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前中药炮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汤丽清

关键词:中药炮制, 饮片/辅料, 对策
摘要:作者就当前中药炮制存在的问题,如中药饮片管理不善,加工设备落后,辅料缺乏统一标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传统炮制方法改进缓慢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意见.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从辨证论治,基础方治疗.中药敷脐等其它治法,叙述了近年来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指出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增加疗效、缩短病程、症状改善快及作用持久等优势,值得应用.

    作者:贺香毓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加强护士语言能力的锻炼

    作者就护理模式转变过程中如何加强护士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语言表达能力能更好地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并推进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

    作者:伍芳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川芎嗪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共收入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健康体检者6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针160mg静滴,每日1次.分别在入院后24小时内和治疗14天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中PAF和GMP-140.结果:治疗组血浆PAF和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前AHNP患者血浆PAF水平明显高于AEP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HNP患者血浆GMP-140患者水平高于AEP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用药两周后血浆PAF与GMP-140水平川芎嗪组与一般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AF和GMP-140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有密切的关系.与一般治疗组相比较,川芎嗪对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PAF与GMP-140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红红;周晓;杨荣源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上肢牵引复位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0例临床观察

    采用自制上肢牵引复位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0例,结果优11例,良19例,无1例畸形愈合.作者对上肢牵引复位器的设计原理和用本方法与传统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舒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县级中医院检验科管理初探

    作者分析了目前县级中医院检验科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如何更好地发展检验科,使其真正成为直接参与临床诊断、科研和医疗决策的独立医学实验诊断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者:鲁成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降脂灵片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300例临床观察

    采用降脂灵片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300例为治疗组,并与采用脂康颗粒治疗的100例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高脂血症疗效、肝肾阴虚证疗效、主要症状改善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阳召军;张海燕;刘定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黄连汤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体会

    作者运用<伤寒论>方黄连汤加减治疗神经性呕吐取得较好疗效.并对本病的病机和组方机理进行了阐释.

    作者:刘加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120例早泄患者发病情况回顾性分析

    作者对120例早泄患者的发病因素,发病年龄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认为早泄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文中对早泄的定义,中医对早泄的认识进行了阐述.

    作者:庄天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不同大黄剂量对急性黄疸型肝炎量效关系研究

    为探讨不同剂量的大黄在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中的量效关系,本文将24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例随机分成用大黄10g、20g、30g3组治疗后10天、17天、24天、31天分别检测其肝功能,并通过观察3组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肝功能恢复时间,以判断结果并分析其量效关系.结果243例病例中治愈238例,好转5例,有效率为100%,但3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10g、20g、30g组两两比较,P<0.05,有显著差别.笔者认为大黄在茵陈蒿汤加减方中,作用不可替代,剂量宜大,30g可作为其常规剂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志伟;何秀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构建中医药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模式的探讨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中医药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现代教学模式的探讨性尝试.

    作者:聂绍通;肖一中;尹俊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香附药对的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简述了香附的性味、功效.分析了香附分别与藿香、黄连、艾叶、檀香、神曲、木香、枳壳、乌药、沉香、苏梗、高良姜、小茴香、鸡内金、薄荷、川芎、白芍、当归、玄胡、丹参配对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作者:刘庆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武威汉代医简》与《五十二病方》中的调护方法比较

    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时间、恢复期的护理、急救护理五方面,对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和1973年底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的调护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对比.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早在先秦时代已经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并广泛地运用于实践,实为难能可贵.<武威汉代医简>和<五十二病方>所载有益的调护方法,至今仍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张延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浅谈姜的临床应用

    作者对姜的生品,炮制品的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范围及药理作用等进行了阐述.

    作者:刘惠云;王爱莲;宁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坐骨神经痛治验三则

    采用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活血化瘀、除风祛湿,散寒通络的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3则,疗效颇佳.作者对本症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

    作者:李明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2002年湖南省晋升副主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试论高脂血症的论治法则

    谨守脾失健运、精浊不分的基本病机,围绕湿浊、痰凝、瘀血三大病理产物.作者认为高脂血症的治则核心是健脾除湿泄浊,填肾精温肾阳以及化痰祛瘀通络.

    作者:吴荣民;钱小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川贝止咳膏提取工艺研究

    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川贝止咳膏提取工艺,依靠出膏率,总皂苷得率较科学地得出制剂提取中加水量,提取时间、浓缩比率对整个制剂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军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盆炎灵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盆炎灵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方法:4分析柱采用Vp-ODS(6.0×150mm),分析流动相为甲醇-水(15: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线性范围为32.32~258.56ng,r=0.9999,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6.89%(n=5 RSD为1.0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盆炎灵丸的质量检验分析.

    作者:黄子君;宋霞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辨证施治治疗骨伤科SSI 12例临床小结

    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手术野感染SSI 13例,全部治愈,作者对SSI的定义、影响因素,抗生素对SSI的适应症,中医药治疗SSI的机理及其预防展望进行了讨论.

    作者:付志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碟脉灵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碟脉灵注射液(纯天然植物苦碟子提取精制而成的注射剂)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塞患者60,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疗法,必要的脱水剂、抗感染、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组加用碟脉灵注射液50nl加入0.9%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分别观察两组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碟脉灵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