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李静;曹琳;王卓

关键词:活动性结核病, 外周血,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抗体,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检测外周血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结核科就诊的患者共95例,将结核潜伏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将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

    妇女在妊娠时期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即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使得产妇和婴儿的健康问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也极大地提高了孕产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其中,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子痫或是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等都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表现[1].

    作者:廖维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免疫相关指标检测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对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小鼠40只进行心衰模型复制,心衰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多糖组、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醇脂组及黄芪多糖+肼苯哒嗪联合硝酸异山梨醇脂组,每组10只,未经干预的1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的治疗干预对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差异.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模型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较高(P<0.05);与模型组进行对比,黄芪多糖组的核因子-κB水平明显降低,补体片段C3 c水平明显较高(P<0.05);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醇脂组的核因子-κB、疫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较低(P<0.05);黄芪多糖+肼苯哒嗪联合硝酸异山梨醇脂组的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较低(P<0.05),而补体片段C3 c水平则明显较高(P<0.05).结论:中药黄芪多糖联合西药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醇酯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但提高补体片段C3 c水平.

    作者:柴连海;郑全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治疗及研究效果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高血压诱发脑出血的病人进行急诊处理后对治疗的影响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到该院急诊进行处理的高血压诱发脑出血的病人40名作为研究目标.再选择未进行高血压诱发脑出血的病人40名病人进行对照.总结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急诊进行处理的高血压诱发脑出血的病人的住院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未进行高血压诱发脑出血的病人的住院治疗效果.结论:对高血压诱发脑出血的病人进行及时的急诊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治疗效果,避免出现相应的并发症.

    作者:崔振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并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该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胃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次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其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胰腺功能,安全性能高,应广泛推广.

    作者:胡采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湿疹实施结构性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湿疹实施结构性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5年9月到院就诊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结构性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瘙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瘙痒程度评分均降低,其中与常规组对比,干预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明显要低,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结论:在慢性湿疹临床护理中予以结构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性心理,减轻症状,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杨红娟;李永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Ⅰ组患者以常规西药治疗;Ⅱ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同时增加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尿酸(BUA)、疼痛评分(VAS)、血沉(ESR)进行对比,对用药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Ⅱ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Ⅰ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UA、VAS和ESR均显著改善,但第Ⅱ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用药副反应轻微(P>0.05).结论: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尿酸和血沉水平,减轻患者疼痛,安全性高,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靳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在抗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评估

    目的:观察及评估中药应用于抗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西药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盆腔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80.00%,复发率分别为2.22%和17.78%,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抗炎治疗中,加以中药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情复发.

    作者:朱立云;吴小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对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营养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为老年重症患者营养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93例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营养现状进行测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6例,实验组47例,对照组对心衰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白蛋白指标以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进行全程营养干预后血清白蛋白指标比护理前上升(P<0.05),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前后没有什么变化,实验组在护理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营养,加速患者的康复,减少再次住院和病死率.

    作者:王永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孕妇行产前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孕妇行产前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产检、分娩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行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围产期保健,分析和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较高、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都比较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产前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孕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肾内科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肾内科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实施安全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干预,评价比较两组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21.6±5.09)d,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27.2±6.82)d;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1.33%;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33%,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肾内科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作者:王小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院前死亡219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院前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大限度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该院2012-2014年度所有院前死亡患者的年龄、性别、呼救时间、死因等要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本组院前死亡病例219例,男女比为1.67:1,平均年龄(69.71±17.28)岁,院前死亡11月、2月较高,4、7、8、9月较低;日时间段高峰为8:00~10:00;死因前3位依次为猝死(32.4%),神经系统疾病(20.55%)恶性肿瘤(20.09%).结论:①15~79岁,随年龄增长院前死亡逐渐增加,应改变亚健康状态,积极正确治疗基础疾病,.②猝死是首要死因,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把宣传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急症表现的科普知识常规化,对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淑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联合择期PCI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溶栓联合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接受溶栓治疗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溶栓再通后择期PCI患者为观察组,另52例未行PCI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8.82%,显著低于((P<0.05).结论:STEMI溶栓后择期PCI能够降低MACE发生风险、改善心功能,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亚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的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保守治疗,对比两组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45%,与对照组的87.5%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采用联合保守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卜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析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用于介入治疗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肺癌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到手术后的全方位护理.结果:护理总有效率为90%,仅有5例患者的肿瘤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在进行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中给予全方位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张嘉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与病原学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特点,并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诊治,经专科医师确诊实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8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80名研究对象的详细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病原菌检查和相应的药敏实验,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80名实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中有43名病人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现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肠饲营养的情况、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时间、胃液PH值、低蛋白血症、气管切开的程度、反复实施气管插管、实施气管插管部位的格兰阴性菌的含量等因素都影响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同时发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体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通过对实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诱发因数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针对不同的发病因素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针对病原菌可以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通过提早预防和早期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作者:王煜民;刘大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病案首页填写缺陷与控制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病案首页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病案首页填写差错的发生.方法:收集2014年1~10月(整改之前)与2015年1~10月(整改后)本院病案首页填写方面的资料,分析病案首页填写所存缺陷,提出相关控制措施,并予以落实,比较分析整改前后病案填写差错情况.结果:病案首页填写存在的缺陷有转归不准确、出院诊断顺序混乱、损伤中毒外部原因不明确、入院情况不完整以及院内感染等,整改后病案首页填写差错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基于病案首页填写所存缺陷的分析施予相应的控制措施,及时且有效地予以改进,加强全程质控和终末质控,对于减少病案首页填写差错率和提高医院病案管理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桂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34例;常规组单一应用奥曲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尿、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97.1%,高于常规组的(85.3%,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采取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病机及认知治疗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对老年人危害严重的疾病,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现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特效药.认知训练作为一种对于治疗AD具有明显作用的治疗方法而受到人们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AD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认知活动对AD的影响.

    作者:周婵;兰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乳腺超声检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简述

    当今社会乳腺肿瘤已成为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女性人群中乳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仅次于肺癌的,死亡率第二的疾病,全球每年有130万余妇女患上乳腺癌,有五十万余名妇女死于乳腺癌,乳腺癌已经成为重庆妇女第一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及时对女性乳房健康进行保护刻不容缓.乳腺肿瘤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早发现、早诊断至关重要.乳腺超声检查无创、无付作用、经济方便,已成为临床乳腺肿瘤筛查的首选和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

    作者:张光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女产褥期保健分析

    目的:分析妇女产褥期保健知识以及行为的现实情况,研究应对措施.方法:选取该区某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护理的200例产褥期妇女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将产褥期妇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大致均衡,即经产妇和初产妇比例接近,对干预组患者开展产褥期相关的保健知识讲解和实施保健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的产褥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负面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接受干预的产妇对于产褥期的保健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表现显著优秀,且干预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较低,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高(P<0.05).结论:对妇女产褥期开展保健知识教育和行为的规范与产妇一般情况,比如年龄和产次等有相关性,同时接受干预能够优化产妇在产褥期保持好的状态,促进恢复.

    作者:孙贵红;蔡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