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手术中效果观察

崔志杰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阿托伐他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01月该院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2例.单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替罗非班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T段抬高回落情况.结果:经治疗,联合组患者的ST段抬高回落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的高于单一组患者的73.81%,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介入手术患者,可促进患者的ST段抬高回落,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生长年限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采收期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揭示丹皮中丹皮酚的积累规律,提示丹皮的佳采收期.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方法,水蒸气蒸馏法,752N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度,计算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样品中丹皮酚含量随生长年限而呈递增变化,五年达一顶峰,三、四年无明显差别;3~6月、11-12月采收样品丹皮酚含量较高.结论:生长3~4年,花期或初冬采收牡丹皮丹皮酚含量较高,可能是牡丹皮的佳采收期.

    作者:申万坤;朱海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合并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合并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置管新技术的应用可对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体表心电图P波和腔内心电图P波地比较可对导管尖端进行定位,找到PICC头端到达的理想位置情况下进行的肿瘤治疗.结果: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合并腔内心电定位PICC置管的应用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通过同步检测心房内心电图P波地变化,PICC头端可到达理想位置,可减少头端位置不佳相关并发症,患者安全更有保障,治疗成本也相对较低,更适用于肿瘤临床的应用普及.

    作者:姚树焕;袁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以自发脾破裂为首诊的T细胞淋巴瘤

    以自发性脾破裂为首诊、伴多脏器功能受损的重症T细胞淋巴瘤鲜见报道.早期诊治极其困难.通过对1例相关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的回顾,复习相应文献并探讨重症疑难病人诊治的相关思路.

    作者:李勇;朱红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健康教育对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94例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产前保健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产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为89.36%,明显高于对照组65.96% (P <0.05);产后6个月随访发现,实验组纯母乳喂养依从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4.47% (P <0.05).结论:在孕期保健中加强产前健康教育,能够使孕产妇认识到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提高其纯母乳喂养依从率,促进母婴健康发展.

    作者:张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门诊部接受诊治的输液患儿做研究,随机分2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相比满意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分值较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率仅为10.00%,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宋小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芬太尼复合地塞米松用于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寒战反应的观察

    目的:对剖宫产患者联合用药地塞米松以及芬太尼的效果进行评定.方法:此次选取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间进入该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从中抽选80例进行研究,麻醉中均选择联合用药地塞米松以及芬太尼,并对所有患者寒战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80例产妇接受联合用药麻醉后,共有4例(5.00%)出现寒战,其中术中有3例(3.75%),术后有1例(1.25%).此外,有1例(1.25%)患者出现心动过缓症状,1例(1.25%)出现恶心症状,1例(1.25%)出现呼吸抑制症状,1例(1.25%)出现呕吐症状,1例(1.25%)出现低血压症状.结论:对于实施剖宫产的产妇,在麻醉中,通过联合用药地塞米松以及芬太尼,不仅可控制术中及术后寒战症状的大量出现,还能对心动过缓症状、恶心症状、呼吸抑制症状、呕吐症状以及低血压症状等有效控制,以保证患者麻醉效果以及剖宫产手术质量,可推广.

    作者:钱美娟;崔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的护理

    目的:探究为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行良肢位护理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于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0例参与此次研究,为本组患者行良肢位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恢复、肌痉挛变化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等指标.结果:经过良肢位护理服务后,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相比护理前有显著改善,同时肌痉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提升,护理前后患者的数据差异明显,经计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处于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行良肢位护理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以及运动功能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辩证法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效果观察及评估

    目的:观察并评估中医辩证法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抽选高血压患者7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治疗时间均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有患者经计算机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开展中医辩证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分别为(81.03±4.58) mmHg与(119.85 ±5.72)mmHg,其总好转概率为91.89%,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中医辩证法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其疗效可观,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史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评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急救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对急诊内科中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急救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在该院急诊内科接受急救的7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接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治疗的34例为B组,接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与美托洛尔治疗的36例为A组,观察、比对两组急救效果.结果:急救治疗后,A组LVEEF、NYHA、BNP改善程度明显较B组优越(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A组死亡率为5.6%,与B组的17.6%比对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抢救,积极对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进行联合应用可使急救效果、安全性提升.

    作者:薛宏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暑患者的救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暑患者的临床救治和护理方法.方法:将2015~ 2016年入院确诊为中暑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入院中署患者的救治情况和临床表现,60例患者通过及时的救治与护理后,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中暑症状.结果:中暑患者经四周治疗之后,54例有效的消除了出汗障碍,55例有效缓解了神经功能紊乱,中暑患者治疗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5.0%.结论:提供科学有效的中暑患者的临床护理,根据不同的护理过程中患者临床表现的需要,实施相应的护理手段,可以有效的调节电解质异常的患者,防止患者的体内酸碱变化.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研究一站式服务模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在健康体检中应用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间在该院实施健康体检500例人员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受检人员分为传统组(n =250)和干预组(n=250),对所有传统组受检人员实施传统服务,对所有干预组受检人员实施一站式服务模式,统计对比两组人员的服务效果.结果:干预组受检者体检时间及体检满意度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应用一站式服务模式效果优良.

    作者:谢欣芸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从该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中,随机选择28例作为本次研究探讨的对象,有3例患者行低领式联合胸骨部分劈开术、有25例患者行颈部低领式切口.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并发症发生4例,发生率为14.28%,手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0.5-3年,无一例患者发生住院死亡.结论:临床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均可通过颈部低领式切口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修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下呼吸道感染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6年03月至2017年03月间收治的下呼吸感染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各4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应用头孢他啶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体征、症状好转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 (42/45);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77.78% (35/45);组间疗效经比较,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止咳、退烧、啰音消失等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组间症状、体征好转时间经比较,差异意义显著(P<0.05).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十分突出,可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此种治疗方法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戒烟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后在戒烟情况和肺功能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从戒烟情况、肺功能改善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戒烟成功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观察组FEV2及PEF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后,在提高戒烟成功率的同时,使肺功能状况显著改善,存在推广价值.

    作者:程丽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小儿头皮静脉留针的穿刺技巧,增加穿刺精准度与留针时间.方法:将该院儿科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6例需进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并观察96例患儿的留针成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96例实施头皮静脉留针治疗的患儿,成功穿刺93例;穿刺成功率为96.87%,96例患儿家长满意91例,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94.79%.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难度较大,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为小儿头皮穿刺的技巧,能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二次穿刺的痛苦,同时也有效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

    作者:杨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刍议输尿管镜碎石术后重症感染的因素及治疗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相关因素,得到控制感染的有效途径,提高手术疗效.方法: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共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各50例,以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急性梗阻情况的患者较多.观察组急性梗阻情况的患者较多,这些患者输尿管的操作时间往往会比对照组的时间要长,而手术过程中所选择的灌压术语抗感染手段需要被有效控制,继而避免因术后引流不畅所带来的发病.两组的对照差异约为0.05,其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继而能作为统计数据.结论:细菌学因素是泌尿系腔镜术后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输尿管镜操作时间长等多种原因;术前有效抗感染治疗,提高碎石技巧及加强术后管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治疗原则以抗感染和抗休克为主.

    作者:章刚江;何修林;王桂平;蒲拉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结肠癌与其所致贫血的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

    目的:对结肠癌所致贫血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进行相应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120例患有结肠癌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贫血和临床的病理特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肠癌的临床病例分期和患者贫血程度相关(P<0.05),结肠癌的病例组织学分型和患者贫血发生率无任何联系(P>0.05).结论:结肠癌造成的贫血和结肠癌大体分型、结肠癌的临床病例分期两者间具有相关性,但和结肠癌的细胞分化情况、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分型无关.

    作者:郑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中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控制与管理对提高药物配置过程安全性的积极作用.方法:以2016年1~12月我院配置中心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后接手的1126份静脉药物配置医嘱单为实验组,另从我院配置中心未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前的静脉药物配置医嘱单中随机抽取1126份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不合理医嘱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签名不规范(2.1%)、联合用药不当(0.8%)、给药浓度不当(1.6%)、剂量不服(0.7%)、包装不规范(2.4%)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药物配置过程中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能显著减少药物不合理配置或不符医嘱单情况的发生,对提高静脉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芮金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锁骨骨折治疗方法与内固定选择的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锁骨骨折治疗方法与内固定选择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治疗优良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骨折愈合时间,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活疗锁骨骨折,疗效更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冯彩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复合脉冲治疗128例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脉冲治疗仪配合摸腹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观察.方法:秋季腹泻患儿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和观察组132例,观察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应用复合脉冲治疗仪配合摸腹通过不同穴位将药物导入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观察组有效率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脉冲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满意,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尹国红;李红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