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做好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体会

王维卿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 培训
摘要:为使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主要内容,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切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使医院感染工作与医疗质量密切结合,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医疗安全,我院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舒适护理的三个阶段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检查前的心理状况与配合程度,检查所需时间与血压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的心理状况与配合程度,检查所需时间与麻醉药用量以及呼吸抑制发生例数血压、心跳等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采用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极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俞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分别进行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验及显微镜镜检,分析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联合检验的阳性率为30.00%,阴性率为61.00%,待镜检率为9.00%;联合检验的镜检率(9.00%)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验(35.00%)、尿沉渣分析仪检验(43.00%)相比差异明显(P <0.05),联合检验的漏检率(0%)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验(6.00%)相比差异明显(P <0.05),与尿沉渣分析仪检验(1.00%)相比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验的效果较好。

    作者:朱江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DR应用于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DR 应用于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研究所有对象是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62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均给予 X 线检查和 DR 检查,观察并对比2种方法的确诊率。结果:经 X 线检查的确诊率为37.10%,经 DR 检查的确诊率为95.16%,DR 检查的确诊率显著高于 X 线检查(P <0.05)。结论: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应用 DR 检查,确诊率比较高,并具有较高安全性,大大降低误诊率或漏诊率,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韩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分析。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的比较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在住院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给予综合护理,利于患者康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南京市江浦街道老年人用药行为调研

    调查南京市江浦街道老年人群用药行为,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患病情况、用药行为、药品保管情况。结果发现江浦街道老年人群用药存在安全认知度低、用药行为依从性差的问题,建议加大对老年人用药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自主用药行为,提倡按时就医。

    作者:季青玲;杨乔媛;吕广梅;冯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此进行有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共120例,并随机对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进行有效的判定。结果: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护理方法,共有患者60例,对护理满意的30例,一般的20例,不满意的10例,总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采用的使优质护理方法,共有患者60例,对优质护理满意的40例,一般的15例,不满意的5例,总满意度为91.67%。结论:对消化内科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对患者的恢复状况有着比较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袁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该院住院部在时间段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区间手足口病患儿共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确诊后用药利巴韦林,观察组确诊后用药更昔洛韦。以临床有效性以及用药期间安全性为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干预后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 <0.05)。观察组用药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 <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价值突出,有效性高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痰热清治疗手足口病门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在手足口病重症中使用痰热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间在门诊治疗手足口病患者212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106例患儿以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研究组106例患儿给予痰热清进行治疗,探究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疱疹消失时间、进食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所缩短(P <0.05)。结论:对重症的手足口病患儿以痰热清代替传统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作者:金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研究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40例经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措施。结果:140例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精神系统毒性、胃肠道反应、二重感染、过敏反应、血液及造血系统毒性和肝肾毒性。其中,62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严重,61例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后得以治愈,因抢救无效1例死亡。结论: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在明确适应症的基础上,积极预防不良反应,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达到安全用药效果,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丁保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方法:选取该科2009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治疗,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P >0.05)。结论: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涛;任朝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一例肺部感染致重度 ARDS 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

    总结一例肺部感染致 ARDS 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肺复张的护理,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营养支持及渐进式功能锻炼。经过38 d 的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成功撤机后转普通病房继续监护治疗。

    作者:刘仁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病人的护理方法,使病人获得有效护理。方法:选取该科收治的36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通过采用气道护理的方法,预防气道粘膜出现再次损伤的现象,使患者的气道能够保持湿润状态,并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36例患者治愈34例,2例死亡,治愈的34例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未出现呼吸系统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特重烧伤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并及时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成功率,控制并减少死亡率。

    作者:李晓燕;李开芬;王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65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欠佳)作为研究对象,让所有患者在2 w 之内都停止服用原先口服的降压药,改为口服丹参片,每天服用三次,3片/次,同时让患者每天早餐之后口服一次非洛地平缓释片,剂量为5 mg,治疗两周之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将药量调整为2.5~5 mg,4 w 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所有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5.38%,效果显著,另外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系统性整体护理在老年癫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系统性整体护理在老年癫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抽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60例老年癫痫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系统性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护理治疗,两组患者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老年癫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采取系统性整体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采用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采取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96例,均采取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患者的疾病治疗优良率为97.92%,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53±0.38)周,疗效明显。结论: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时采取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疗效显著。

    作者:赵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2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方法:对52例小儿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岁的儿童发病率较高,占81.8%;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以有多种表现,有的仅表现发热、眼睑浮肿、皮疹,部分除含淋巴组织的肝、脾、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峡炎外,其他多器官也可受累,多数患者多脏器损害。结论:对淋巴结、发热、肝、脾无明原因肿大且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者,需行白细胞分类,特别是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血清 EBIgM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肝功能受累及血液系统改变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 EB 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差,病情凶险,应加强监测。

    作者:赵敏;杨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该院急诊危重症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治疗,观察组经鼻气管插管治疗,观察两组插管抢救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33%,P <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各有优势,应根据急诊患者的病情状况合理选择插管方式。

    作者:吉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电话回访在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中的应用

    就目前来看,我国医患关系逐渐呈现出不协调的态势,长此以往导致患者和医院之间的矛盾之间加深,从而医患关系逐渐恶化。对医务人员的殴打、攻击、侮辱等事件屡见不鲜,医患关系已不单是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1]。虽然在医疗工作的环境中,医护人员经常受到矛盾冲突的困扰,一些医务人员由于面对不断紧张的医患关系,从而发生了剧烈的肢体冲突。身在这种环境下,医护人员要时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检查自己是否有所失职。医患不和谐虽然并不是单方的作用,其社会新闻的导向、患者家属文化程度较低、素养较差,皆为问题发生的因素,但更多的我们要以院方为主要失责人[2]。电话回访可以真实的反馈患者的就医感受,无疑是医院与患者,医院与社会之间进行沟通的良好途径,拉近医院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这也是院方进行科学化宣传的有利方法。

    作者:侯吉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以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海门第四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68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通过对68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疾病的认知、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锻炼、合理用药、规范饮食、家庭氧疗、有效排痰、预防感冒、防范并发症、避免疾病复发等方面知识有了显著性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孙爱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B超的应用价值评析

    目的:评析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 B 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采用 B 超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其病理类型,评估 B 超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应用价值。结果:采用 B 超检测,5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诊断准确性为92.16%;14例甲状腺瘤患者诊断准确性为85.71%;9例甲状腺癌患者诊断准确性为22.22%;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诊断准确性为16.67%。结论:利用 B 超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诊断水平,操作便捷、诊断高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立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