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红;张晖;严文娟;王银芝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患者入院治疗之前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和对照组(在患者家属陪同的情况下入院治疗),对比分析入院抢救时间、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大概5~20 min,对照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大概25~50 min,实验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平均(15.1±4.9)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31.1±5.9)min,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良好7例,残疾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对照组治疗良好2例,残疾6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4例,实验组患者死亡率(5.6%)明显低于对照组(22.2%)。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良好,不仅可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万雄;林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将2014年呼吸内科收治行常规护理的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此阶段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总结出加强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与管理的措施。将总结的安全防范与管理的措施运用到2015年呼吸内科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隐患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加强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管理的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只行常规内科护理的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问题,临床需提高重视,根据护理安全隐患不同给予针对性管理对策,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范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胡恩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VSD 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骨科收治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为 VS 组和传统组,每组38例。VS 组采用 VSD 技术给予患者创伤口感染治疗,传统组采用一般常规技术给予患者创伤口感染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治疗半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VS 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5.2±14.9)d、半个月后治疗有效率为94.74%均优于传统组[(24.7±12.5)d、81.58%,P <0.05]。结论:VSD 技术可加快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运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湿化法对患者进行气道内湿化护理,观察组利用气管内持续湿化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重度粘痰、气道黏膜出血、痰栓形成、刺激性咳嗽的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内持续湿化法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痰液粘稠度,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赵敏好;易翠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8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患者接受 ERCP +EST 取石术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结果:两组结石取净率比较,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ERCP +EST 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作者:刘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层流洁净病房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将30例入住层流洁净病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强对层流病房环境、病房物品与患者的管理,同时监测医护人员进入层流洁净病房。对比建立层流洁净病房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结果:比较结果可以发现,建立层流洁净病房后,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3%,层流洁净病房前医院感染率为46.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为控制医院感染,需加强监测管理,促使层流洁净病房更加规范标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唐莉;陈秋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受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活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
作者:王娟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病区药房高危药品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提高病区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为主题,对高危药品管理情况进行现状把握,圈员进行对策的拟定及实施。结果:进行品管圈活动后,药房药师们对高危药品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药师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意识增强,病区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有很大提高。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护理人员必须加强理论和技术培训,充分掌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工作原理,正确识别报警原因,了解 IABP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确保 IABP 的有效实施。IABP 是心源性休克的基本治疗,IABP 技术作为急性循环衰竭的过渡治疗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IABP 支持是稳定病人危重情况,以帮助过渡到稳定时进行冠状动脉成型术和其它再灌注治疗,正确使用这一技术,可明显降低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存活率。尽早 IABP 应用是患者获益的关键,IABP 的管理和护理是重要的环节,严肃认真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加强术前术后监护、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淡永霞;乌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男性乳腺癌较罕见,约占乳腺癌的1%左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1]。男性乳腺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被忽视或误诊,患者心理压力大,肿瘤转移早,预后较差。但与女性乳腺癌相比,它具有特殊的自身的特点。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男性乳腺癌合并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洪丽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胆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经手术或腹腔镜检查确诊为胆结石的患者中筛选出200例,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检查在胆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00例胆结石患者中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诊断为胆结石的184例,漏诊16例,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分别为92.0%、8.0%;超声检查对典型胆囊结石、胆囊颈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100%,明显高于充满型胆囊结石及多发性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P <0.05。结论:将超声检查应用于胆结石的临床诊断可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作为胆结石的常规筛查方法。
作者:缪光现;杨正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益心汤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32例,治疗方案为常规西药+益心汤)和西医组(32例,治疗方案为常规西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组(P <0.05)。结论:将益心汤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可较好地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疗效理想,推荐使用。
作者:周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的检验,可以对女性的外生殖道感染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在该院妇科门诊进行诊断的532例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查。结果:在这532例患者中,清洁度Ⅰ和Ⅱ的有165例,清洁度Ⅲ和Ⅳ的有180例,在不同的清洁度中,病原体的发生率也不相同,表现为清洁度Ⅲ和Ⅳ中病原体的检出率远远高于清洁度Ⅰ和Ⅱ的。结论:清洁度与病原菌的发生率并不是成直接的比例关系。线索细胞和念珠菌这两种菌出现的概率较大,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抑制这些菌的生长,防止疾病的发生。
作者:闫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抢救,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意识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28.6%,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 <0.05);观察组意识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潘银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达克宁栓治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该院门诊治疗的妊娠期合并念珠菌阴道炎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分别采用达克宁栓与克霉唑栓治疗,治疗后5 d、20 d 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5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0%、91%,20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83%、94%;对照组5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1%、79%,20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63%、81%,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达克宁栓治疗效果优于克霉唑栓,是治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高效、快捷、无副作用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红;徐洋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噻托溴铵药物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药物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80例患者,是从该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来的,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的不同为主要根据,对这80例患者进行分组,将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药物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当作对照组,将应用噻托溴铵药物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药物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当作研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研究组的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噻托溴铵药物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药物进行治疗,起效快,也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毛君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患者实施中药药学服务对其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中药药学服务,对照组给予传统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观察组为97%,对照组为79%;影响患者用药依从度的主要原因包括剂量错误、用药指导不足、擅自服药、随意停药、漏服忘服、自行换药。结论:中药药学服务应用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安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运动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肩周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运动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针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在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学质量可以说是高校为重视的部分,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影响及意义。因此,各高校都极为重视教学质量并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该体系的运行中,教学督导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将在本文简析教学督导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并分析如何保证教学督导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于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并研究该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共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4例,将所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32例,对照组老年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老年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手段,对比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活力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水平,改善患者的病症情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