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目的:对高血压病应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的效果及药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7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分组,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采用调脂+降压治疗和单纯降压治疗,每组39例.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指标(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血脂指标(TC、TG、LDL-C、H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TK降压联合调脂治疗高血压,既能有效降低血压血脂,又能延缓粥样硬化病变,故值得推广.
作者:田阔;张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餐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T2DM患者86例,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眼底正常组(38例)、眼底渗出组(27例)及眼底增殖组(21例).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1hPG)及餐后2h血糖(2hPG).结果:各组间FPG、1hPG及2hPG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R与FPG、1hPG及2hPG呈正相关(P<0.05).HTH结论:T2DM患者DR餐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路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肺癌手术中应用胸导管结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92例肺癌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病床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i组46例.对照组患者肺癌手术中不予以胸导管结扎,观察组患者肺癌手术中予以胸导管结扎,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统计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方面,两组患者比较不具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7%,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手术中予以胸导管结扎,不会给患者带来手术创伤,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借鉴与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魏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自然分娩待产舒适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分娩的150例待产的产妇作为研究目标,将这150例待产孕妇根据随机分配原则研究组75例、对照组75例,其中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护理,而研究组除了要实施作为基础的常规护理之外还需增加了舒适护理.结果:根据对照组做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做的舒适护理进行了分析比对,两组产妇在总分娩时间以及产程时间之间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并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8.28,P<0.01),在自然分娩率上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在刨宫产率上对照组高于研究组;两组产妇在疼痛感上均有差异且具备高度统计学意义(Zc=7.29,P<0.01),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
作者:乔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产妇经介入治疗后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行介入治疗的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患者,在术后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分析50例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者经术后优质护理干预后,平均出血量(639.38±95.37)ml,平均住院时间(7.26±2.30)d,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护理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在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产妇介入治疗术后优质护理中,护理人员强化基础护理操作,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和子宫收缩情况判断栓塞效果,有计划开展心理干预,从生理和精神康复上提供科学指导,有效提高介入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周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与石膏两种外固定方法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该院骨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并将其根据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采用石膏固定治疗,后者给予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随访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以及治疗3个月的复位效果与腕关节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1个月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比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骨折的短期疗效更显著,且易操作、费用低、应用价值高.
作者:胡志雄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抚触护理对新生儿奶量、排便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新生儿病房接受治疗的3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将这34位患儿平均分为两组:抚触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抚触护理组在基础新生儿护理基础上外加抚触护理,基础组只进行基础的新生儿护理,观测两组患儿的排便情况、奶摄入量和血清胆红素.结果:抚触护理组患儿排便量和奶摄入量明显多于基础护理组(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均下降,对比两组发现抚触护理组患儿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抚触护理可以加快改善高胆红素血症,而且对新生儿的胃肠道也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可增加奶摄入量促进胃肠道蠕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杭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56岁.1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颈部包块,表面皮肤无红肿,质韧,活动度好,有压痛,遂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右侧颌下腺内探及一大小约29cm×17cm的低回声(图1)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周边及内部均探及彩色血流信号.
作者:张美;范永春;吕小勇;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对社区COPD患者进行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及总分均低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实验组治疗1年后肺功能FEV1、FVC、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社区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敏;郭繁礼;李伟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于该院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试验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55%,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5.81%;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6%,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81%,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K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胫骨干多端骨折效果确切,且术后并发症少,预后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壁挂式空气消毒机应用于母婴同室院感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干预组,在母婴同室院感管理中使用壁挂式空气消毒机干预;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未使用壁挂式空气消毒机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病房空气细菌数超标率、产妇伤口感染、新生儿脐带感染发生的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病房空气细菌数超标率为10.00%,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产妇伤口感染率、新生儿脐带感染率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9.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壁挂式空气消毒机应用于母婴同室院感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病房空气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学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进行常规护理,针对其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加以解析,并且制定护理措施.将护理措施改进前后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在当前的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缺乏、沟通能力淡薄、专业技能较差、工作强度过大等几个主要原因.针对这类原因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难度较大,风险因素较多,很容易导致医疗事故产生,针对风险因素制定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规避事故.
作者:孙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个性化护理与肢体语言沟通的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儿科护理患者进行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个性化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上述的护理工作后,其在护理工作中各项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HTH结论: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的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临床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吴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头皮穿刺的患儿100名,将100名患儿均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常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头皮穿刺护理干预,实验时间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穿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的穿刺护理满意度.HTH结果:观察组的患儿穿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家属的穿刺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对患儿头皮穿刺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能有效的降低患儿穿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钮静;杨书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中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虽然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新发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慢性病的快速增长、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本文通过对基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的一些建议和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建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针对结直肠手术患者的预防结直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HTK选取医院记载的60例结直肠手术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配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结直肠手术患者30名,对照组结直肠手术患者30名,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观察两组结果差异的显著性.结果:通过两个组别的对比分析,经过回归分析验证模型准确率为84.1%.结论:影响结直肠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诱导因素有:患者体质指数、术前住院时长、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术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根据这些因素以便在后续的结直肠手术临床中可针对性的拟定相应措施,更好地解决结直肠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问题.
作者:彭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按不同用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患者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方案和常规西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HTH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及心律失常纠正率(8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及纠正率(6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志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研究1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12例患者经系统治疗护理,均未发生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术后观察,及时评估,积极做好预防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娥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中医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门诊治疗的11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探究组应用中医处方汤剂辨证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探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对比组为74.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过程中均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效果确切、稳定,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分析对胎膜早破护理分析产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该院妇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医嘱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强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在产后出血率与宫内感染率以及剖宫产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TK护理分析对胎膜早破患者具有提高分娩质量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代运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