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丽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社区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市4个社区2200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个年龄段进行分层抽样,进行回顾性调研或现患调研。分析其应用中医药治疗情况。结果:根据病案资料,涉及206味药物。累计频率在24%以上使用相对频率多的为黄芪、山药、丹参、生地黄、麦冬、葛根、茯苓等。在中药防治糖尿病中共选用中药制剂84种,累计频率50%以上应用频次多的方剂为六味地黄汤、左归丸、消渴方等。针灸拿及外治法类包括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穴位注射等。进行中医药治疗的患者,治愈16例,治愈率为11.59%,缓解86例,缓解率为62.32%。其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药防治社区糖尿病具有明显疗效,其在患者的机体调理方面据偶遇重要作用。但中医药应用率较低,应加强教育宣传工作。
作者:夏祥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比较上肢静脉留置静脉输液和颈外静脉留置静脉输液的留置时间的长短。方法:将使用留置静脉输液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均采用颈外静脉留置输液,对照组均采用上肢静脉留置输液,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颈静脉留置针,不仅留置时间较长,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危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通过外科病理检查与胃镜活检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外科病理检查,观察组运用胃镜活检,分析两种诊断手段的准确性。结果:在确诊率上,观察组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52.5%(P <0.05)。结论:在早期胃癌诊断上,胃镜活检比外科病理检查具有更准确的诊断效果,适用于广泛推广。
作者:毛小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保胆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共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20例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并进行详细记录。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保胆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借鉴。
作者:陆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方法:择取90例实施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采取随机法把90例分成三组,即 A 组、B 组、C 组,每组例数均为30例,A 组麻醉中使用的瑞芬太尼靶浓度为4μg/L,B 组为6μg/L,C 组为8μg/L,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结果:经统计分析,T1时三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 T0,C 组下降显著;A 组于 T2时各指标和 T0时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显著(P <0.05);A 组患者在 T3、T4时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比 T0时高,三组患者 T5时各指标明显比 T0时高。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联合6μg/L 瑞芬太尼和3μg/L 异丙酚,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景强;胡云峰;周学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对疑似为异位妊娠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PHILIPS -iu22型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结论:该研究采用的经阴道超声检出率较高,而且无需充盈膀胱,不会受到患者脂肪、体型等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朝侠;洪素丽;陈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口服百令胶囊对慢阻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该院择慢阻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给药百令胶囊,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半年内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发作的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两项指标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慢阻肺疾病急性发作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比较慢阻肺疾病急性发作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日常活动和社会活动评分均显著升高,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在日常活动和社会活动两方面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慢阻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口服给药百令胶囊,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并有效预防患者由呼吸道感染而引发的慢阻肺发作,明显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牛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激励式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择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职的护理人员40名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护理人员20名。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管理模式,对干预组给予激励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后对工作压力的影响与护理管理前后的焦虑状态评分。结果:干预组:1名无压力,13名轻度压力,6名中度压力;常规组:0名无压力,6名轻度压力,8名中度压力,6名重度压力,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程度差异显著(P <0.05);实验组护理管理后的焦虑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实施激励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并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与医院形象,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胡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运动功能康复的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84例,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运动锻炼,观察组采用专科护理和更为积极的康复指导。1年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术后1年康复满意率78.57%,观察组为97.6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4.29%,观察组为2.3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后的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及更为积极的康复指导可以有效促进运动功能的康复,防止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癫痫是一组脑部神经元病态放电所致的一过性大脑功能紊乱引起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需要长期规律服药,甚至需要终身服药。因此,需要癫痫患者主动参与其治疗过程,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使癫痫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对其情绪和行为方面进行有效的调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有鉴于此,现将癫痫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与诸位共勉。
作者:顾秀红;袁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儿科临床中体质学说应用。方法:以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为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依据体质学说加用泻肺散口服,对照组采用阿洛西林加用病毒唑治疗,观察患者的发热、咳嗽、痰鸣、气喘、肺部湿哕音等症状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无效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祖国医学对于儿科体质的阐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用体质学说正确指导儿科疾病的防治。
作者:温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门诊行血液透析的患者36例,所有患者透析剂量相似,每周行2~3次透析,4 h /次,透析时间超过2年。所有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灌流2~3 h 后采用血液透析1~2 h,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2~3次/w,4 h /次,血流量200~250 ml /min,透析器相同。联合治疗1次/w,连续治疗8 w。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化验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皮肤瘙痒的缓解率为77.78%,食欲减退缓解率73.33%,睡眠障碍总缓解率64.52%,骨痛总缓解率72%,不安腿综合征78.57%,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甲状旁腺素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并发症能显著减少患者血中的毒素,改善患者的症状,但联合治疗费用较高,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很难长期维持。另外症状缓解的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可完全逆转症状,还有待进一步循证医学研究的证实。
作者:石慧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了2015年1~6月该疾控中心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相关的心理护理干预,然后对比护理前后艾滋病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结果:护理后所有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依从性。
作者:孟亚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慢性腰腿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腰腿疼痛综合征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腰腿痛丸治疗,观察组给予腰腿痛丸+手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为9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疼痛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法治疗慢性腰腿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满意,临床可行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王元鑫;王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应用于创伤骨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分别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身心状况和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后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94.6%)和护理满意率(91.9%)均高于对照组(83.8%、7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身心状况,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程度。
作者:周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145眼)慢性泪囊炎行鼻腔吻合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110例(145眼)慢性泪囊炎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有效护理,无复发病例,无院内感染病例,治愈率达100%。结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减少院内感染机率,显著提高慢性泪囊炎手术治愈率,具有广泛临床意义。
作者:张彦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90例为对象,驱组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为期一年多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在治疗满意率为97.78%,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云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耳针配合体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耳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耳针配合体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耳针配合体针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玉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借由对照分析证明其有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该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诊的肛肠科患者76例,按照本人意愿分别接受常规护理或舒适护理,每组患者38例。其中常规护理组选择常规护理手法,舒适护理组则采用心理及生理双向舒适护理法进行护理。结果:借由患者出院身体情况分析与针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分析可知,舒适护理满意度高达100%,并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相较于满意度仅为84.21%,并出现6例并发症患者的常规护理更能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结论: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临床护理中拥有极为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作者:徐文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服务,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5例,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给予综合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人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给予综合护理服务后,其疾病控制有效率高达97.15%,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后,其疾病控制有效率达到74.29%,研究组病人在皮肤瘙痒的控制情况方面,要明显好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本人皮肤瘙痒控制有效率,缓解病人痛苦,极大的缩短病人症状消退时间,提升病人生活质量,因此该护理方法在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