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G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

尹冠英

关键词:混合型高脂血症, 降脂通络软胶囊, 阿托伐他汀钙片
摘要:目的:观察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G水平的影响和对人体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128例(2016年10月22日到2017年3月22日期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各64例,检测2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TG水平并对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2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TG和TC值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下降,且2组患者的LDL-C和HDL-C值在治疗后也均趋于正常值,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仍有明显差距(P<0.05).结论: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TG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

    目的:本次研究目的为探究高频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HTK从该院2014年1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当中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学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钼靶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检查方式都能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进行有效诊断,但是高频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效果较之钼靶X线检查而言效果要好,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方法推广.

    作者:仓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降血压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实施降压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脑血栓急性期患者100例,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降压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24h平均血压值、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简易量表(QOL-BREF)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栓形成急性期对患者实施降压治疗不会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无影响.

    作者:罗祖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乳腺癌术后血管栓塞的预防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术后血管栓塞的预防.方法:将80例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纳入工作对象;通过盲选方法均分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或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血管栓塞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血管栓塞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血管栓塞发生率(15.00%),P<0.05;研究组乳腺癌患者住院时间(14.70±2.50)日明显低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住院时间(18.60±3.20)日,P<0.05.结论:给予围术期乳腺癌患者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血管栓塞的发生几率,减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院财务管理中常见问题与改进途径分析

    财务管理,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着医院正常运行,与医院向前发展存在密切联系.然而,现如今,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医院财务管理仍存在多种问题,阻碍着医院发展.因此,医院财务部门应准确分析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与价值,为医院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孙师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加强护理管理优化院感防控

    目的:加强医院护理管理,有效提升院感防控水平,为全面提高院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传染科感染防控情况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传染科感染控制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感染控制工作,实验组加强护理管理,对比两组院感防控效果.结果:对照组感染发生10例,实验组感染发生1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消毒隔离(98.34±2.21)、护理安全(98.14±1.43)、病房管理(98.18±1.38)均高于对照组消毒隔离(94.11±2.89)、护理安全(93.08±1.77)、病房管理(93.43±2.6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做好传染科各个方面的感染防控工作是降低其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郁美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面神经炎病人焦虑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面神经炎患者心理焦虑的改善效果.方法:对照组面神经炎患者于临床治疗过程中仅提供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面神经炎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即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面神经炎患者SAS量表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经相应方案护理后研究组面神经炎患者SAS量表评分较之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面神经炎患者护理前、后SAS量表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常规护理时若加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面神经炎患者心理焦虑状态,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作者:卢玩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心梗病人的临床急救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梗病人的临床急救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60例,在患者入院后及时的对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评价分析其急救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统计患者的存活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显示,患者情况好转的有54例,将其转入普通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6例.经过急救,患者的存活率为90%,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5+3.8)d,54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出院,对其进行半年的电话随访,其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有8例(15%)、出现左心衰的有4例(7.4%)、心源性休克的有7例(13%).结论:一般情况下,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发病都比较紧急,而且死亡率较高,对于这种疾病的患者如果抢救不及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对其展开积极的救治工作,不断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成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疼痛护理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疼痛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舒适程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4±0.5)分,舒适度评分为(108.1±7.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7±0.8)分、(98.1±6.9)分,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程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控

    药物配置是医护人员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药物配置正确是病人病情有效恢复的一大保障.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本文对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排药差错、审方差错、配置差错及复核差错四个常见差错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四个差错提出了合理的防控措施.

    作者:赵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抢救室处理急性呼吸困难500例的病因分析和护理研究

    目的:对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与该疾病的急诊抢救室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HTK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500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对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0例患者中包含4例精神疾病性呼吸困难患者、12例神经疾病性呼吸困难患者、16例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215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215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以及38例其他患者.结论:在急诊抢救室处理过程中,引发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的因素主要为心肺疾病,护理人员也需要警惕其他类型的致命疾病,防止出现误诊与漏诊问题.

    作者:王棉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后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痴呆患者84例,采用黑箱摸球法,黑箱中摸到黑球入选41例入选对照组,摸到白球43例入选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获得随访41例,对照组40例.12个月后,组内对比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干预前,组间对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韩芝;刘必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以来入院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6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只进行常规护理的组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额外增加个性化护理的组作为观察组,在患者化疗的护理期间,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相关组织器官受侵感染等不良现象出现的频率,分析出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HTK观察组的患者在肝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相关组织器官受侵感染等不良现象出现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的康复效果明显,因此个性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有价值.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产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产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6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占31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产科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93.51%VS77.41%),组间数据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TK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产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意义重大.

    作者:曾祥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澳大利亚DRGs模式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启示

    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如何合理运用卫生信息资源,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使全民享受高质量、低费用的医疗卫生服务已成我国卫生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公立医院获得运营资金的现状和澳大利亚DRGs模式优缺点分析,探索在我国实行DRGs模式的可行性,以期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DRGs模式,降低医疗总费用.

    作者:蒋淑君;何小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又称PIVAS,指的是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经过执业药师审核的处方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技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优质产品和药学服务的机构.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后的处方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少差错率并同时防止不合理用药发生的高频发生,在临床安全用药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孟壁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探讨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与分析临床应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确诊的94例尿毒症患者,按照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病人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净化方式,对照组48例病人仅采用血液透析的净化方式.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肌酐以及甲状旁腺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如食欲下降、高血压、皮肤瘙痒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HTH结论:应用HD+HP血液净化方式与单纯HD相比,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金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进行常规护理,针对其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加以解析,并且制定护理措施.将护理措施改进前后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在当前的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缺乏、沟通能力淡薄、专业技能较差、工作强度过大等几个主要原因.针对这类原因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难度较大,风险因素较多,很容易导致医疗事故产生,针对风险因素制定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规避事故.

    作者:孙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总结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用2014年1~12月内科中风住院患者4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同样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只给予常规的护理,而对观察组的患者则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了辩证施护.结果:HTK出院前两者病情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在肢体功能恢复、语言恢复和对疾病的认识及预防保健等方面明显地好于对照组.结论:辩证施护能够明显地降低中风患者的肢体致残率,缩短治疗周期,并且在生存质量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作者:王毅兰;李玉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接受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并心绞痛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老年高血压伴心绞痛的患者10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行常规西药治疗;后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血压血脂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均得到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的优势更为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研究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NT-proBNP降低程度大于参照组(P<0.05),有可比性.结论:综合治疗应用在老年高血压并心绞痛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脂,改善临床指标,值得推荐.

    作者:徐汉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慢性乙肝55例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医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门诊治疗的11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探究组应用中医处方汤剂辨证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探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对比组为74.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过程中均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效果确切、稳定,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