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肺癌

魏晨曦;杨东兴;王炳奎

关键词: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 肺癌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应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2.86%,对照组为48.5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14%和68.5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4.29%和42.86%,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其疗效安全有效。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探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0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梗阻、胆道损伤、胆漏、胆囊动脉出血、结石残留、肠胃道损伤、腹腔脓肿、腹胀、感染、皮下气肿、肩部疼痛等。结论:临床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加强术后观察力度,并制定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加快康复进度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沈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郑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余病变的超声影像诊断研究

    目的:探究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余病变的超声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经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0例,利用超声影像对胆囊残余病变进行诊断分析。结果:2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均出现相对应的胆囊症状,且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2例。结论:针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利用超声影像对胆囊残余病变进行检查,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检查广泛应用。

    作者:杨丽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提高排痰效果的 meta 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有关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成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排痰效果的临床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对符合的文献采用 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比单纯雾化吸入可增加每日排痰量,缩短体温恢复天数和患者住院天数。结论: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排痰效果较好。

    作者:卓莉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助产士门诊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定助产士门诊对促进自然分娩产生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某院产房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85例孕产妇,作干预组,予以助产士门诊由资深助产士提供一对一的孕期咨询指导;同期选取85例孕产妇作对照组,提供常规门诊指导,观察两组入选孕产妇分娩情况及疼痛状况,并进行客观比对。结果:对入选孕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客观评定后,发现干预组有76例自然分娩,对照组有51例,且干预组入选孕产妇的产痛分级有明显优势,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为提升孕产妇的自然分娩几率,推行助产士门诊指导方案效果突出,有助于缓解孕产妇疼痛感,可推广。

    作者:杨心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4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证、手术的要点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0名患者均手术成功,结石清除率达到1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 d。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可拔出双 J 管,6个月后随访40名患者 B 超以及 VIP 检查证实患者肾、输尿管积水均明显好转,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可靠,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恢复快速,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安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谈中药学的医疗发展前景

    我国医疗卫生的保健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中药学,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科学技术日益迅猛的形势下,中药会走向何方,中药学的医疗前景又会如何变化,中药学是否有发展的必要等等问题需要我们一一深思。本文以中药学发展为理论基础,了解中药学发展现状及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我国中药学未来发展建议,以期望对我国中药学医疗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多索茶碱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1次/d,14 d 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在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6MWD、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多索茶碱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量、改善肺功能。

    作者:徐世明;宋欠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重型颅脑损伤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164例重型颅脑损伤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82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82例,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研究组血栓、下肢静脉炎发生率和静脉壁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选择预见性护理方法可以获得良好护理效果。

    作者:沈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作为一种老年病,是导致老年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药物治疗尚不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病主要的方法,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介入治疗技术为本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花其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社区护理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水平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水平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12月到2015年8月期间诊治的高血脂症患者中抽取23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率是97.4%,高于对照组的79.1%(P <0.05),且干预后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社区护理有助于降低高脂血症病人血脂水平,并改善其生活方式。

    作者:姜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应用价值分析

    舒适护理可明显消除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不良情绪,有效地缓解和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住院满意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血管畸形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剖析脑血管畸形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脑血管畸形者,共92例。随机等分92例患者:实验与对照。两组都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加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83%、2.17%,对照组为82.61%、13.04%。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8.1±1.2)d,对照组为(12.3±1.7)d。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于脑血管畸形栓塞治疗中积极运用围手术期护理法,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黄国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11~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寻求干预措施。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2011~2015年儿童死亡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为11.98‰,近五年,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早产出生体重低、败血症以及其他先天异常等原因排在了婴儿致死的前列。结论:针对各年龄段儿童的具体死因建立相关预防措施,强化健康教育,以期使未满5岁的儿童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

    作者:童懿;孙勇刚;吕玲玲;孙彭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对单根前牙行骨膜上浸润及牙周膜注射法的麻醉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对单根前牙行骨膜上浸润及牙周膜注射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至2015月8月在该院接受拔除单根前牙的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骨膜上浸润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采用牙周膜注射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高于对照组(76.2%,P <0.05)。结论:骨膜上浸润联合牙周膜注射麻醉应用于拔牙中,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学生原发性痛经药物和理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原发性痛经是妇科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率为女性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前关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原因和防止机制研究在不断深入,并逐渐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果,本文对相关研究中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分析,希望为以后的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和防止奠定基础。

    作者:林苏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前置胎盘的护理

    胎盘一般都是附养在子宫的底部、前壁、侧壁或子宫后壁的,但是如果孕28 w 后胎盘附养在子宫的下段,胎盘的位置比胎儿的面部还低者,即为前置胎盘。在怀孕晚期时发生前置胎盘也是产生出血现象的普遍的原因。而如发生前置胎盘现象若不能进行正确的处理,那么将会对母体与胎儿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对胎儿而言,前置胎盘严重者将会发生早产。本文即以前置胎盘为主要内容,对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护理方法进行了阐述。

    作者:李朝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对所有患儿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结果:快速血清学检验的支原体阳性率比微生物培养检测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年龄低于1岁患儿的快速血清学检验支原体阳性率比其他年龄段低。结论: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查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微生物培养检测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作者:马晓东;潘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收治的100例消化内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有50名消化内科患者。在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一般性的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实施一般性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进一步的优质化护理。结果: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的比较可知,对照组患者康复率为84.2%,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6.8%,其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同时对照组的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十分明显的低于观察组。结论:在消化内科内实施优质的护理可以切实有效地推动患者的恢复,同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黄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择取对象来源于该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病例数各为32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施予常规药物治疗,基于此,研究组加施体外反搏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减慢、心绞痛发作、室性早搏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研究组患者心率减慢次数、室性早搏减少以及心绞痛发作减少均优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加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和积极推广。

    作者:赵社海;王春光;龙枚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