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补阳还五汤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另外52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作为观察组;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残余血肿量、GCS 评分及 ADL 评分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显效率为80.77%,显著大于对照组的51.92%;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早期应用补阳还五汤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生活质量,增大残余血肿吸收量,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建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腺性膀胱炎的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2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尿道膀胱病灶电灼与电切术,给予一定的心理照顾。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其中22例痊愈,2例好转,1例无效,有效率为88%。执行科学护理与健康指导,所有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都被清除,以饱满精神状态进行治疗。结论:执行科学系统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腺性膀胱炎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配合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服用羧甲司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5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中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干,研究组中患者,采取羧甲司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长期服用羧甲司坦治疗之后,明显改善患者疗效,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对患者长期服用羧甲司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10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则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采取镇静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状况。结果:比较各时间点两组 Ramsay 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研究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分别为(7±0.4)mmHg、(2.3±1.0)次/min、4%、(1.9±0.4)次/min;对照组分别为(12±1.1)mmhg、(5.3±2.1)次/min、9%、(2.9±1.1)次/min,两组数据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处理的效果明显,对降低患者心率、呼吸、血样饱和度等指标较为有效,且安全可靠,所以,此方式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大。
作者:刘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感染的途径主要是经血液、经口或空气飞沫,只有了解这些感染源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自我防护。
作者:赵华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归纳口腔感染的主要特点,总结针对性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结合该院口腔科感染情况及预防管理体会,探讨有效预防管理措施。结果:引起口腔感染的原因主要是消毒灭菌意识不强、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患者传染病情况不明和感染传播途径众多等。结论:在掌握口腔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采取预防管理措施,加强诊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做好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和人员管理,有助于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曹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髋臼骨折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脱臼骨折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治疗的196例患者,其中胫神经损伤的患者为59例,腓总神经损伤119例,联合损伤18例,对患者均采用脱位复位、坐骨神经痛及骨折探查。结果: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提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 <0.05);在手术后3个月其神经功能优良率提升明显,优良率为93.6%,神经损伤优良率与联合损伤相比明显高于后者(P <0.05)。结论:在髋臼骨折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治疗中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徐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真空旋切系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真空旋切系统治疗和常规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通过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真空旋切系统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炳奎;杨晓华;信洪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临床调查高原性肺水肿的诱发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5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的诱因进行分析。结果:25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中有22例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结论:上呼吸道感染作为本组病例的首要诱因,如能早期预防或及早治疗祛除诱因,对急性肺水肿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央忠泽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对策,发挥检查和监督职能。结果:通过有效的对策,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安全工作进入规范化管理。结论:针对安全隐患,有效落实对策,培养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促进护患关系和谐,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作者:林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外科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集束组,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集束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集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不仅可以从本质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
作者:宋淑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为了减少老年痴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60例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则实施护理干预模式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结果:经过研究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是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更显著(P <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吞咽功能,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赵英凯;刘丹丹;孙惠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不同术式的综合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3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同时能有效降低患者角膜水肿的发生率。
作者:巩梅华;梁云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米非司酮结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8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主要实施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主要实施米非司酮结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4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6%,通过两组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吉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期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期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其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共43例,依照数字法分组。20例选用常规护理,设对照组。其余23例选用康复护理,设实验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佳,护理有效率高,宜推广。
作者:何志慧;潘进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患者当中抽取1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患者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活动义齿修复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上颌、下颌、全口义齿修复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P <0.05);修复治疗结束后的不良症状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固定义齿修复和活动义齿修复在治疗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方面各有优点和缺陷,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王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干预措施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主要选取了本地两个农村地区作为对比研究的试验对象,其中观察村选择恰当的干预措施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宣传教育和免费筛查,而对照村不进行任何的干预,12个月之后进行宫颈癌认知水平以及宫颈癌筛查意愿的调查了解,采用 SPSS16.0检验两者间是否存在着差异性。结果:本研究调查显示观察村和对照村之间在宫颈癌认知水平和宫颈癌筛查意愿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观察组相关表现更为理想。结论:针对农民地区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宣传教育以及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确实能够有助于提升农村妇女对于宫颈癌的认识,促使其能够愿意接受宫颈癌筛查。
作者:廖祥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协同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疗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香丹注射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中药协同西药来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血脂情况回复良好,治疗的有效率高,有效环境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唐明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9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28例患者,观察护理效果和对依从性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依从性没有明显差异,通过一定时间的护理,两组患者的依从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提高(P <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能够提高药物、饮食、运动等方面的依从性,了解更多的治疗和护理知识,加强自我护理的意识,提高治疗效果,缓解身体不适,值得推荐。
作者:金霞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