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陈小红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 腹部切口, 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全面护理。结果:两组切口甲级愈合率和疼痛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对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也有利于其切口的愈合。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严格根据随机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3例脂肪肝患者,同时选择同期43例健康体检者。结果:两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指标无显著的差异性,但是脂肪肝患者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明显高于对健康体检者(P <0.05)。结论:在肝功、血清学指标检验过程中发现上述指标异常,则应考虑是否患有脂肪肝。

    作者:黄丽;余义火;王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以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门诊处确诊为冠心病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手段,干预组给予行为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8例,有效2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4.44%;干预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18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2%;干预组护理工作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38%,干预组行为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97.37%),患者对干预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行为护理干预后,明显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临床运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检验医学发展趋势初探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与此同时,我国医学事业我发展的越来越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事业缺乏重大发展和突破,各项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广泛应用在医学各个领域,造福于各种病患,现代医学模式下,人们的医学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对医学各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突破,其中,检验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检验医学的研究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我国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检验医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就此分析了检验医学的具体发展趋势,希望对促进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检验医学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作者:杨钦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简述月经不调原因研究进展

    月经不调是我国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类妇科疾病,此类疾病对于女性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不仅仅会影响到妇女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若不重视、不治疗导致其疾病恶化,甚至可能造成更为恶劣的损伤。本研究主要结合多年门诊工作经验探讨了引发月经不调的原因。

    作者:谢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 CT 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 CT 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64例经普通平片检查明确骨折、可疑骨折或未发现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全部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 CT 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评价和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显示骨折情况的异同。结果:多层螺旋 CT 重建后处理技术可直观、准确显示各类型骨折或脱位情况,与普通平片检查方式相比,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结论: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处理技术可更好的观察到骨关节骨折患者具体骨折情况和移位变化,针对隐匿性骨折,多层螺旋 CT诊断准确率优于普通平片,二者联合使用有利于互相补充,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作者:王大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患者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65例,观察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应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感染的发生,对照组患者仅经常规治疗,对两组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李海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以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知情且同意后,利用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以及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统计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治疗5~7 d 后病情均得到显著缓解,治疗10 d后所有患者痊愈,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胆红素脑等并发症。结论: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以及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军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应用于肺结核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应用于肺结核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肺结核患者共52例为观察组,另收集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降钙素原和 C -反应蛋白检测,同时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显著低于治疗前(P 均<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诊断、预后评估当中,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能够作为敏感指标,可作为常规的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乐;曹琳;卢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比较

    目的:本次对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比较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行坏疽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结果:实验组出血量和引流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效果明显,对患者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魏训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根尖周囊肿误诊误治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根尖周囊肿的诊治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误诊误治根尖周囊肿病例。结果:根尖周囊肿误诊误治现象严重。结论:临床医生对根尖周囊肿这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诊治知识及临床进展情况不十分了解。

    作者:徐流亮;徐笑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彩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彩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来我院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98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彩超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在982例孕妇中诊断出畸形儿10例,实际产出畸形儿9例,误诊1例。畸形胎儿中有1例是无脑儿,3例有脑部积水,2例有脑脊膜膨出,2例有21三体综合征,1例有先天性心脏病,有1例患者误诊为泌尿系统畸形。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畸形,准确度较高,可在孕期检查中推广使用,有利于我国优生优育政策的推广实施。

    作者:杨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B 超检查对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影响

    目的:分析 B 超对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342例孕妇进行追踪调查,探讨 B 超在胎儿畸形检测中的检出率及误诊率。结果:342例孕妇中,13例孕妇胎儿伴有可疑畸形,检出率为3.80%。1例畸形胎儿被漏诊,漏诊率为0.29%。结论:B 超检查在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中,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重复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于四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谈膀胱癌患者术后护理

    总结和学习膀胱癌全切回肠膀胱术后护理的方法,护理措施及效果,对1例回肠膀胱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后宣教指导及医患之间的沟通,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精心的护理、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杨文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复合麻醉在医学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复合麻醉在医学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开展医学美容手术的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复合麻醉组与常规麻醉组各34例,对于复合麻醉组患者,匀速滴注0.6 mg/kg 氯胺酮、2 mg/kg 丙泊酚与0.002 mg/kg 芬太尼,观察麻醉状态,并注射8 mg/h 丙泊酚,直至手术结束。对于常规麻醉组患者,应用安定进行诱导,滴注0.1%氯胺酮与1%普鲁卡因复合液,并应用羧基丁酸钠,直到手术结束。结果:在麻醉效果上,复合麻醉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分别为29、4、1、0,常规麻醉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20、12、2、0,复合麻醉组麻醉效果显然优于常规麻醉组(P <0.05)。在手术效果上,两组患者均满意,其中复合麻醉组中1例患者躁动,常规麻醉组中2例恶心、呕吐。结论:在医学美容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芬太尼与氯胺酮的复合麻醉方式,效果理想、操作简单、镇痛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大范围推广。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在该院接收的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一共有56例,对56例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结果:56例患者,其中优43例(76.79%);良10例(17.86%);差3例(5.36%),优良率为94.64%,临床手术以后跟踪随访6个月~3年,病人全部治愈。结论: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可以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血管畸形出血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共5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29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P 均<0.05)。结论: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有效阻止疾病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作为一种老年病,是导致老年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药物治疗尚不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病主要的方法,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介入治疗技术为本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花其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标准及化验检查评估方式分析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医疗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改革,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评估标准,对康复工作调整具有引导作用。为了改变早期康复护理评估体系的不足,要发挥化验检查结果的评估作用,定期对康复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结合精神病的危害性,本文分析了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标准及化验检查评估方式,提出符合患者需求的疾病康复指导方式,旨在构建更为完善的康复护理体系。

    作者:莫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学检验仪器的质量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逐渐改变。现如今,人们对于健康十分重视,医学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先进的医学检测仪器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医疗中,仪器成为医护人员的重要工具,设备的质量与安全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所以有关医院应该重视对医学检验仪器的质量安全管理,为病人创造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本文通过对医学检验仪器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工作重点,然后提出有效改革措施,促进医学检验仪器的质量安全维护,从而促进医院医疗事业的持续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王立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机化初期脓胸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机化初期脓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机化初期脓胸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机化初期脓胸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鲍方;李小平;刘一胜;吴其琛;章月安;陈柚君;陈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