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有中风老人,警惕记忆力障碍

俞晓飞

关键词:
摘要: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及早评估认知功能,如果发现轻微的记忆力障碍尽早干预,就能有效防止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以下这份由家属完成的辅助筛查记忆障碍(AD8问卷),有助于发现一些认知障碍的端倪.
康复(健康家庭)杂志相关文献
  • 高电位治疗仪没这么神

    体验者:体验过程中突感头痛工作人员:这是体验者正常反应虽然临近中午用餐时间,但此时体验店却座无虚席,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该店工作人员介绍说,很多老人为了能长时间体验,早上七点便开始排队.

    作者:洪铮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孩子便秘,益生菌来帮忙

    儿童便秘,适合用活菌、多菌颗粒剂或散剂益生菌是指含生理性活菌,经口服或其他途径投入,可以改善肠黏膜表面的微生物群、酶的平衡,或刺激机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定植力或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益生菌在体内代谢会产生多种有机酸,使肠道的碱性下降,促进肠道正常蠕动,同时促进食物残渣排泄,中和结肠内粪便长期停留所产生的毒素,减少水分的吸收,改变粪便的成分及缩短粪便在远端结肠直肠内滞留的时间,促进排便反应.

    作者:石浩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6个可以放心吃烧烤的窍门

    窍门一:选择电烤炉,不选市炭烤炉从食用安全角度看,选择电烤炉烤串要优于木炭烧烤炉,因其不与明火接触,热力均匀,肉串不会局部焦糊;同时烤盘温度方便控制,避免温度过高,可以大大减少如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PAHs)致癌物的产生.

    作者:刘萍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冬天少生病,秋季养好肺

    呼吸清肺养肺的方法有很多,“呼吸”可能是其中成本低的一种.适度的呼吸动作有清肺的作用.推荐以下两种简单有效的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扩张胸部,用腹部带动呼吸.这种呼吸方式能增加肺容量,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患者病情的恢复.缩唇呼吸法:快速吸满一口气,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慢慢“吹”出,目的是让空气在肺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让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慢性支气管炎伴有肺功能减退的患者、支气管炎患者可常做.上述呼吸法好每天早晚各练一组,每组次数可量力而行.

    作者:子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如果心梗已经发生……

    1 D到B是什么?是C?不!D到B是心梗发生后一个关乎生死的指标.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时间的指标:Door(进急诊大门)到Balloon(球囊扩张,即血流开通)的时间.有关部门每年都会关注心梗病理D到B的时间是否<120分钟.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你可能不知道,阿胶在历史上这么受欢迎——中医妇科专家带您探访阿胶的前世今生

    阿胶在我国距今已有2500年的生产和食用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有了对阿胶的详细记载,称其“久服轻身益气”.它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宝,被列为上品.悠久的使用历史,使阿胶成为延年圣品的代名词.因此,它渐渐成为历代人们表达孝敬之情的载体.本期“教师保健专题”,请中医妇科专家为您探访阿胶的前世今生,挖掘中国古今名人的阿胶趣事,了解阿胶真正的使用方法和食用价值.

    作者:蔡诗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家有中风老人,警惕记忆力障碍

    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及早评估认知功能,如果发现轻微的记忆力障碍尽早干预,就能有效防止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以下这份由家属完成的辅助筛查记忆障碍(AD8问卷),有助于发现一些认知障碍的端倪.

    作者:俞晓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三大豆腐的“身世”大揭秘

    北豆腐——富含矿物质的卤水豆腐在北方有这样一句谚语:“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说的就是北豆腐.北豆腐又叫卤水豆腐,其原料是黄豆,加工工艺需先将黄豆经研磨制成豆浆,后加入卤水(氯化镁、氯化钙),因为卤水溶解到豆浆里,可以迅速使豆浆中独立存在的蛋白质形成一个整体并迅速凝结,所以卤水是作为豆腐的凝固剂.原料由液态变为固态后,会有很多水溢出来,所以需经压水处理,终制成北豆腐.这当中的卤水不仅作为凝固剂,是制作中的点睛之笔,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其矿物质镁和钙的含量.

    作者:于展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月经周期,要吃不同瓜果

    瓜果分五性秋季正值瓜果上市,中医认为瓜果养人,下面就告诉大家如何根据女性月经周期的四期变化,选择适合瓜果的方法.凡瓜果都有“性”味,所谓“性”,是根据吃下食物后身体所产生的反应,将瓜果分为温、热、寒、凉,介于寒凉性与温热性中间,则称为平性.不同的性味有不同的功用.

    作者:曹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你能看懂体检化验报告单吗

    每年参加体检的时间,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除了体检套餐,不知应该加些什么项目?等体检报告单拿到手里,血小板计数偏高、淋巴细胞绝对值偏高、窦性心律不齐……完全就是“看天书”的感觉.一些指标不正常,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要么自己解读看得心惊胆战,要么干脆束之高阁.看不懂化验报告单可如何是好?

    作者:施源;洪铮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晚香玉:夜间结伴开白花,阴天更比晴天香

    本文介绍的夜来香属石蒜科,又名晚香玉,花期6月~11月,持续开放,花为白色,如漏斗状,有浓香,特别是夜晚味更香,故有“夜来香”之称.晚香玉常见的还有重瓣变种,香味较淡,着花较多,约24朵~32朵,在花瓣上有淡紫色晕.

    作者:邬志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要像测量血压一样,测量肺功能”——钟南山院士谈慢阻肺防治新理念

    静歇时憋气、运动后气喘,如果你的年龄超过40岁,又有以上症状,那就要当心患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其实,慢阻肺已经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常见慢性病.据全国新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2012-2014年)显示:我国慢阻肺患病率不断增高,新的4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已由2002年的8.2%上升至现在的14%,增长了近1倍.而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我们对慢阻肺的诊疗意识还很薄弱.日前,《康复》记者在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媒体沟通会上,邀请了我国呼吸病防治权威专家钟南山院士,谈谈我国慢阻肺防治的现状和新理念.

    作者:周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历程四:学会运动,“糖友”也能享受健康生活

    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时候我的体重是65千克,这让身高155cm的我体型看起来十分臃肿.我从小体育成绩就不好,对运动比较排斥,退休之后在家里操持些家务,有时就会感到疲劳,总觉得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锻炼”了吧?朋友们也曾约我一起出门散步或者去跳广场舞,但由于不想出门,都被我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了.

    作者:《康复(健康家庭)》编辑部;施源;蔡诗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上海第一笑星”王汝刚:身体不能“保重”要“保瘦”

    “第一笑星”的幽默与生俱来谈及上海滑稽界笑星,首屈一指的要数王汝刚:通晓多种方言,善于塑造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表演自然流畅、轻松洒脱,一招一颦常惹得观众哈哈大笑.因此广大观众送给他一个光荣称号——“上海第一笑星”.

    作者:李桃根;祝天泽;李汝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胃不舒服,对症选药/补充维生素B2,并非多多益善/钙片的钙含量越高越好?未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尿路感染 女宝宝发病率更高

    婴幼儿期尿路感染,全身症状更明显尿路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泌尿系统并繁殖,侵入泌尿道黏膜或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一般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指肾盂肾炎,后者指膀胱炎和尿道炎.众多致病微生物中,大肠杆菌的感染率达到75%~90%.

    作者:蔡诗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为了实现每个孩子美好的心愿——访上海市奉贤区育贤小学校长顾雪华

    沐浴着秋日的暖阳,育贤小学校长顾雪华与记者一道信步于育贤校园.在她眼里,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故事,值得娓娓道来.“这两幅油画都是我挑的.”她指着会议室墙上的其中一幅说,“大人在教孩子给树苗浇水,寓意着教师对学生的栽培.希望学生以后,能变成这幅画上的模样.”在另一幅油画上,浓墨重彩的花朵在枝头怒放,绚烂繁华.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含苞欲放的花蕾,今后的他们或暗香疏影,或亭亭玉立,或端庄秀丽,或雪胎梅骨……不变的是,他们都如天使般美丽可爱,讨人欢喜.顾雪华和育贤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充足的阳光,洁净的水分和干净的空气,然后,静等花开……

    作者:施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历程五:放松警惕,“糖友”血糖故态复萌

    终于结束了!经过了与糖尿病之间长达近1年的艰苦斗争,在近的检查中,我终于收到了好消息:我已经不需要再靠服用药物来控制自己的血糖了,医生没有再给我开新的药,我彻底停药了!这对我来说毫无疑问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在我看来,不用吃药是对我过去那么长时间艰苦控制血糖的好肯定,同时也意味着,长期以来戴在我头上的“糖友”帽子终于可以摘掉了,我好了!

    作者:《康复(健康家庭)》编辑部;施源;蔡诗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厨房瓷砖,纯白色伤眼

    厨房是容易潮湿的地方之一,地面始终避免不了湿漉漉的情况.因此,厨房装修地面瓷砖大的要点就是防滑.但是考虑完防滑问题的同时,在选择瓷砖色彩时还要考虑颜色的深浅效果.

    作者:李鸿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历程二:兜兜转转,饮食控制让我“如履薄冰”

    在刚被扣上“糖尿病”这顶帽子的一段时间里,我曾一度“谈糖色变”,我拒绝所有一切与糖有关的食物,包括所有甜点和水果.我更是拒绝了老曲外出吃饭的邀约,闭门不出,誓将血糖降至正常水平.为了使每天早晨空腹血糖保持较低的水平,我通常会选择在前一天晚上吃少量的东西或是不吃东西不让血糖飙升.每每看到空腹血糖值处于正常水平时,内心都会有一种满足感和自愈感,老伴和儿子也曾劝过我,说我进入了一种病态的饮食控制状态,我却“乐不思蜀”.直到有一天早晨我刚起床,突感一阵眩晕和心慌,整个人不停地冒冷汗,我才意识到我将自己饿成了低血糖……

    作者:《康复(健康家庭)》编辑部;施源;蔡诗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康复(健康家庭)杂志

康复(健康家庭)杂志

主管: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