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形势下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难点及对策分析

许丽君;周优跃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 难点, 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开展了研究,发现了其工作难点,进而制定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急救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接收的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均有20例.常规组使用基础护理,干预组使用急救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95%,常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是7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过程,具有安全性高,护理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经济负担小等优点,因此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姜艳华;王成慧;蒋再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40例观察组与40例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进行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糖尿病护理的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饮食习惯、日常活动能力以及并发症认识等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孙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6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目的:对16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某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输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共计168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差异,药物在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情况,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以及预后情况,统计发生不良原因的原因.结果:<30岁共计发生不良反应38例;30~60岁患者发生94例.>60岁患者发生36例.<10 min出现症状的患者36例,10~60 min出现症状患者109例.1~24 h出现症状患者18例,24 h以后出现症状患者5例.常累及的是皮肤,占48.81%,其次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分别占13.10%、10.71%.其中123例患者症状轻微,不需治疗,停药后自愈,占73.21%,42例患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后痊愈,占25.00%,3例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占1.79%.在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中,医源性因素150例,占89.29%,居于首位的是药证不符73例,占43.45%.个体因素18例,占10.71%.结论:只有临床医生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辨证施治,提高用药水平,注意输液反应,才能降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丘远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ICU鲍曼不动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

    目的:探讨ICU鲍曼不动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该院ICU病房住院患者送检各类临床标本564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展开药敏试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在564份临床标本中,共计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02株,多重耐药菌株占93.14%,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具有较广的耐药性,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结论:临床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为多重耐药菌所致,耐药性较强,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开展药敏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改善抗菌治疗效果,降低耐药率.

    作者:周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究县级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工作作为医院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女性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县级基层医院的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却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直接的影响,也不利于女性健康.因此,本研究主要对县级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完善及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徐志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78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结果:72例患者经过及时抢救与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死亡6例.其中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2例,肺部感染并发症2例,心律失常1例,有效抢救率92.31%,死亡患者由于未能及时进行溶解血栓治疗,从而导致死亡.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应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与判断,尽早实施心肌酶与心电图检测,做到早发现与早治疗,以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李战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婴儿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诊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2.1.1~2014.12.31收治的48例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就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及冠脉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小婴儿川崎病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男女比例2.7:1,6月以内小婴儿不完全性川崎病发病率较高(占75%).(2)28例典型川崎病诊断前发热时间(7±2.1)d,口唇龟裂100%,球结膜充血100%,皮疹占78.6%,颈部淋巴结肿大占89.3%,肢端肿胀占92.9%,杨梅舌100%,卡疤红肿占53.6%.20例不完全性川崎病确诊前发热时间(8±2.4)d,口唇龟裂占75%,球结膜充血占60%,皮疹占50%,颈部淋巴结肿大占30%,肢端肿胀占65%,杨梅舌80%,卡疤红肿占55%.(3)28例典型川崎病确诊前中性粒细胞数增高的占100%,血小板增高占64.3%,CRP增高100%,血沉增高100%,冠脉损害发生率18%,小便常规异常占35.7%,肝功损害占28.6%.20例不完全性川崎病确诊前中性粒细胞数增高占90%,血小板增高占40%,CRP增高占60%,血沉增高50%,冠脉损害发生率40%,小便常规异常占25%,肝功损害5例,占25%.(4)小婴儿川崎病对IVIG 2 g/kg治疗效果较好,单次有效率91.5%.(5)小婴儿川崎病冠脉损害发生率较高,在住院期间诊断冠脉受损15例,占31.25%.结论: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男性多余女性,不完全性者较多,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对静脉丙球2 g/kg·次治疗效果较好,发生冠脉损害几率较1岁以上儿童川崎病高.

    作者:谢伦燕;石明芳;罗菊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2014年灵石县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

    目的:探讨2014年灵石县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该县报告的小儿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通过对159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分析流行原因,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总结出预防措施.结果:在159例患儿中,男性患儿数量多于女性患儿数量,男女比例为1.48:1,散居儿童发病率高,所占比例为61.6%,小儿手足口病好发于5~7月,占总例数比例分别为23.91%、26.41%、19.49%,有一定的季节性.结论:积极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进行研究,特别着重控制高发季节,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作者:王文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67例带环妊娠

    产科是超声诊断应用广泛的领域之一,其应用价值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避免了X线对母儿的不良影响[1].超声检查既能直接观察到胚囊暗区、卵黄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或胎儿胎动,也能对节育器的形态、型号、位置与胚囊的距离进行准确的判定[2].本文对我所2006年1 月至2015 年6月67例带环妊娠的超声检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桂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采用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62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眼压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眼压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提高率为83.87%,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提高率为51.6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6.13%(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曦;于志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38例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38例在该院门诊接受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治疗患者,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69例,常规组进行基础的病情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情况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8%,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炎症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元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辨证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就辨证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100例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的200例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出血时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吲哚美辛栓+止血芳酸片,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小儿腹痛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小儿腹痛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以腹痛为主诉就诊且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516例患儿资料,对检查方法及诊断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8.2%(507/516),误诊病例9例,包括阑尾炎6例,肠息肉并发肠套叠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小儿腹痛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安全无创,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值得作为小儿腹痛病的首选检查.

    作者:张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细节管理对门诊换药室护理风险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门诊换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xx院门诊换药室护士4例,实施细节管理,比较细节管理前(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区段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4.51%,显著高于对照组(79.33,P<0.05);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6.04%,显著低于对照组(13.40%,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助于提升门诊换药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作者:杨映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某社区收治的50例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方式将50例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采用一般治疗及一般治疗+维生素C局部注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三个月内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复发率(32.00%)明显高于实验组(4.00%),且两组之间对比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采用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能减少复发现象.

    作者:徐丹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17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其计生站收治的17例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组治疗有效率(87.5%)显著高于非手术组(77.8%,P<0.05).结论:早期诊断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石成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抢救结果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等方面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的抢救上可以显著起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仉玉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护理干预的施行价值评析

    目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护理干预的施行价值进行评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40例,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郑静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妇分娩中助产士助产护理的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助产士助产护理的质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来该院进行生产的8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孕妇,对照组和观察组孕妇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助产士助产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总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中实施助产士助产护理,能有效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缩短总产程,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董美如;黄书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生物真菌检验结果阳性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痰标本真菌涂片与培养阳性结构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1000例送检痰液标本,涂片并镜检菌丝与真菌孢子,采取真菌培养.结果:本组检出100例酵母样真菌中,a组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确诊、临床诊断标准5例(45.45%);b组、c组、d组同时血培养阳性1例(1.14%);拟诊15例(17.05%);其他72例无诊断价值(81.81%).共检出20例丝状真菌,a组符合确诊、临床诊断标准5例(1.43%);b组符合拟诊标准1例(100.00%);c组、d组中符合拟诊标准4例(33.33%).结论:临床两次以上痰液标本真菌检验结果阳性诊断价值较高,与酵母样真菌相比,丝状真菌阳性检测更具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骆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