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循证护理在长Q-T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体会

王惠

关键词:循症护理, ICD, 长Q-T综合征, 护理
摘要:目的:归纳3例长Q-T综合征病人抢救与护理情况.方法:通过疾病知识学习,查阅资料及相关文献,经辩证讨论后引入循证护理方法对病人进行抢救与护理.病人入院后进行常规心电血压监测,吸氧,开放静脉通路,限制陪探视人员,采取循证护理措施.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进行ICD,术后整理ICD各项指标均为良好,显示已顺利植入,患者临床上相关症状都得以缓解或痊愈.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附睾蛋白和CA125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附睾蛋白4(HE4)和CA125用于卵巢癌诊断中的检验作用,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从该院病例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受诊断检验的68例住院患者资料,均为带有肿瘤标志物,通过测定附睾蛋白、CA125等指标情况,对住院患者的2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附睾蛋白和CA125用于肿瘤检测的实际价值.选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确保本次68例患者检验结果的稳定性.采用分组法讨论,卵巢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附睾蛋白4)、盆腔良性疾患组(电化学法发光测定法检测CA125);通过对比,附睾蛋白和CA125检测作用.结果:本次检测显示,HE4检测结果中,卵巢癌组HE4共16例,阳性10例,阳性率62.5%,盆腔良性疾患组HE4共52例,4例阳性,阳性率7.7%;2种检测方案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CA125检测结果中,卵巢组CA125共16例,阳性13例,阳性率81.2%,盆腔良性疾患组CA125共52例,19例阳性,阳性率36.5%:2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HE4检测结果明显优于CA125,其用于卵巢癌诊断结果更加明确,若将2种检验方式联合起来,可进一步降低诊断的失误率.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小剂量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皮肤瘙痒老年患者行润燥止痒胶囊和小剂量的左西替利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确诊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120例老年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单纯左西替利嗪治疗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润燥止痒胶囊和小剂量的左西替利嗪联合治疗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睡眠影响度、瘙痒度和皮肤干燥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3.33%较对照组的20.00%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皮肤瘙痒老年患者行润燥止痒胶囊和小剂量的左西替利嗪联合治疗能够改善其临床症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明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慢性肺阻塞患者临床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肺阻塞患者临床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肺阻塞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肺阻塞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减少护患纠纷,全面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信心,利于慢性肺阻塞患者康复,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云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生长年限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采收期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揭示丹皮中丹皮酚的积累规律,提示丹皮的佳采收期.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方法,水蒸气蒸馏法,752N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度,计算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样品中丹皮酚含量随生长年限而呈递增变化,五年达一顶峰,三、四年无明显差别;3~6月、11-12月采收样品丹皮酚含量较高.结论:生长3~4年,花期或初冬采收牡丹皮丹皮酚含量较高,可能是牡丹皮的佳采收期.

    作者:申万坤;朱海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9例AMI患者,待患者入院后,均接受PCI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49例AMI患者,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2例(4.1%)患者表现出无血流、慢血流现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近期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柴丽菊;许永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对肝病患者的医院临床感染进行分析,探讨预防肝病患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102例肝病感染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感染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病感染的患者102例,其中重症肝炎的24例,肝癌17例,肝硬化的30例,其他感染31例.结论:肝病患者感染的疾病主要为肝癌、肝硬化以及重症肝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选择了于该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90例,将患者以其护理干预方式分组后为对照组45例患者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而为观察组45例患者用路径式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路径式护理模式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程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为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将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60例患者.对照组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心肌梗死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出院后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中出现1例压疮、1例静脉血栓、2例低血压、1例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者的21.67%(3例压疮、3例静脉血栓、4例低血压、1例脑出血、2例心律失常),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低76.67%,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改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学习并推广应用.

    作者:王先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龄病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经验

    目的:探索在临床患有前列腺癌的高龄患者护理当中,针对患者并发症进行护理的相关措施.方法:选择该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患有前列腺癌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均匀分为单一组与综合组,单一组患者单纯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综合组则接受综合性较强的并发症护理,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出现例数进行分析.结果:综合组的并发症出现例数明显较少,双方的相关数据在检验对比后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因前列腺癌而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而言,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推广.

    作者:李艳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PDCA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PDCA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采取PDCA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进行优化,比较PDCA环应用前后护理质量.结果:PDCA环应用前,2013年至2014年间该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共出现护理问题152例(11.41%),满意度为87.59%.PDCA环应用后,2014年至2015年间,护理过程中共出现护理问题78例(5.48%),满意度为95.92%.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魏亚男;黄传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刍议输尿管镜碎石术后重症感染的因素及治疗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相关因素,得到控制感染的有效途径,提高手术疗效.方法: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共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各50例,以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急性梗阻情况的患者较多.观察组急性梗阻情况的患者较多,这些患者输尿管的操作时间往往会比对照组的时间要长,而手术过程中所选择的灌压术语抗感染手段需要被有效控制,继而避免因术后引流不畅所带来的发病.两组的对照差异约为0.05,其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继而能作为统计数据.结论:细菌学因素是泌尿系腔镜术后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输尿管镜操作时间长等多种原因;术前有效抗感染治疗,提高碎石技巧及加强术后管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治疗原则以抗感染和抗休克为主.

    作者:章刚江;何修林;王桂平;蒲拉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术前注视训练对飞秒激光角膜制瓣手术过程的影响

    目的:分析总结术前注视训练对飞秒激光角膜制瓣手术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6两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眼科行飞秒激光联合LASIK手术的48例患者共9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传统的手术术前护理指导,实验组外加术前注视训练的术前护理指导,观察患者术中配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负压吸引的的一次成功率,手术时间、快速注视指示灯的准确率、结膜水肿充血程度均较观察组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注视训练对飞秒激光角膜制瓣手术过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手术一次成功率,而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手术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美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门诊部接受诊治的输液患儿做研究,随机分2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相比满意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分值较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率仅为10.00%,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宋小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连续性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与比较治疗肾衰竭运用连续性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肾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肾衰竭患者,按照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透析治疗方式后的生存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并发症几率等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对治疗肾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生存率上也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运用.

    作者:武蓓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护理模式对ICU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ICU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ICU住院的98例重症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49例)和强化干预组(49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传统常规护理,强化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疼痛和健康室教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等心理情绪改善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强化干预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在SAS和SD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疼痛和健康宣教护理等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心理情况,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浴治疗银屑病52例

    目的:研究对银屑病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药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观察组达到92.31%,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中药浴治疗银屑病效果显著.

    作者:王元秋;安静;王姣;罗丽;赵文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评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急救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对急诊内科中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急救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在该院急诊内科接受急救的7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接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治疗的34例为B组,接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与美托洛尔治疗的36例为A组,观察、比对两组急救效果.结果:急救治疗后,A组LVEEF、NYHA、BNP改善程度明显较B组优越(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A组死亡率为5.6%,与B组的17.6%比对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抢救,积极对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进行联合应用可使急救效果、安全性提升.

    作者:薛宏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A组,同期选取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B组,并同时予以血常规检测,将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A组地中海贫血患者的RBC(红细胞)为(4.22±0.74)×1012/L、HB(血红蛋白)为(91.44±13.28)g/L、RBC/HB(红细胞/血红蛋白)为0.05±0.03、MCV为(66.14±2.01)fl,RDV为(12.14±1.24)%及MCHC为(276.87±4.29)g/L,均较B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BC、HB、RBC/HB、MCV、RDW、MCHC可作为鉴别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的指标,于临床中对贫血患者间的诊断具有显著差异.

    作者: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社区医院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采用社区医院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效果评估.方法:对某社区记录实行护理干预,在开展社区护理工作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护理前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状况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结果:对糖尿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普通居民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减少了病情发生的频率,同时也对患有糖尿病的居民有更好的预后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对病情形成有效控制,对防止患者病情发生以及加快糖尿病患者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罗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法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浅析

    长期以来,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法一直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然而目前仍然存在诸如康复过程较长、治疗费用庞大、后期恢复不显著等问题.笔者在临床实习时发现对中风急性期就进行针刺干预及康复训练可以极大的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然而目前对于中风急性期进行针刺仍然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对中风急性期进行针刺可能加重其病情及造成二次损伤.因此本文将对中风病急性期介入针刺及康复训练的优势及疗效稍作分析,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折雪妮;王瑞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