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睡眠干预对呼吸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宇周

关键词:睡眠干预, 呼吸内科,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睡眠干预后的临床效果。通过介绍呼吸内科患者的常见病症及其临床症状,介绍对相应方面的护理以及治疗方面的改善后根据对观察患者的相关临床检测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增加对患者睡眠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石膏外固定在第五掌骨颈骨折应用24例临床分析

    第五掌骨颈骨折手法整复后维持复位较困难,本文探讨巧用手背侧石膏在第五掌骨颈骨折复位中的应用。

    作者:丁友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在妇产科疾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腹腔镜手术在妇产科疾病手术治疗中临床应用中的主要疗效,意义和医学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在该院就诊的妇产科疾病患者 N 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记录治疗效果,分析总结。结论:在本次治疗中,患者恢复效果较好。腹腔镜手术以其简单,方便,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在妇产科疾病中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是妇产科疾病治疗中首选的治疗方案。

    作者:郭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FugI -Meyer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无明显的差异(P >0.05);经过系统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ugI -Meyer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 FugI -Meyer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时,应给予患者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欧禹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改良式 B -lynch 缝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8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 B -lynch 缝合术,实验组给予改良式 B -lynch 缝合术。结果:实验组术中、术后等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后的出血的孕妇,临床上首选改良式 B -lynch 缝合术的方法进行止血,此方法有助于降低孕妇的出血率,同时有助于减少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崔绘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麻醉恢复室新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分析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新护士培训模式。方法:对该院麻醉恢复室新护士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指导临床带教。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培训模式初步形成,麻醉恢复室护士的专业化素养得到了提高。结论:麻醉恢复室新护士培训,需要多学科支持、多部门配合及护士的自身认识。

    作者:崔银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护士长综合素质的影响力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推动下,现代医学的发展模式在发生着转变,使得社会环境对于护理的服务要求不断强化和提高,这就凸显了现代医院管理中护理管理的重要性,而作为护理管理核心的护士长,不仅是整个护理服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更是实践者和参与者,所以,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意愿的整体护理水平和质量。由此可见,建立一批管理水平高且具有极强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业务精湛的护士长,对于现今社会下的医学发展和护理服务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尿淀粉酶与血清淀粉酶的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得知,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尿淀粉酶与血清淀粉酶的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预防复发,能有效改善患者尿淀粉酶与血清淀粉酶,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肖丽丽;张丽丽;赵春娜;周玉静;黄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20)和对照组(n =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冠心病治疗中活血化瘀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4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方剂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 FIB 及 CR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可改善血液粘稠度、控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

    作者:赵东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病窦综合征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42例患者显效17例(40.48%),有效21例(50.00%),无效4例(9.52%),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供血情况,消除临床症状,起到温补心肾、提升心率的作用,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李红豆;耿乃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选择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实行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予以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率与留置尿管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减少尿管留置的时间,并且还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可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田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对 ICU 患者压疮的管理效果,探究两种方法的优劣,从而得出集束化护理对 ICU 患者压疮的管理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的管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 ICU 患者94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别经过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后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以及压疮的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P <0.05),观察组的压疮时间要晚于对照组的压疮时间(P <0.05),观察组的压疮的严重程度要低于对照组的严重程度(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治疗 ICU 患者的压疮情况时,延长了患者的压疮时间,使患者的压疮的严重程度得到了缓解,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刘小川;谭远皎;陶春霞;石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全程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患者全程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108例手术室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配合人文关怀护理)和对照组(仅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焦虑评分、护理前后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舒适度评分、焦虑评分并没有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患者舒适度评分均有所增加(P <0.05),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P <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变化更为显著(P <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 HR、SBP、DBP 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2.2%,P <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全程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卢利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30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一组为观察组后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的15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采用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15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手术进行该病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后期的治疗效果做比较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确诊为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均接受病灶切除手术的治疗,15例患者的手术伤口在结束后的治疗期均呈现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成功恢复并出院,同时出院后没有患者复发该症,治疗效果明显。对照组患者完全治愈成功共8例,有3例临床表现有所好转,无效4例,且术后经过走访有2例患者病情复发。

    作者:王东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膀胱结石腔内联合碎石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膀胱结石腔内联合碎石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该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纳入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在本院采用膀胱结石腔内联合碎石进行治疗,其中一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措施,另外一组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措施,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两组患者在出院前采用 B 超和 X 线检查未见结石残留。在护理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的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膀胱结石联合碎石治疗的患者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都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运动疗法-防控骨质疏松症的必由之路

    骨质疏松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给社会尤其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运动能增加骨血流量,改善骨代谢,可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及其在骨骼内的沉积;长期运动缺失,骨钙会游离到血液中,尿钙排出增加,骨密度降低。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的防控可起到药物与补钙都不能替代的作用,是防控骨质疏松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前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改良赛丁格技术 PICC 置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调查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纳入的1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赛丁格技术 PICC 置管术;观察组应用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 置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组间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赛丁格技术 PICC 置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上颌后牙与上颌窦底关系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与上颌窦底之间的位置关系,为该区行即刻种植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正常成人新鲜上颌骨标本采用 CBCT 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再解剖,分别测量上颌后牙各根根尖和近、远中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结果:同名牙同名根根尖到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右侧>左侧;同名牙的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距离男性大于女性。结论:上颌后牙区可以行即刻种植术;种植体长度的选择需注意男、女间的差异,植入深度的选择应注意侧别间的差异。

    作者:李彩;徐胜;洪丽;安高;王先琴;彭田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深入分析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现状,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手段,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普外手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0名,进行跟踪性调查分析,把握全面的临床资料。结果:50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岁,其中28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2例恶性肿瘤。近两年通过对高危因素的控制以及预防性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只有6例,症状较轻微,疗效较为突出,进一步推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发展进程。

    作者:王菊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黄芪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黄芪是我国中药材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随着我国现代药理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中药材当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更加深入,使得黄芪被更广泛地应用在肿瘤治疗当中。本文即是对黄芪抗肿瘤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介绍了黄芪内的有效成分,并对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进行说明,终探讨了临床应用情况,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初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