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宜君
目的:研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感染的因素和相关的护理措施和手段。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该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划分为综合组和比较组各40例,比较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综合组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其他方面的指标变化。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综合组的护理满意度为(38/95%),比较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29/72.5%),综合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要明显优于比较组(P <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患者诊治阶段中出现肺部感染的因素非常繁杂,其中涵盖了患者自身的疾病要素,护理人员的违规操作等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
作者:张贵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归纳口腔感染的主要特点,总结针对性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结合该院口腔科感染情况及预防管理体会,探讨有效预防管理措施。结果:引起口腔感染的原因主要是消毒灭菌意识不强、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患者传染病情况不明和感染传播途径众多等。结论:在掌握口腔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采取预防管理措施,加强诊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做好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和人员管理,有助于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曹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4年4~12月份来该院就诊的口腔治疗患者6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磁性附着体的口腔修复治疗,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之后牙齿的灵活性,咀嚼食物的能力和与牙龈之间的契合程度,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口腔治疗时和治疗后的牙齿的灵活性,咀嚼能力及与牙龈的契合度都优于治疗之前,且 P <0.05。治疗时与治疗后牙齿的灵活性和咀嚼能力等没有明显差异。60个患者中有不良反应的只有5人。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疗效较好,使牙齿灵活性咀嚼能力和与牙龈的契合度均较好,副作用不明显,以上优点促进口腔修复,临床效果好,值得应用。
作者:闫树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挫裂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 =10.7375,P <0.05)。结论:对脑挫裂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桂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淄博市博山区中医院106例院前急救死亡病例分析,探讨院前死亡疾病分类、病因及救治效果。方法:分析博山区中医院急诊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20急救出车接诊的106例院前死亡病例救治情况。结果:院前死亡病人内科疾病70例,外伤性疾病30例。意外伤害6例。救治复苏成功6例,复苏失败100例。结论:院前死亡病人病因以内科疾病居多,病人多数接诊超过10分钟,院前救治复苏成功率低。早发现,早呼救,早期开始规范化救治是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秦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派瑞松联用外耳道冲洗疗法在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74例,按照抛硬币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进行外耳道冲洗治疗,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派瑞松,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治疗上,派瑞松联用外耳道冲洗疗法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冯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不同术式的综合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3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同时能有效降低患者角膜水肿的发生率。
作者:巩梅华;梁云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复合麻醉在医学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开展医学美容手术的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复合麻醉组与常规麻醉组各34例,对于复合麻醉组患者,匀速滴注0.6 mg/kg 氯胺酮、2 mg/kg 丙泊酚与0.002 mg/kg 芬太尼,观察麻醉状态,并注射8 mg/h 丙泊酚,直至手术结束。对于常规麻醉组患者,应用安定进行诱导,滴注0.1%氯胺酮与1%普鲁卡因复合液,并应用羧基丁酸钠,直到手术结束。结果:在麻醉效果上,复合麻醉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分别为29、4、1、0,常规麻醉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20、12、2、0,复合麻醉组麻醉效果显然优于常规麻醉组(P <0.05)。在手术效果上,两组患者均满意,其中复合麻醉组中1例患者躁动,常规麻醉组中2例恶心、呕吐。结论:在医学美容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芬太尼与氯胺酮的复合麻醉方式,效果理想、操作简单、镇痛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大范围推广。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所有针灸推拿取穴中揣穴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就目前针灸推拿专业的课程来看,在揣穴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肌肉骨骼系统解剖辅助揣穴技能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收获,从实践中来看,以肌肉骨骼系统和周围神经血管触摸穴及腧穴提标定位为基准,指导学生去研究穴位下相应的解剖结构,并对其进行解剖描述,此外,我们还以此为基准提出了穴位触摸规范化的构想。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5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27例,给予普通基础护理;舒适护理组30例,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在治疗和护理满意度、焦虑缓解率和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缓解率及护理配合度与舒适护理组相比明显较低(P <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中,提高了患者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顺应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莉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我院产科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阴道后穹窿填塞纱布治疗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宫缩乏力性大出血,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做如下报道:1临床数据 我院产科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共计总分娩人数为1570人,因各种因数导致剖宫产分娩的人数为518例,平均剖宫产率33%,其中有12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宫缩乏力性出血,8例发生在剖宫产手术中,4例发生在术后6 h 内。其中12例大出血患者,年龄21~39岁,孕周37~42 w,有3次以上流产史3例,经产妇4例,初产妇8例,瘢痕子宫2例。其中剖宫产指征为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珍贵儿、臀位妊娠、头盆不称、巨大儿、羊水过少、双胎妊娠、脐带缠绕、前置胎盘、头位难产、子痫前期(重度)等,其中一例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所有病例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和新式剖宫产术式。新生儿体重在2000~4300 g 之间。胎盘娩出后立即发生大出血,子宫柔软,呈“软袋”状改变。本组12例患者在阴道后穹隆填塞纱布前,均采用按摩子宫、静脉应用及宫体注射缩宫素,可吸收线“8”字缝扎胎盘附着子宫处,静脉应用止血药物,给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缝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等综合治疗措施后;可以按常规新式剖宫术式快速完成手术。
作者:姚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7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循症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立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49例前列腺增生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指标,并比较术前术后 IPSS 评分及大尿流率。结果:手术时间65~125 min,平均(78.60±6.30)min,术后置管时间6~9 d,平均(7.10±0.9)d,住院时间7~11 d,平均(7.30±0.80)d,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暂行时尿失禁情况,发生率为4.89%;术后 IPSS 评分明显小于术前,大尿流率明显大于手术前(P <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具安全性高、预后效果佳等优点,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该院预防接种门诊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58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接种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儿童及时接种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及时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边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严重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严重手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 <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严重手外伤行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膝部骨性关节炎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纳入膝部骨性关节炎共52例,给予全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随机分组。26例入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其余26例入实验组,围手术期实施全面护理。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满意度更高,两组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全面护理在膝部骨性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有很大运用价值,宜推广。
作者:尹承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 -二聚体的临床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该科2014年08月至2016年01月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45例(A 组),同期选取45名体检者作 B 组,对所有入选对象血浆 D -二聚体值进行测定,并观察、对比其测定结果。结果:对所有入选对象测定结果进行评定后,发现 A 组入选患者血浆 D -二聚体值比 B 组高,且患者神经功能组织的障碍程度和血浆 D -二聚体值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P <0.05)。结论: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 -二聚体,除了可客观判断患者病情外,还能准确预测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邹品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238例在该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术后患者采取必要的观察及护理,可以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238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确保了母婴、健康。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肺内多发结节中 CT 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肺内多发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 CT 扫描检查,对所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所有患者 CT 扫描中4种疾病的肺内结节影像情况。结果:矽肺、肺结核、细支气管炎、肺转移瘤4种疾病患者的小叶中心分布,以及气腔结节的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比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矽肺与肺结核患者的小叶间隔结节人数明显多于细支气管炎和肺转移瘤患者,差异显著(P <0.05);肺转移瘤患者的树枝发芽结节特征与其他3种疾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肺内多发结节患者采用 CT 进行扫描诊断,能够为临床准确鉴别疾病,为医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提供有力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田露;杨清华;王穗春;刘洪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小儿慢行支气管炎用咳喘冲剂治疗的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中纳入该院呼吸内科在时间段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区间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儿共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4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患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用咳喘冲剂治疗。以临床疗效为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33/45),差异显著(P <0.05)。结论:咳喘冲剂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其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守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