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梅
目的:探讨高血压应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该疾控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分别有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波依定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5.5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77.78%,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154,P =0.01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应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3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的15名患儿采取常规的试管检测方法,而对观察组的15名患儿采取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检测,对照这两组患儿的检测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照组的患儿检测效果非常好的有7例、良好的有2例、较差的有6例;观察组的患者检测效果非常好的有11例、良好的有3例、较差的有1例,观察组患者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之间比较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抗体检测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敏感度高、对于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实验中进一步推广和采用。
作者:赵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该院外科病区收治的1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安全隐患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在经过安全隐患护理措施后有14例(2.5%)患者出现了安全隐患,而对照组有67例患者(12.0%)出现安全隐患;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8.0%,护理组患者的安全隐患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全隐患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文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老年重症脑出血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该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共计76例。现从中随机择取56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组均28例。干预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剖析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为(19.8±7.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8.6±11.7)e,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3.57%,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取优质护理干预法,并将其合理应用于老年重症脑出血中,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较深远。
作者:南英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利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该院50例过敏性患者随机分为25例观察组和25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则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3.04±1.33)d 比对照组(4.78±1.52)d 短,两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宗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结合该院救护车使用情况,对污染救护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救护车的消毒管理方法及感染控制措施进行了简单总结。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临床湿疹的优理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新生儿临床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理干预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结果:采用优理干预的护理方式新生儿湿疹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组,两组患儿的湿疹发生率和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理干预对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能够降低患儿临床湿疹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曾世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彩超表现与诊断病理分析对比情况。方法:采用菲利普 IU22与 GELogiQ7彩色超声诊断仪,仪器探头频率为6~3 MHZ ,少数患者采取6~3 MHZ 与6~10 MHZ 交替探查的形式。诊断病理为常规检查方式,发现阑尾图像后进行逐步的加压法与十字中心法多方向扫描,在压痛处进行重点扫描检查。结果:在60例患者当中,手术病理证实与彩超表现为单纯急性阑尾炎患者为25(2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17(1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为12(10)例,阑尾周围脓肿4(2)例。结论:彩超表现略差于诊断病理,但有助于诊断病理的前期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作者:屈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前牙采用纳米树脂进行美容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前牙修复美容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 Z350纳米树脂修复美容前牙)和对照组(采用 Z250复合树脂修复美容前牙),将两组患者美容修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前牙经过美容修复后,优17例,良9例,差2例;对照组患者前牙经过美容修复后,优12例,良9例,差7例,实验组患者前牙美容修复优良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牙采用 Z350纳米树脂进行美容修复的效果良好,可大大提高美容修复优良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冠心病(CHD)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389例,对全部患者进行血清 ALT 水平检测及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病变组与正常组,分析患者 ALT 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病变组患血清 ALT 水平为23.4±18.68 U /L,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P <0.05),且患者血清 ALT 水平较高与冠心病发病情况存在明显关联。结论:人体血清 ALT 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情况存在明显关联,高 ALT 水平易导致出现冠心病的发生,同时也与其发病程度有关,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薛转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发生巨大的改变。因此,如果在医院的病案统计与管理中能利用好信息技术,就能够服务于医院日常工作,这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医院信息管理效率与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在分析医院病案统计信息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医院管理中怎样发挥病案统计信息服务功能做出了具体的阐述,希望能为医院病案统计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成艳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一组进行对照,对一年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预组一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良生活习惯变化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也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姜云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治疗的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时间范围本院接收的5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临床超声乳化吸除术,研究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就两个组别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7 d 后视力(0.5±0.1)、治疗30 d 后视力(0.8±0.2)及手术时间(11.1±1.5)min 相较于对照组(0.4±0.1)、(0.5±0.1)、(16.7±2.3)min 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出现虹膜前房异常患者1例,后囊破裂患者1例,角膜水肿患者1例;对照组出现虹膜前房异常患者1例,后囊破裂患者1例,角膜水肿患者2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相比对照组16.0%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应用于治疗老年白内障疗效满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视力康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临床借鉴普及意义。
作者:闫红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血液净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实践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培训的35名学员,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手册,建立学员培训记录手册,对学员进行理论及技能培训,定期对其进行考核,通过三个月的有计划、系统的学习,使学员能熟练掌握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专科理论及护理,严格按照专科操作流程规范各项技能操作,并对其培训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35名学员经过三个月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均能通过专科理论、技能的考核,独立上岗,取得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结论:对血液净化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规范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及技能水平,均能够严格按照专科操作流程规范各项技能操作,值得借鉴。
作者:杨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硝唑栓直肠给药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79.4%)(P <0.05)。随访3~1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17.6%)明显低于对照组(29.4%)(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近远期疗效均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冬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方法:根据病人情况和教育计划的不同,采取对病人进行饮食疗法、心理教育、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病人了解其健康状况,改变其不良行为,真正实现让病人全程参与疾病的自我护理。结论:积极治疗,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寿命,提高生活品质,并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抽取70例作研究对象,对其采取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并对比其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本组患者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是(92.7±3.3)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7.1±5.6)分(P <0.05);其治疗总有效率是98.6%。结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胰岛素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为60例。予以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用药,观察组采用甘舒霖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血管的控制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
作者:曹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该文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程度,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效降低小儿重症肺炎的死亡率,提升儿科重症肺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0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临床资料。结果:50例治疗重症肺炎的患儿中44例成功治愈出院,4例病情微重需要继续留院观察治疗,2例由于引起多种并发症不治身亡。结论:由于重症肺炎的病情发展快速,对器官的危害极大,尽管我们抗感冒治疗的水平已经提升,但是重症肺炎仍然是患儿的第一隐形杀手。因此,早期发现重症肺炎患儿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有效性和用药安全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该院药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监管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仅0.05%与常规组0.31%相比,显而易见监管组的效果更为理想,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合理强化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能够有效的降低药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作者:冉会敏;罗伦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