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翠英
目的:探讨运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江苏省溧阳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42例对照组和42例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康复新液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思密达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并且治疗组口腔溃疡消退时间(3.5±1.9)d短于对照组(6.4±2.5)d,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志娟;钟剑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艾滋病作为一种死亡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对于人类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甚至被列为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第四大杀手,是当前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由于自身传染性较强,所以在我国呈现出一种快速蔓延的趋势,从高危人群逐渐向一般人群发展。可以说,艾滋病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影响到生命安全,还会造成家庭和社会不和谐问题出现,加强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尤为关键的。由此,本文主要就艾滋病预防和控制进行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控制措施,以求更好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易可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清理以及护理要点。方法:对该院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新生儿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清除,分泌物清除的主要护理要点分布在手术前后的不同环节中,通过各个环节的有效护理达到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清除的目的。结果:通过对50例剖宫产新生儿实施有效的分泌物清除方法,所有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得到了有效的清除,通过采用正确的吸痰方法,有效缩短了分泌物清除时间。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剖宫产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能否彻底清除,护理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手术前后的护理也极为重要,并且手术和护理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分泌物的清除。
作者:范希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行早期预防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入院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评分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病情发展缓慢,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简称,ECMO的原理是将体内静脉血引到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将静脉血引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代替心肺的作用,让心肺得以休息而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1]。ECMO设备的功能是暂时代替心脏(血泵)和肺(氧合器)的生理作用,与通常手术室中开展心脏直视手术应用的体外循环相似,区别在于运转时间更长[2]。一旦ECMO系统开始工作,可以完全代替患者心肺的功能,使得心肺可以得到休息而恢复。2015年4月,本院收治一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感染性休克的患儿,当天患儿突发胸闷、气促,恶心,伴呕吐一次,含少量淡血性痰液,心率增加至180次/次左右,伴SpO2降低至80%左右,经专家会诊,考虑爆发性心肌炎,予ECMO治疗,经过七天的ECOM应用,患儿顺利撤机,恢复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单克隆浆细胞性恶性增生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新药硼替佐米的应用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该科于2012年4月至2015年7月共进行了10例硼替佐米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0例患者经过12~24天的治疗顺利搬出无菌病房,出院回家休养。特此总结如下。
作者:张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接治的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在非洛地平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系统化护理干预,总结本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后,本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6.5%,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非洛地平治疗中实施系统、针对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郝晓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借助改良Rankin分级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对比分析治疗2 w后血肿吸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2 w后研究组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快,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秀娟;张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将护理质量提升,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身体状况,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减少患者的住院成本,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护理专业科学化发展。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为已确诊的某种疾病的患者而制定的住院护理模式,是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为一体,针对病重患者发展了一套治疗程序。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主要表现在心肌出现缺血的情况,导致心肌坏死,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状态。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将护理质量提升,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身体状况,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减少患者住院成本,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护理专业科学化发展。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火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22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探讨,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火针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麻木、酸胀和重坠等不适感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为9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麻木、酸胀和重坠等不适感评分(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火针针灸疗法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面临床效果明显,有助于减少患者疼痛感,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美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30例患有晚期肝癌患者,回顾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采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护理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终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7%,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肝癌的患者来说,在采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后,应当辅助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优质理念,值得推广。
作者:程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科行免疫学检验分析的18670份血液标本,统计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分析其不合格原因及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结果:共有375份标本不合格,不合格占比为2.01%(375/18670);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标本受到污染、溶血、标本凝固、标本量不符合要求、标本容器用错等。结论:针对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及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实施相应的改善措施,能够提高血液标本的免疫学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蒋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护理手段,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以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对比并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及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且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童文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检验科微生物室近年来的医院感染事件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实验室因素、化学试剂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工作人员自身因素。结论:针对检验科微生物室所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应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其生物安全性。
作者:孙镇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对该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实施职业防护措施,对比分析实施前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危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该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实施职业防护后,提高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了工作规程,并进一步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职业暴露、职业危险逐渐降低。结论: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给予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护理危险事件的出现,确保护理职业安全。
作者:姜欣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青年人群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来该院治疗消化性溃疡的35例青年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5例健康青年人为常规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青年人群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饮酒、吸烟不规律饮食、精神压力、Hp感染、家族史和NSAIDs药史都可能使青年人群出现消化性溃疡。结论:引发青年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有必要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成分不正常地同时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该个体常常表现有中心性肥胖或超重;血脂不正常;血压升高;以及有胰岛素抗性或者患有糖尿病等。当这些不良因素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时,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要及时干预这些风险因素。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生活水平虽然得到提高,但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加上饮食不节制,荤素搭配不合理,以及工作压力也跟着增大,人体正常的葡萄糖脂肪代谢受到影响,体重增加,甚至血压升高,从而产生一系列与代谢相关疾病。各项危险因素叠加,使致残率和致死率更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方法。针灸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医整体观念、异病同治及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发挥着它特有的优势。它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低毒副作用等方面,都显示了它有治疗本综合征的潜力。根据体质学说的研究,我们发现,气虚痰湿体质者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根据临床操作经验,我们选取30例代谢综合征并且均为气虚痰湿体质的患者,分为A组(温针灸组配合常规用药),B组(A组病源在接受温针治疗前3月常规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疗程3个月。穴位取任脉上的,中脘,水分,气海,关元等任脉穴及双侧天枢,足三里,丰隆等足阳明胃经腧穴。实施温针时,在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的针柄上装上艾柱一桩即可,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治疗组体重减轻,腹围减小,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控制更佳。
作者:张雪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与判定。方法:该院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不仅如此,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雪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就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遵医嘱用药依从性、饮食疗法依从性、运动疗法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就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其血糖和血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银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和解决缩短儿童门诊患儿及家属排队等候输液时间较长的方法。方法:为输液2天以上的患儿提供预约服务,制定预约输液服务方案、张贴温馨提示、制定流程、制定预约输液卡并实施,对实施预约服务前后患者等待时间、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约输液治疗组的患者等待时间要短于未预约输液组(R未预约组=1876.15,R预约组=2356.03,Z=-13.622,P=0.000)。结论:预约输液的实施可以让患儿等待输液的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显著的分流的拥堵的病人,减轻了高峰期护士的压力,改善了输液秩序,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