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于春燕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血栓通胶囊, 眼底病, 效果,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资料分析该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124例眼底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56例)单纯行血栓通胶囊医治,后者(68例)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比对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单纯振幅下降3(4.41%)例、单纯潜伏期延长6(8.82%)及潜伏期延长但振幅下降4(5.88%)例;对照组分别为12(21.43%)例、17(30.36%)例、20(35.71%)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视觉诱发电位情况显著更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视物模糊1例、面红2例、皮下淤血1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5例、4例;与对照组21.43%相比,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5.88%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底病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胶囊医治可取得确切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中成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目前基层医院常用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方法:在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门诊处方中抽取50份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证型与用药不符15张,占30%,同一患者用同一类型药品达3-4种有15张,占30%,药证相符且用量不超量的仅有20张,占40%.结论:基层医院须加强中成药使用培训学习.

    作者:何社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学专业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的尝试

    目的:探讨护理学专业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6个班324人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个班165人,参与实验室管理,对照组3个班159人,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成绩优良率[89.09% (147/165)]、平均成绩[(88.56±1.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成绩优良率[65.41% (104/159)]、平均成绩[(75.62±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学专业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陈资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优质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13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身体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身体舒适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艳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方法:选择该院儿科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患儿63例,均给予整体护理,同时给予患儿家长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患儿家长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儿家长心理护理应用于儿科整体护理中后,可有效的改善患儿家长心理状况,促使患儿尽早康复.

    作者:贾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一例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引起癫痫发作的病例分析

    1.基本信息患者,男,87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2月,加重3d伴意识障碍1d”入院.患者近2月因反复咳嗽咳痰胸闷气喘、伴发热多次人院治疗,先后使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头孢唑肟抗感染.3d前再次出现畏寒、高热,伴寒战,后出现意识模糊,入院抢救,血气提示Ⅱ型呼衰,经气管插管、液体复苏后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恢复,转入ICU进一步治疗.既往“脑梗死及小脑萎缩”病史8年.入院诊断: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Ⅱ型呼衰,脑梗死(后遗症期).

    作者:黄雅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康复组,康复组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生命体征平稳后48h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3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月,康复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能够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效果.

    作者:李杰;汤武装;秦雅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共计患者例数66例,2017年2~9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段落,并按照随机表法分组,研究组予以盐酸米诺环素+根管治疗术治疗;对照组单一使用根管治疗术治疗;分析组间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后的PLI、GI、PD、BOP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PLI、GI、PD、BOP水平数据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中加以盐酸米诺环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可以稳定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汪清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臂丛神经痛1例

    简要阐述臂丛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探析针剌结合艾灸治疗此疾病的独特优势,并列举通过此方法来治疗臂丛神经痛的临床实例.

    作者:王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术后证实为腹部创伤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接受CT诊断与手术治疗,将术后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将CT诊断结果与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诊断结果在脾脏损伤、肝脏损伤、胰腺损伤、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胆囊损伤、膀胱损伤等类型上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应用在腹部创伤中有不错的诊断价值,诊断疾病类型结果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当,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后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和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预防措施

    目的:分该常见的手术室护理安全及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预防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我院92例病例和8名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前后对比研究,对比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采取相应管理及预防措施后,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得以明显提升(P<0.05),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得以明显提升(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及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建议推广至临床.

    作者:马勤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比较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目的:研究比较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的11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任选其中56例为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余56例为对照组,给予双切口双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差异.结果: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其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给予双切口双钢板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不过锁定钢板可达到双钢板效果,建议推广.

    作者:赵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平喘固本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和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平喘固本汤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稳定期COPD病患88例,随机2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性西药治疗,而研究组加服平喘固本汤,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疗效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研究组的FEV1 (2.04±0.43)L、FEV1/FVC(72.65±7.98)%、REF(67.14±9.30) L/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与常规西药相比,平喘固本汤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期COPD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肺功能.

    作者:宋品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研究及应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起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因此,预防、控制和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就HIV的结构、传播方式、危害以及诊断方法作了归纳和总结.

    作者:朱阳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06月至2017年06月该院接收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55例,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分成2组:实验组(45例予以详细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10例未予以围术期护理),同时观察、比对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7%(3/45),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4/10),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疗效确切,可有效防治并发症,建议推荐.

    作者:张菲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出血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临床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的疗效.方法:对该院在2015年01月0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收治的125例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是否采用尼莫地平),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5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尼莫地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4 d及45 d的NIHSS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的NIHSS评分在治疗14 d后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45 d后,对照组的NIHSS评分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尼莫地平可能有一定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万娟;肖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的进行临床护理的时间与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7月8例结肠癌患者在我院行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手术,依据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出院前采用评分制调查问卷表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高于50.0%(P<0.05).结论: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术患者对人性化护理有强烈需求渴望,人性化护理将患者作为中心,将人文主义关怀贯穿于患者疾病恢复阶段临床护理全程,有助于改善患者生理状态,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廖伟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灸疗法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84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加针灸疗法、常规疗法,各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其中显效者26例,有效者15例,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其中显效者14例,有效者19例,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常规疗法加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显著,且方案可行性高,与常规疗法相比,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谢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于医院药品采购及供应工作内部控制风险点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采购、供应环节存在的问题,研究内部控制风险点,为保障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 ~12月本院药品采购及供应环节发生的质量风险和不良事件,从内部风险控制角度提出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药品采购程度不规范是采购环节高危的风险点,占到27.9%;其次是采购环节组织管理缺位,比例为23.3%.药品供应环节高危的风险点验收、审核程序不规范,占比28.1%;其次是采购药品质量问题,比例为21.9%;药品出入库台账记录不完整比例为18.8%,占第三位.结论:(1)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采购风险控制不到位、采购岗位职责及人员不合理等是采购环节主要的风险点;供应环节主要的风险点是药品验收、入库和发放不规范,供应管理审批不严等:(2)系统梳理风险点并进行针对性防控,重点解决人及管理问题,是降低药品采供环节风险治本之策,有助于从源头上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杨瑞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Gartland-Werley评分及VAS评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