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民
目的:比较不同生产厂家的川贝枇杷糖浆质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测定贝母素甲含量.结果:不同生产厂家的川贝枇杷糖浆中贝母素甲含量相差很大.结论:川贝枇杷糖浆的质量标准应按高标准执行.
作者:朱跃芳;刘水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恢复期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1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和络泰粉针剂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作静脉滴注.共观察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和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余蓉;陈潮;何淑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普通针刺疗法,两组均配合适当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95.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方法和普通针刺方法在治疗单纯性肥胖方面疗效相当,但是患者对穴位埋线易于接受且能坚持.
作者:熊健;左珊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文章从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法改进措施,理论教学方面主张以护理程序讲授护理技术的新模式,并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引入多媒体教学等;临床实践方面强调临床见习带教的规范化、程序化,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巩固.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文章综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其在中医证候研究、中药功效研究及复方研究、中医舌诊研究和中医脉象研究四个方面的应用.
作者:尹耀慧;金益强;易振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对108例学龄前患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进行术后监护护理.经过对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呼吸、循环生理解剖特点的分析,总结出患儿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术后镇静、用药支持是保证术后顺利与疗效的关键;同时也了解了循环稳定、心理护理在患儿术后监护的重要性.
作者:侯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作用;方法:将88例本病患者分为艾灸组46例,中药组42例,艾灸组治疗以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肾俞、肝俞、脾俞、丰隆等穴,每日或隔日1次;中药组辨证治疗,内服中药.结果:艾灸组46例,有效35例,其中15例已怀孕,有效率76.08%;中药组42例,有效32例,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治疗不孕症有肯定的疗效.且较之中药有操作简单、经济、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势.
作者:黄进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凉血脱敏汤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用凉血脱敏汤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对照组口服开瑞坦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总有效率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凉血脱敏汤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郭建辉;曹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金土冲剂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金土冲剂治疗寻常型痤疮120例,并与维胺脂胶囊对照观察60例.两组均按2周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48例,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分别为6例、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土冲剂是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有效复方,可降低痤疮的复发率.
作者:王建湘;朱明芳;边鲜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健脾导滞汤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33例,分别给子健脾导滞汤、西沙必利治疗4周,观察两组病例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3%,优于对照组的87.88%(P<0.05).结论:健脾导滞汤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胡穗发;袁勇;胡志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多糖因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文章综述了植物多糖在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抗炎、抗溃疡、降血糖、降血脂、抗凝血及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作者:邓小云;丁登峰;戴美红;向大雄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72岁,患慢性支气管炎病20余年,每逢气候骤变时发作,每年都因该病住院2次以上,查看以前住院病历,诊断为:(1)慢性支气管炎 ;(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3) 慢性左心功能不全 .
作者:王新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滋阴除湿汤对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5例),前者给予滋阴除湿汤并配合外用派瑞松霜治疗;后者仅口服西替利嗪,外用派瑞松霜治疗,观察其症状的改变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1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分别为7例、62.2%;两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滋阴除湿汤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吴贻军;杨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列散瘀胶囊对实验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癃闭舒组和前列散瘀胶囊低、中、高3个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丙酸睾丸酮皮下注射引起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连续给药30天,称取动物体重,采用心脏采血,将动物处死,摘除前列腺各叶,称取前列腺湿重.计算大鼠前列腺指数,每例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检测大鼠血清bFGF含量.结果:大鼠体重、前列腺重量及前列腺指数比较:损伤模型组大鼠体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轻(P<0.05),而前列腺重量明显增加(P<0.01),前列腺指数明显升高(P<0.01);前列散瘀胶囊高剂量组与损伤模型组相比,前列腺重量明显减轻(P<0.01),前列腺指数明显下降(P<0.01).bFGF浓度比较:损伤模型组大鼠血清bF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损伤模型组相比,前列散瘀胶囊高、中剂量组和癃闭舒组大鼠血清bFGF浓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散瘀胶囊能降低实验大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及血清bFGF浓度.
作者:席建元;贺菊乔;周亮;刘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以燮枢汤为主方,辅以西药予护肝等对症支持疗法;对照组仅予西药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为79.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曾敏;聂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文章根据骨折患者临床表现及三期生理心理特点,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采用辨证施护的原则,对骨折患者饮食从四气五味调配,三因制宜原则施护及调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尹梅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文章根据近年文献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包括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对本病的治疗存在的问题如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疗效评定尚缺乏统一标准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者:赵春梅;王小云;杨洪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象皮生肌膏的制备,建立象皮生肌膏的质量标准.方法:将当归、人参、生地、土鳖虫、天龙等中药制成软膏剂,对当归、人参、生地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本品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相应位置具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空白对照无干扰.结论:该制剂的制备方法可行,能保证制剂质量,检验方法能准确、方便地进行定性鉴定.
作者:刘金玲;左美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58例,分别采用化瘀通络汤66例和腰痛宁治疗,两组病例均给予牵引、卧硬板床休息.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6例,总有效率为92.42%,对照组分别为23例、79.34%,经统计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湘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10年来,国内对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其疗效得到肯定.针对CRF发生的各个环节,国内外学者对大黄及其提取物治疗CRF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作者:周刊;卢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