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贺香毓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 中西医疗法, 综述
摘要:从辨证论治,基础方治疗.中药敷脐等其它治法,叙述了近年来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指出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增加疗效、缩短病程、症状改善快及作用持久等优势,值得应用.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表皮细胞移植加皮肤磨削术治疗白癜风260例临床观察

    采用自体表皮细胞移植加皮肤磨削术治疗白癜风260例,痊愈221例,占85%,有效31例,占11.9%,无效8例,占3.1%,总有效率为96.9%,作者对具体操作的技术关键进行了讨论.

    作者:文俊;陈素芳;韦红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成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中成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查询国内1997~2000年中文部分相关期刊.结果:中成药可改善微循环,改变血流变学异常,保护神经组织等.结论:中成药能够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艳丽;孔燕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上肢牵引复位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0例临床观察

    采用自制上肢牵引复位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0例,结果优11例,良19例,无1例畸形愈合.作者对上肢牵引复位器的设计原理和用本方法与传统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舒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浅谈姜的临床应用

    作者对姜的生品,炮制品的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范围及药理作用等进行了阐述.

    作者:刘惠云;王爱莲;宁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补肾膏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肾膏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选用Kromasil ODS C18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水-乙腈(71:29),检测波长270nm,柱温(25℃),流速0.8mL/min.结果: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0.01~1.28,回归方程为Y=3220000X-17251.78,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1.56%.结论: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

    作者:谢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垫枕背伸治疗单纯性屈曲型胸腰椎骨折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垫枕背伸疗法治疗单纯性屈曲型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观察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盲对照;治疗组采用垫枕背伸治疗,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疗程7周.分别对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远期疗效结果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垫枕背伸疗法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日常功能恢复,是一种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路玺;杨少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注射用银杏内酯冻干粉的安全性实验和毒理学研究

    目的:在考察注射用银杏内酯冻干粉安全性的基础上,探讨其毒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安全剂量范围.方法:按照新药临床前毒理研究规范,通过不同的动物实验,在不同剂量下先后进行注射用银杏内酯冻干粉的安全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结果:注射用银杏内酯冻干粉的制剂安全,符合注射剂型标准;急性毒性实验未测出LD50,大耐受量>1200mg/kg,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723倍;长期毒性实验的大剂量为100mg/kg,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120倍,实验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活动、正常生长发育、内脏组织结构等多项指标均无明显的影响,给药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全性实验和毒理学研究表明,银杏内酯冻干粉作为注射剂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赵颜忠;陈玉祥;刘霆;文继舫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县级中医院检验科管理初探

    作者分析了目前县级中医院检验科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如何更好地发展检验科,使其真正成为直接参与临床诊断、科研和医疗决策的独立医学实验诊断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者:鲁成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双氢杨梅树皮素对离体兔胸主动脉条钙通道阻滞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双氢杨梅树皮素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家兔离体胸主动脉条标本,观察双氢杨梅树皮素对去甲肾上腺素(NA)、氯化钾(KCl)和氯化钙(CaCl2)所致收缩反应的剂量-效应曲线的影响,同时与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作比较研究.结果:双氢杨梅树皮素能舒张已被NA、CaCl2和高K+收缩的兔胸主动脉条,使NA、KCl、CaCl2诱导的剂量-效应曲线非平行右移,大反应降低;这一作用与Ver相似,是通过阻钙通道实现的.但它们阻断钙通道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双氢杨梅树皮素除了能阻断电压依赖的钙通道(PDC),在较高浓度时还能阻断受体激活的钙通道(ROC).而Ver只选择性阻断PDC.结论:双氢杨梅树皮素扩张血管的机制与其钙通道阻滞作用有关.

    作者:刘英姿;杨迎欣;周雪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扶正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9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CRF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自拟扶正泄浊汤内服,并配合中药高位保留灌肠,以1个月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90例CRF患者显效36例,有效41例,总有效率达85.7%.结论:中医药治疗CRF疗效可靠,经济安全实用.

    作者:陈志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从辨证论治,基础方治疗.中药敷脐等其它治法,叙述了近年来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指出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增加疗效、缩短病程、症状改善快及作用持久等优势,值得应用.

    作者:贺香毓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香附药对的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简述了香附的性味、功效.分析了香附分别与藿香、黄连、艾叶、檀香、神曲、木香、枳壳、乌药、沉香、苏梗、高良姜、小茴香、鸡内金、薄荷、川芎、白芍、当归、玄胡、丹参配对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作者:刘庆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盆炎灵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盆炎灵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方法:4分析柱采用Vp-ODS(6.0×150mm),分析流动相为甲醇-水(15: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线性范围为32.32~258.56ng,r=0.9999,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6.89%(n=5 RSD为1.0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盆炎灵丸的质量检验分析.

    作者:黄子君;宋霞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及思考

    目的:概括中药饮片质量的现状,探究改变此现状的对策.方法:对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主要因素:质量标准不统一,生产不规范、经营混乱、贮藏保管不善,监督不严等进行分析.结论: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并实施GMP生产管理是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规范经营和依法监督的前提.

    作者:郭爱枝;王吉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祛癫汤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行为37例小结

    目的:观察祛癫汤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行为的疗效.方法:用祛癫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利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进行治疗前后评分结果:治疗前后评分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益气温中健脾,化痰醒神开窍的祛癫汤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行为,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新纯;李庆;唐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浅析《傅青主女科》熟地之应用

    <傅青主女科>中运用熟地的方剂有42首,本文有关熟地的配伍及相关论述做了全面收集,开对其应用特点进行了分类和论述,认为熟地具有补血养阴,益肾填精,固肾安胎,固本止崩,滋肝壮水等功效特点.

    作者:尹香花;申玉华;尤昭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当前中药炮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作者就当前中药炮制存在的问题,如中药饮片管理不善,加工设备落后,辅料缺乏统一标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传统炮制方法改进缓慢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意见.

    作者:汤丽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川贝止咳膏提取工艺研究

    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川贝止咳膏提取工艺,依靠出膏率,总皂苷得率较科学地得出制剂提取中加水量,提取时间、浓缩比率对整个制剂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军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构建中医药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模式的探讨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中医药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现代教学模式的探讨性尝试.

    作者:聂绍通;肖一中;尹俊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不同大黄剂量对急性黄疸型肝炎量效关系研究

    为探讨不同剂量的大黄在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中的量效关系,本文将24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例随机分成用大黄10g、20g、30g3组治疗后10天、17天、24天、31天分别检测其肝功能,并通过观察3组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肝功能恢复时间,以判断结果并分析其量效关系.结果243例病例中治愈238例,好转5例,有效率为100%,但3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10g、20g、30g组两两比较,P<0.05,有显著差别.笔者认为大黄在茵陈蒿汤加减方中,作用不可替代,剂量宜大,30g可作为其常规剂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志伟;何秀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