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蛇参合剂外洗治疗包皮龟头炎60例疗效观察

赖火龙;杨志波

关键词:外治疗法, 蛇参合剂, 包皮龟头炎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包皮龟头炎有效、安全药物和方法.方法: 60例包皮龟头炎患者采用蛇参合剂外洗.在治疗前后分3次记录症状、体征积分,评价疗效,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痊愈41例(68.3%),显效11例(18.3%),总有效率为86.6%.结论:蛇参合剂治疗包皮龟头炎疗效确切.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羚羊角和羚羊角塞针剂中氨基酸和多肽成分的分析

    利用柱前衍生HPLC法,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衍生试剂分离并测定羚羊角和羚羊角塞针剂中氨基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羚羊角及其角塞针剂中都富含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等16种氨基酸.用HPLC从两种针剂中分离出近20个色谱峰,对其中6个较大的峰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与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法测得两种针剂中均存在4组分子量差别较大的小分子多肽成分,分子量分别为1300±20,1070±20和830±30,680±20Da.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羚羊角及其角塞针剂中含有相似的成分,具有解热、抗惊和镇静作用,为羚羊角及其角塞针剂的有效成分的测定和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吴萍;何斌;彭新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4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服二龙汤,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蛋白尿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率及降尿蛋白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龙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肾炎的有效方法,有良好的降尿蛋白作用.

    作者:郭永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苍竭膏外敷治疗糖尿病坏疽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苍竭膏外敷治疗糖尿病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苍竭膏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金黄如意膏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苍竭膏治疗糖尿病坏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鸿;张月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针对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淡化的问题,提出要从医院改革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要渗透医院管理的全过程,要贯彻优质服务的始终,从而引导医院健康、全面地发展.

    作者:龙长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论复法大方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临床运用

    文章介绍了复法大方的含义与溯源,用于癌肿的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与方法(解毒抗癌法、化痰散结法、活血化瘀法、疏理气机法、化湿泄浊法、扶正培本法)等.同时,也阐述了复法大法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具体运用应严格把握具体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意遣方用药,以使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成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冠心病血瘀证分布特征探讨

    通过查阅大量古代文献,指出心血瘀阻是冠心病的发病关键,心血瘀阻证是冠心病常见的证候之一,并从冠心病证候分布规律上表明心血瘀阳证是常见的证型,加强对胸痹血瘀证证候本质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作者:毛以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脂肪肝中医药研究现状和思考

    文章从病因病机、临床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现状,认为中医药在防治脂肪肝研究领域取得可喜成果、前景广阔,但辨证标准尚未统一,观察病例样本不够,对病因研究不足,动物造模与临床实际尚有差距,治疗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冯明辉;杜发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蛇参合剂外洗治疗包皮龟头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包皮龟头炎有效、安全药物和方法.方法: 60例包皮龟头炎患者采用蛇参合剂外洗.在治疗前后分3次记录症状、体征积分,评价疗效,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痊愈41例(68.3%),显效11例(18.3%),总有效率为86.6%.结论:蛇参合剂治疗包皮龟头炎疗效确切.

    作者:赖火龙;杨志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足跟痛12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则只采取中药内服加中药足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和中药足浴对治疗足跟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翔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内服补肾活血化瘀汤加药物外敷治疗顽固性腰腿痛36例小结

    采用内服补肾活血化瘀汤加药物外敷治疗顽固性腰腿痛36例,结果腰肌劳损型(8例)总有效率为87.0%,腰肌劳损兼腰椎骨质增生型(9例)总有效率为80.0%,坐骨神经痛型(10例)总有效率为90.0%,腰椎间盘突出型(9例)总有效率为78.0%,显示出该方加药物外敷治疗顽固性腰腿痛确有独到之处.

    作者:邱澄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中毒性脑病25例小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感染中毒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常规抗炎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暑益气汤和羚角钩藤汤加减及针刺、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中毒性脑病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张利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127例体会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12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床上排便训练,手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体位及皮肤护理,伤口与引流管的护理,双下肢感觉、运动的观察,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功能恢复锻炼及下床活动指导.结果:127例患者均获较好的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胡晓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45例小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辨证施治后加用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下降程度、高密度脂蛋白的上升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向理满;谢阳象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近况

    对近年来采用中药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认为中药腹腔灌洗为中药救治SAP患者开辟了新的给药途径,能在多环节、多位点对SAP进行有效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谭兴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制颈康敷药治疗颈椎病30例小结

    目的:观察自制颈康敷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康敷药治疗,然后分别观察其病症重症记分与病情分级记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达86.67%,且患者治疗药后积分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颈康敷药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

    作者:刘新辉;傅明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益气明目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气明目丸中黄芪、白术、柴胡、当归、丹参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丽;周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治疗痤疮60例小结

    目的:观察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治疗,对照组则只用针刺、耳压治疗.结果: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总有效率达96.7%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治疗痤疮疗效明显优于针刺耳压组.

    作者:龙志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生脉陷胸汤加味治疗劳累性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

    采用生脉陷胸汤口服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40例,从临床疗效、心电图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7.5%,表明生脉陷胸汤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鹏程;龙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温胆汤及其配伍对大鼠纹状体DA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纹状体中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并应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测定了实验大鼠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温胆汤组可升高MAO活性及DA、DOPAC、HVA的含量,使DA/HVA下降(P<0.01);其祛痰健脾组药可降低DA/HVA比例(P<0.05).结论: 温胆汤与氯丙嗪均可增强DA代谢.

    作者:谢辉;贺又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验案两则

    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西药常规配合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章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机理进行了阐述.

    作者:陈晓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