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红
目的:本文基于缺血性脑中风的病理过程和发病机制,结合近年来有关药物治疗该类病症的研究报道,重点对神经保护药物的应用情况和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并对新药研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许春立;徐敉;王琦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比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第Ⅰ组和第Ⅱ组,每组各49例,第Ⅰ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第Ⅱ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了解两个组别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结果:第Ⅱ组患者手术后的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伤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等均优于第Ⅰ组(P <0.05)。第Ⅱ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第Ⅰ组(P <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疼痛和感染的发生,且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永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患者100例,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了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患者。优质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心血管内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优质组患者的以上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4.0%,P <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热西旦·托胡提;明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同心县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为同心县布鲁氏菌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0~2014年735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依据 WS269-2007《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布鲁氏菌病患者中农民高,占89.12%;男性多于女性,占77.14%;患者多集中在25~55岁年龄段;全县各个乡镇均有发病。结论:同心县布鲁氏菌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作者:黑耀月;吴学玲;马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角膜异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角膜异物患者共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放大镜下剔除异物,观察组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异物。给予两组患者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剔除成功率为97.1%、感染率为0及护理满意度为94.1%,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一次性剔除的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邱顺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施行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效果。方法:将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采取标准治疗的同时施行相应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遵医嘱用药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对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作者:刘天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儿脾醒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儿80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方式将全部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硫酸锌口服液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儿口服儿脾醒颗粒,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7.5,组间比价差异显著(P <0.05)。结论:采用儿脾醒颗粒对小儿消化不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食欲,提高治疗有效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对风湿患者疼痛与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所接收风湿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达97.8%,显著高于对照组(79.6%,P <0.05)。结论:风湿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其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痛风是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软组织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典型发作表现为受累关节突发剧痛,伴红肿拒按,持续数天可缓解,间歇期可无不适,但病史长反复发作者,会出现痛风石沉积,关节破坏,功能丧失。目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以抗炎镇痛为主,但药物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复发。臭氧大自血治疗痛风既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又无药物的副作用,我院自2015年9月开展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痛风这项新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兴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康复锻炼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全身疲乏、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程度与关节晨僵时长上,观察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 <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康复锻炼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恢复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晓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性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支原体性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为45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效果更为显著。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16例,治疗有效的20例,治疗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20例,治疗有效的23例,治疗无效的2例,总有效率为9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缓解、肺部音消失、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性肺炎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的肺部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林向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采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血β-HCG 下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管理有效措施。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对2014~2015年消化内科风险管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108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选取2013~2014年消化内科未采取风险管理的965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焦虑心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药品出错率、患者投诉率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充分利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进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完善。
作者:李玲;罗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某县抗病毒治疗门诊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249例艾滋病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艾滋病患者随访时常见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问题、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治疗费用和失访或停药等。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在随访中应根据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熊翠红;刘冬雪;韦海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应用损伤控制和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选择来该院就诊的腹部损伤患者110例,采用抽签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即对比组及研究组。其中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低于对比组(P <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体温、乳酸恢复情况均优于对比组(P <0.05)。结论:利用损伤控制手术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腹部损伤患者死亡率,缩短其恢复时间。
作者:龙永锦;候静;刘阿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忽视了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冠心病的多发人群开始转向于年轻人[1]。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近几年来,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运用十分广泛,其具有止血快、缩短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手术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快等优势[2]。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12月完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12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裴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性血管瘤的 CT 临床影像表现。方法:选取在省医院学习期间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这段期间内接受治疗的46例肝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均得到病理确诊),回顾性分析46例肝硬化性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肝硬化性血管瘤形态、大小以及远端转移等情况。结果:肝硬化性血管瘤的 CT 影像表现特征比较显著,一般表现为圆类形、密度均匀、半径1厘米以下、边缘清晰以及显著强化等特征。结论:肝硬化性血管瘤 CT 影响表现特征通常显著,在临床诊断中应综合运用 CT 扫描技术,从而进行科学准确诊断,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张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综合 ICU 医院感染进行监测,了解 ICU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特点及侵袭性操作感染情况,以控制感染发生。方法:对2015年1~12月入住医院综合 ICU 的35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目标性监测358例患者,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日感染率为6.97‰,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日感染率为1.99‰,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日感染率为1.16‰。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总数的50.00%。结论:综合 ICU 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侵入性操作是高危险因素,要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娆;陈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该院通过对结肠息肉发病状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和评价,针对不同程度肠息肉的诊断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随机选取的270例结肠息肉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肠息肉患者在诊疗期间选择药物治疗的频率高,选择一般支持疗法的频率低。65%的结肠息肉患者选择做手术切除,35%的患者选择科学的饮食、作息和锻炼这一慢性诊疗方法。结论:本院需要进一步规范对结肠息肉患者的药物诊疗和护理情况。
作者:洪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重度牙周炎基础治疗后短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重度慢行牙周炎患者10名进行研究,对符合研究条件的20颗患牙进行的120个位点进行基础治疗,对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 w、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 PLI、PD、BI、AL 及松动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治疗1 w 之后,出了牙齿松动度外,其他几项指标皆有变化,在治疗后3个月后,患者的 PD、BI 上升位点比例皆有明显增加。结论:针对重度牙周炎进行基础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杨凤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