种疾病中的差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当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世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肝病患者的营养失调与营养支持

    肝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失调,失调的程度与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率相关,而适当的营养治疗可以改善疾病的转归.简述了肝病患者营养失调的原因、后果、营养状态评估以及营养治疗的建议,有助于指导患者饮食和康复.

    作者:单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用依达拉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剖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该院接诊的74例急性脑梗死病患的病历资料,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74例病例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分析比较两组用药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显效率为86.49%,对照组为67.57%.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者应用依达拉奉,可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抑制病情进展.

    作者:杨海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矽肺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矽肺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8例矽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每组各34例患者,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从临床综合指标比较,具体包括心理方面、独立能力、精神状况、主观QOL,总体QOL评分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情况、提高独立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利于后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故值得临床推广于矽肺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作者:胡伟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大健康产业视野下基于中国医药城企业工作人员前沿医药信息及基础医药英语的推广探究

    在医疗大健康的时代背景下,医疗企业肩负着社会发展的重任,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额责任,按照既定的要求将前言的医药信息合理披露,为了综合国际社会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得每一个医药城企业内的工作人员掌握医药英语的技巧,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作者:孙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1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利胆、保肝等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之上予以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数据对比无差异意义(P>0.05).结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疗效突出,可有效促进乙肝病毒DNA转阴率提升,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光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与接收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展开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照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完全依从率为79.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97.7%,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血红蛋白、肌酐水平以及尿素氮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雅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查对制度的有效落实在防范包装差错发生的应用

    目的:探讨有效落实查对制度在防范包装工作差错事件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注重双人查对制度的有效落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认真查对,准确执行.结果:通过细化查对措施,准确落实查对制度,健全了质控环节控制,有效地防范和降低了差错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饮食管理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饮食管理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希望能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抽取出60例,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第二组30例患者采取饮食管理,第一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第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0.0%,第一组的总有效率是63.3%;第二组并发症发生机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饮食管理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和护理之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