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为主治疗慢性重型肝炎99例疗效及预后分析

李兴刚;毛德文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解毒化瘀汤, 分期, 并发症, 病毒重叠感染, 预后
摘要:通过对99例慢性重型肝炎中西结合治疗后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明确以解毒化瘀汤为代表的中西结合治疗确能较单纯西医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大幅度地降低了患者费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原因与患病程度(程度分期)、并发症出现的多少、治疗及时与否确很大的关系,而与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流产配合应用清宫汤终止妊娠60例临床观察

    自拟中药清宫汤具有活血祛瘀、缩宫止血、补气益血的作用,用于药物流产的配合治疗,共观察60例,并与单纯性药物流产的48例作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发现,治疗组具有减少药流后清宫率、缩短出血时问、减少出血量、身体恢复快的效果,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杨和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方剂研究的一些思考

    作者对当今方剂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君、臣、佐、使涵义界定问题、实验研究的理论指导问题、方剂临床研究的规范化问题等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并对方剂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路.

    作者:贺又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胃性哮喘40例临床观察

    作者采用旋覆代赭汤加味为治疗组(40例),西药雷尼替丁、吗丁啉为对照组(30例)治疗胃性哮喘,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21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度为97.5%;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8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科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谷志优;刘弟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降氮汤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8例临床观察

    采用降氮汤及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8例,通过时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SCR、BUN、UA、B2-MG、Hb、HCT、FBG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效30例,有效12例,稳定3例,总有效率为93.8%.且治疗前后比较SCR、BUN、Hb、FBG均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黄生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胃康宁胶囊的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胃康宁胶囊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定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利用显微鉴定可鉴别出胃康宁胶囊中3味中药;利用薄层色谱可检测其中党参、白术、黄连、厚朴、甘草.结论: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胃康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贤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卵巢囊肿42例小结

    采用内服桃仁四物汤加减及红藤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卵巢囊肿42例,痊愈26例,显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作者:雷美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对中药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述评: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肿的吸收和机化,促进骨折部位骨基质钙盐沉积,提高骨痂的质量和生物力学性能,提高微量元素的含量,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及指数,抑制骨细胞诱导破骨细胞的形成,促进基质胶原的合成,刺激骨生长因子的分泌与合成等.作者并对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概括.

    作者:阮朝阳;祁开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濒湖脉学》症脉顺逆凶吉辨

    作者将<濒湖脉学>症脉顺逆凶吉,按原著章段各症脉,以歌诀的形式,将其症名编为题首,依次简略阐述.为初学者临床应用提供方便.

    作者:李玉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健中理肠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小结

    目的:观察自拟健中理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便秘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健中理肠汤口服治疗组和西沙必利口服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中理肠汤是一个治疗IBS便秘型的有效中药复方.

    作者:罗文央;韩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壳低聚糖对糖尿病NOD小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甲壳低聚糖对NOD小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周龄NOD小鼠测血糖值.血糖值高于11.1mmol/L,有多饮多尿的NOD小鼠为糖尿病NOD鼠,随机分成糖尿病治疗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治疗组用4%甲壳低聚糖作饮用水,对照组用冷开水作饮用水,连续15周,定期测血糖值.期间对治疗显效组随机让8只鼠饮用一定时间低聚糖后,改饮冷开水,定期测血糖值,观察反弹现象.结果:治疗组有65%降血糖作用显著,35%降血糖有效;显效组NOD鼠如停饮甲壳低聚糖,血糖反弹上升;对照组N0D鼠陆续死亡.结论:甲壳低聚糖对糖尿病NOD小鼠有治疗和延长生存期作用.

    作者:乔新惠;宋岚;李邦良;刘四春;周弟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外延及其发展态势分析

    作者对中西医结合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精辟的剖析,认为中西医结合是发展着的概念,且有着不同的概念形式,如策略概念、实践概念、学术概念、范畴概念、层次概念等.并对中西医结合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认为中、西医学需要在发展中彼此交流、渗透、互促、结合,也必定能够结合.

    作者:凌锡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消痹丸治疗骨质增生及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作者采用消痹丸治疗骨质增生、腰椎问盘突出症共36例,显效3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

    作者:卓小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黄白及散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黄白及散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大黄白及散)37例,对照组(用凝血酶)35例.结果:治疗组止血率(95.65%)与对照组止血率(94.23%)相近(P>0.05);治疗组总止血时间(24.56±11.34)h,短于对照组的(37.02±19.87)h(P<0.05),而对重度出血的止血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白及散止血效果与凝血酶相近,而止血时间快于凝血酶.

    作者:钟新林;彭红卫;刘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斑秃的中医研究进展

    作者从发病机理、中药治疗(中药内服、中药外擦、针灸等)叙述了斑秃研究的现状,指出对该病的研究,从整体观念出发、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的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今后需建立中医药斑秃的病理模型及实验研究方法,以期更好地筛选评价有效、安全的中药单味药、复方及验方.

    作者:朱明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试析张景岳妇人癥瘕诊疗规律

    就张景岳诊疗妇人癥瘕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其特点有四:妇人瘕瘕,病在气血,瘕瘕之因,多由于虚;论治癥瘕,权宜攻补;癥瘕防治,内外同施.

    作者:梁欣韫;尤昭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理气健脾法治疗骨折3例

    骨折内治多遵循三期治疗法,作者谨守病机,应用理气健脾法治疗骨折13例均获良效,认为骨折中药治疗中须重视护脾健脾、疏肝理气,以利于加快病愈.

    作者:王新明;龙莉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支炎合剂中鱼腥草含量的研究

    目的:测定支炎合剂中鱼腥草素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支炎合剂中鱼腥草素的含量.结果:含量测量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9.56%,RSD为0.743%.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作为质量检验的一种快速定量方法.

    作者:刘庆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论痰与癌的关系

    作者根据中医理论从痰与癌症的病因病机关系,癌症从痰而治的机理进行论述.认为痰邪在癌症发病过程中无时不在,易于其他病邪胶结,遂成积块,所以治痰必须贯穿于癌症辨证论治的始终.

    作者:杨爱莲;黄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结合医学文献,对<伤寒论>治疗脾胃病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将其治则归纳为疏肝理气、调和肝脾;行气导滞、和胃降逆;寒热并用,调肝和胃;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清热祛湿,和胃降逆;酸甘化阴,养阴生津;温中健脾,和胃降逆;健脾益气,行气降逆;温补脾肾,和胃降逆;泄胃导滞,通降攻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11大治则.

    作者:温桂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医为主治疗慢性重型肝炎99例疗效及预后分析

    通过对99例慢性重型肝炎中西结合治疗后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明确以解毒化瘀汤为代表的中西结合治疗确能较单纯西医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大幅度地降低了患者费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原因与患病程度(程度分期)、并发症出现的多少、治疗及时与否确很大的关系,而与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

    作者:李兴刚;毛德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