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以林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置管鼻饲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分析.方法:择取43例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对其于发病24 h后进行置管鼻饲,根据患者的并发症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给予护理处理后,患者的病愈率明显提高,达到81.4%.结论:根据患者并发症的不同情况给予正确的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病愈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廉睿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6月23日至2016年6月23日期间收治5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分析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眼压、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分析本次研究,可发现34.00%的患者视力恢复至>0.1°,28.00%的患者视力恢复至0.5°~0.6°范围内,22.00%的患者视力恢复至0.3°~0.4°范围内,12.00%的患者视力仍处于0.1°~0.2°范围内,4.00%的患者视力仍处于<0.1°状态下,同时患者经治疗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45±2.54)天,平均术后眼压为(9.42±2.65) mmHg,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韩晓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时使用米非司酮的效果.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孕三烯酮,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米非司酮,将两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为67.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15%,x2=4.223,P=0.040);观察组的复发率为8.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73%,x2 =5.081,P=0.024).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米非司酮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加确切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贞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取于2015年的4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实施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更好、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玉冰;陈江英;区鸳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分设护理研究组和护理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128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组对护理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护理研究组产妇实施产后出血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护理研究组产妇的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护理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产后出血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其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与实践价值.
作者:华芳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骨折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脊椎压缩骨折62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予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予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下床时间(5.0±1.3)d、住院时间(8.9±1.9)d,对照组下床时间(32.9±2.0)d、住院时间(12.9±3.1)d(P<0.05);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5.1±0.9)分,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分(7.0±1.5)分(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亮;易泽洪;杨国奇;刘光勇;都海;钟小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药学服务简称PC,是药师通过自身的专业药学知识来向大众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服务,以此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药学服务不仅可以缓解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性,还可以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作者:陈扣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骨创伤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很好的提高骨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骨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障骨创伤患者的生命安全.经过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较少,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董彬;程俊文;周志康;李小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社区综合干预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社区的54例高血压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7)和常规组(n=27).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干预方法,治疗组采用社区综合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48.15%,恢复率为44.44%,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40.74%、恢复率33.33%以及总有效率74.07% (P <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治疗高血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整体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的SBP和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的整体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改善护患关系,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曾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常见、严重的的并发症,但由于血栓形成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且伴随老年患者的感知能力的下降,容易被临床所忽略.随着临床护理人员意识到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重要性,针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精确风险评估和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术后血栓的发生率.因此,本文将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对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治疗进行论述,从而改善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作者:浦媛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具有非常复杂的病理机制和并发原因,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在病变早期即可以发生,这种病变可以牵涉到人体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对病症的辨别和辩证也是很重要的,中医疗法切忌急功近利,应该尽量选择缓性的药品和治疗方式,因为治疗痹痛的药物大多新温而燥,而消渴病又大多气阴而伤,所以对中药品的应用应该要时刻照顾到这二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避免因为急功近利从而导致病情不稳定.对于维持阴阳协调的中医来说,更应该注重以辨病和辩症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疗.
作者:柳宪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米非司酮应用于药物流产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 560例2001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药物流产的孕妇,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和实验组(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各780例,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流产情况而言,实验组孕妇明显优于参照组;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孕妇明显低于参照组(9.23% vs.23.85%);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孕妇明显低于参照组(6.67% vs.23.46%);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应用于药物流产中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文玉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分析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术期营养支持情况,从而改善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方法:回顾分析120例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围术期营养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手术前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率为13.33%,术后营养不良率为45.83%.手术前后与营养相关的ALB、PA、HB以及TLC等指标比较,差异明显(P<0.05).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结论: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加强围术期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仍存在一定不足,还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术期营养支持.
作者:邢素玲;周雪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90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在保证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的基础上将患儿分成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的观察组(45例)与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对照组(45例),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以及两组包括NSE(神经源特异性醇化酶)、癫痫发作频率等相关情况.结果:采用丙戊酸钠的观察组与采用左乙拉西坦的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包括NSE、癫痫发作次数等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对于小儿癫痫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基本相当,均可作为小儿癫痫的治疗方案.但左乙拉西坦的神经保护作用略高于丙戊酸钠,有助于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更值得推广.
作者:黄淑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在慢性胃炎治疗中予以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该院接收的73例慢性胃炎患者为本研究选择的样本病例,样本病例选择时段为2015.8~2016.8期间,分组方式为抽签分组,予以克拉霉素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的36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而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37例患者设置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7.30%)得以明显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2.70%)得以明显降低,2组以上比对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得到P< 0.05验证结果,统计学形成意义.结论:在慢性胃炎治疗中予以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在临床上值得大范围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该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84例宫外孕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42例)和循证组(42例),对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循证组予以循证护理,观察分析2组并发症及对护理的综合满意情况.结果:循证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中切口感染、消化道的症状及疼痛指标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7.61% (41/42),参照组为61.90% (26/42),循证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应用于腹腔镜对宫外孕的治疗情况下,能够降低并发生出现率.
作者:文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入院拟行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12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P=0.023);观察组手术之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改善了医院病床循环使用率.
作者:蔡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患者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并给予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至该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60例患有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基本的体质检测,并对患者的伤骨进行X光、CT拍片检测,并根据患者的拍片结果,观察患者的骨头坏死情况,对患者进行病骨诊断.结果:选取的60例患有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中,股骨坏死形状各异,其中线条型(35例,58.3%)、地图型(6例,10%)、椭圆形(15例,25%)、楔形(4例,3.7%)等较为常见.且由患者的拍片结果可知,股骨头坏死部位常伴有股骨头塌陷、囊变、股骨头骨髓水肿等症状.且重度病症的患者有2人.结论:对患者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掌握,不仅能帮助患者及时进行治疗,也为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帮助,才使得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曾洪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该院收治的70例牙髓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干髓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复发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效果理想,提高了患牙生存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姜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