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臂丛神经痛1例

王鸣

关键词:臂丛神经痛, 针刺, 艾灸, 经络诊察
摘要:简要阐述臂丛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探析针剌结合艾灸治疗此疾病的独特优势,并列举通过此方法来治疗臂丛神经痛的临床实例.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护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应用相应的心理干预护理.分析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知识了解情况、心理状态和康复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护理效果,对提高肺结核治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邹勤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社区慢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评价

    目的:剖析社区慢病管理在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该社区接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16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应用社区慢病管理模式.观察患者干预后血糖与血脂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本组160例患者当中,有78例的血糖逆转至临床正常水平,逆转率达到48.75%.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为(5.45±0.53) 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7.34±1.91) mmol/L,均明显比干预前的(6.59±0.51) mmol/L、(8.81±2.54) mmol/L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HbAlc水平和干预前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 >0.05.和干预前的TG、HDL-C以及TC水平相比,患者干预后的TG、HDL-C以及TC水平更优,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本组干预后对护理管理效果的满意度为96.25%,明显高于干预前的81.2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积极应用社区慢病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促进相关血脂指标改善.

    作者:张辉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公立医院护士离职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无锡市属公立医院为例

    现如今,公立医院成立数量不断增多,公立医院发展的同时,其护理人力资源应相应增加,护理服务质量应全面提升.本文经问卷调查发现,无锡公立医院护士离职倾向较高.其中,离职高危人群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年林大于等于二十六岁,小于等于三十五岁;学历水平在大专以上;职称属于中级或者低级;无事业编制;生源地非本地;月收入在两千和五千之间,建议管理者对上述介绍的人群给予高度关注.

    作者:杨敏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乳杆菌活菌胶囊临床应用520例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乳杆菌活菌胶囊临床应用合理用药情况.方法:2017年1~9月,医院临床应用520例乳杆菌活菌胶囊520例,回顾性分析,进行处方点评.结果:合格处方379例(72.88%),不合格处方141例(27.12%),主要原因为联合用药112例,无适应症用药29例.收治处方ICU合格率高89.42%,其次为普外科89.13%,低为其他科室,不同科室处方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治出发按照病种分布,前6种疾病其中生殖道感染合格率低28.21%,肝炎合格率高94.12%,不同病种处方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应用不合格率较高,与不合理联合应用、无适应症用药有关.

    作者:黄朝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评价强化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价值.方法:2016年1~12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患者240例,常规护理,2017年1~9月,消化内科收治患者122例,分析消化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针对性提出防范管理对策.结果:2017年水电解质紊乱、管道不良事件、睡眠障碍、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2016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改进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PICC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本次研究对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本文针对静脉炎、导管感染、导管脱出、导管堵塞等并发症进行分析,探究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张世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于医院药品采购及供应工作内部控制风险点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采购、供应环节存在的问题,研究内部控制风险点,为保障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 ~12月本院药品采购及供应环节发生的质量风险和不良事件,从内部风险控制角度提出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药品采购程度不规范是采购环节高危的风险点,占到27.9%;其次是采购环节组织管理缺位,比例为23.3%.药品供应环节高危的风险点验收、审核程序不规范,占比28.1%;其次是采购药品质量问题,比例为21.9%;药品出入库台账记录不完整比例为18.8%,占第三位.结论:(1)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采购风险控制不到位、采购岗位职责及人员不合理等是采购环节主要的风险点;供应环节主要的风险点是药品验收、入库和发放不规范,供应管理审批不严等:(2)系统梳理风险点并进行针对性防控,重点解决人及管理问题,是降低药品采供环节风险治本之策,有助于从源头上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杨瑞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呼吸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干预的疗效研究

    目的:剖析抗菌药物干预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该院接诊的呼吸内科患者120例,并以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A、B两组,每组60例.两组都予以常规抗菌药物治疗,A组同时加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用药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的用药时间为(10.0±0.26)d、住院时间为(10.1±3.48)d,均明显比B组的(15.3±1.74)d、(17.2±4.26)d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比B组的18.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向呼吸内科患者提供抗菌药物干预服务,可显著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病情康复,减轻药物副作用.

    作者:陈旭丹;冉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哮喘患儿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6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家属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5.65%,家属总满意率为94.20%,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4.3±1.2)d,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作者:彭嫦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无创气道正压通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疗效.方法: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符合治疗条件的40例OSAHS患者,用CPAP治疗,对比治疗一个月前后PSG结果.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结果:40例OSAHS患者经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暂停时间由、鼾声指数、均明显降低.低血氧饱和度(Sa02)提高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治疗后日渐倦怠乏力、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87.5%.结论:内科应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仅安全,可操作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朱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新生儿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新生儿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该院眼科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接诊的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患儿180例,并将之以月龄分成3组:甲组0-3月龄,予以综合治疗;乙组4-12月龄、丙组13-60月龄,予以泪道加压冲洗联合泪道探通术治疗.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临床治愈率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甲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5.0%,明显比乙组和丙组的85.0%、73.33%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乙组的临床治愈率和丙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若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患儿的年龄越小,其泪道冲洗和探通治疗成功的概率就越高,对于冲洗>2 w且无效的患儿,需尽早对其施以探通术治疗.

    作者:梁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例伴酮症酸中毒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2500

    1.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2017年8月21日因“口干多饮多尿伴体重下降15d,恶心呕吐1d”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5天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体重下降20斤,平素进食饮料和甜食,1d前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水样物,伴有胸闷气急,无咖啡样液体,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否认“冠心病”、“高血压”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作者:王莉;沈娟;黄翰宇;陈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中等剂量舒利迭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以及FEV1%都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在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合并COPD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雷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诊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诊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该院急诊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厄贝沙坦联合美洛托尔的治疗手段,通过运用纽约核心协会分类(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够稳定患者病情,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总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健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从微生物指标中看我国肉类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肉类食品味道鲜美,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菜品,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了解我国肉类产品安全,从微生物指标着手进行思考尤为重要,可以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肉类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可以放心食用肉类产品,保证食品的安全性,维护百姓的核心利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樊瑛珺;陈永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4.6%,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25.3%,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HBV-DNA水平、ALT与HBeAg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乙肝病毒耐药引起的慢性重型肝炎疾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方法可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死亡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程丽娟;朱炳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灸疗法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84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加针灸疗法、常规疗法,各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其中显效者26例,有效者15例,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其中显效者14例,有效者19例,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常规疗法加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显著,且方案可行性高,与常规疗法相比,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谢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复苏后急诊PCI救治二例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件心源性休克(CS)复苏后急诊PCI救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2例AMI合并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在复苏后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例患者均在入院后2小时内实施PCI手术,且手术顺利进行,患者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均在住院治疗2周后康复出院.结论:急诊PCI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复苏后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近期的病死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枝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诊危重病人呕吐物收集袋的制作与应用

    目前,急诊科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因病情状况因素时常突发呕吐现象,特别是危重患者在转运途中需要氧疗时突发呕吐,使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来不及使用垃圾袋、痰盂、脸盆等临床常用的呕吐物收集装置,导致呕吐物四溅,污染周边环境,也给患者以及周围人群带来极大的不适.鉴于以上缺陷,笔者设计了急诊危重病人呕吐物收集袋,可在临床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汪文蓓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X线诊断胃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对胃癌患者应用X线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54例来该院接受诊治的胃癌患者为例,对其展开X线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相比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应用X线检查患者时,2例发生漏诊,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4.4% (51/54).此外,在经X线确诊的51例胃癌患者中,肿块型胃癌有7例,蕈伞型胃癌有9例,溃疡型胃癌有35例.结论:通过应用X线检查方法,可有效促进胃癌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于继群;张军;刘永利;李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