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6例临床观察

罗霄山;孔祥荣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益肾化瘀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将10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和西医常规治疗加服中药治疗组66例,中药治疗采用自拟益肾化瘀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县级中医院检验科管理初探

    作者分析了目前县级中医院检验科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如何更好地发展检验科,使其真正成为直接参与临床诊断、科研和医疗决策的独立医学实验诊断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者:鲁成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川贝止咳膏提取工艺研究

    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川贝止咳膏提取工艺,依靠出膏率,总皂苷得率较科学地得出制剂提取中加水量,提取时间、浓缩比率对整个制剂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军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盆炎灵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盆炎灵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方法:4分析柱采用Vp-ODS(6.0×150mm),分析流动相为甲醇-水(15: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线性范围为32.32~258.56ng,r=0.9999,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6.89%(n=5 RSD为1.0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盆炎灵丸的质量检验分析.

    作者:黄子君;宋霞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6例临床观察

    将10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和西医常规治疗加服中药治疗组66例,中药治疗采用自拟益肾化瘀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罗霄山;孔祥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及思考

    目的:概括中药饮片质量的现状,探究改变此现状的对策.方法:对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主要因素:质量标准不统一,生产不规范、经营混乱、贮藏保管不善,监督不严等进行分析.结论: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并实施GMP生产管理是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规范经营和依法监督的前提.

    作者:郭爱枝;王吉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加强护士语言能力的锻炼

    作者就护理模式转变过程中如何加强护士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语言表达能力能更好地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并推进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

    作者:伍芳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成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中成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查询国内1997~2000年中文部分相关期刊.结果:中成药可改善微循环,改变血流变学异常,保护神经组织等.结论:中成药能够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艳丽;孔燕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辨证施治治疗骨伤科SSI 12例临床小结

    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手术野感染SSI 13例,全部治愈,作者对SSI的定义、影响因素,抗生素对SSI的适应症,中医药治疗SSI的机理及其预防展望进行了讨论.

    作者:付志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碟脉灵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碟脉灵注射液(纯天然植物苦碟子提取精制而成的注射剂)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塞患者60,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疗法,必要的脱水剂、抗感染、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组加用碟脉灵注射液50nl加入0.9%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分别观察两组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碟脉灵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祛癫汤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行为37例小结

    目的:观察祛癫汤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行为的疗效.方法:用祛癫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利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进行治疗前后评分结果:治疗前后评分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益气温中健脾,化痰醒神开窍的祛癫汤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行为,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新纯;李庆;唐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浅析《傅青主女科》熟地之应用

    <傅青主女科>中运用熟地的方剂有42首,本文有关熟地的配伍及相关论述做了全面收集,开对其应用特点进行了分类和论述,认为熟地具有补血养阴,益肾填精,固肾安胎,固本止崩,滋肝壮水等功效特点.

    作者:尹香花;申玉华;尤昭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降脂灵片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300例临床观察

    采用降脂灵片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300例为治疗组,并与采用脂康颗粒治疗的100例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高脂血症疗效、肝肾阴虚证疗效、主要症状改善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阳召军;张海燕;刘定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双氢杨梅树皮素对离体兔胸主动脉条钙通道阻滞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双氢杨梅树皮素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家兔离体胸主动脉条标本,观察双氢杨梅树皮素对去甲肾上腺素(NA)、氯化钾(KCl)和氯化钙(CaCl2)所致收缩反应的剂量-效应曲线的影响,同时与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作比较研究.结果:双氢杨梅树皮素能舒张已被NA、CaCl2和高K+收缩的兔胸主动脉条,使NA、KCl、CaCl2诱导的剂量-效应曲线非平行右移,大反应降低;这一作用与Ver相似,是通过阻钙通道实现的.但它们阻断钙通道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双氢杨梅树皮素除了能阻断电压依赖的钙通道(PDC),在较高浓度时还能阻断受体激活的钙通道(ROC).而Ver只选择性阻断PDC.结论:双氢杨梅树皮素扩张血管的机制与其钙通道阻滞作用有关.

    作者:刘英姿;杨迎欣;周雪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葛根芩连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TLCS法测定葛根芩连片中葛根素含量.方法:采用单波长反射锯齿扫描,测定波长为275mm.结果:线性范围在0.38-3.8ug,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6.87%.结论:本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秦文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参麦注射液为主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56例临床观察

    根据中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以痰、热、瘀、虚并见为多的病理特点,确立养气益血为治疗原则,用参麦注射液加心律平治疗中老年冠心病早搏56例,将96例中老年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6例予中药参麦注射液加心律平治疗;对照组40例予心律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用药期间的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及ECG和动态ECG.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2.1%和72.5%、67.5%.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研究表明:采用参麦注射液加心律平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比单独使用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效果更加明显,且复发率低.

    作者:刘美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香附药对的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简述了香附的性味、功效.分析了香附分别与藿香、黄连、艾叶、檀香、神曲、木香、枳壳、乌药、沉香、苏梗、高良姜、小茴香、鸡内金、薄荷、川芎、白芍、当归、玄胡、丹参配对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作者:刘庆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武威汉代医简》与《五十二病方》中的调护方法比较

    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时间、恢复期的护理、急救护理五方面,对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和1973年底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的调护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对比.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早在先秦时代已经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并广泛地运用于实践,实为难能可贵.<武威汉代医简>和<五十二病方>所载有益的调护方法,至今仍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张延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坐骨神经痛治验三则

    采用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活血化瘀、除风祛湿,散寒通络的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3则,疗效颇佳.作者对本症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

    作者:李明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蛇胆川贝液中蛇胆的鉴别研究

    目的:控制蛇胆川贝液中使用其它动物胆汁.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蛇胆进行鉴别,并与其它动物胆汁进行比较.结果:仅在蛇胆与牛胆中检出牛磺胆酸钠,但两种胆汁其它斑点区别明显,且蛇胆中各种斑点经按标准工艺[1]制备后仍可检出.结论:用蛇胆汁及牛磺胆酸钠作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蛇胆川贝液中蛇胆的真伪,效果较好.

    作者:陈德球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2002年湖南省晋升副主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