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成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和硫酸镁对晚期先兆流产孕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76例晚期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应用间苯三酚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保胎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晚期先兆流产孕妇应用间苯三酚和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当,但间苯三酚相较于硫酸镁,治疗时间与不良反应更少,值得在临床上优先选择应用。
作者:孙凌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计180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脑梗塞患者则在治疗期间进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临床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比率。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住院时长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89%高于对照组78.89%,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母乳是婴儿适宜天然的饮食,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健康发育成长为重要。母乳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婴儿心理与智力的正常发育,还能增进母子感情,妈妈护理孩子也很方便。提高母乳喂养率,可以保证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陈锡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运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江苏省溧阳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42例对照组和42例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康复新液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思密达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并且治疗组口腔溃疡消退时间(3.5±1.9)d短于对照组(6.4±2.5)d,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志娟;钟剑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进一步分析研究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69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过敏反应患者18例(26.09%);胃肠道反应患者26例(37.68%);瑞士综合征患者9例(13.04%);水杨酸反应患者12例(17.39%);肝损害患者4例(5.80%);给予对症治疗并停止使用药物后,患者的以上不良反应均全部消失。结论: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治疗效果虽然较为显著,但是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用量以及服用方法,从而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得到大程度的降低。
作者:翟建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5例,两组患者在入组后均要求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对照组不给于其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剂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35例患者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35例患者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80.0%。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自拟中药方剂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有利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方淑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共4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给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给实验组患者采取急性期针对性的优质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仅为20.83%,而对照组为45.8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布卓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予以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掌握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3例介入治疗术顺利完成,术后有1例并非脑血管痉挛,后自动出院,未出现其他并发症,也无死亡病例,临床护理效果整体良好。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介入治疗中,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吕会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应用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PCOS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西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后两组的T、FSH、LH及FINS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PCOS能够有效调节激素代谢,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ACEI类药物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血肌酐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在造影前、造影后72 h内抽血查血清肌酐。结果:ACEI组肌酐在造影术后未见增加,甚至有下降。无一例造影剂肾病发生。结论:ACEI类药物对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提升患者对慢性前列腺炎心理障碍的认识程度,并对系统化护理干预进行深入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诊的4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治疗护理,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同一时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心理、行为、情绪、认知等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护理干预的前后,根据国际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制作相应的问卷调查表,评价在此期间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前期和后期,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QOL)与症状评分指数(CPSI)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健康行为分值与治疗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护理方法,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障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疗效。
作者:张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腰腿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措施,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20例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则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腿痛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互患满意度,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陈阿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当前,自发性脑出血(SICH)已经成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30 d内死亡率高达30%~5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我国每年新发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达41.3万人。传统认为自发性脑出血的发病属于短暂一次性过程,但是随着CT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当前已经认识到了自发性脑出血血肿会在早期持续扩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吴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科行免疫学检验分析的18670份血液标本,统计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分析其不合格原因及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结果:共有375份标本不合格,不合格占比为2.01%(375/18670);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标本受到污染、溶血、标本凝固、标本量不符合要求、标本容器用错等。结论:针对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及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实施相应的改善措施,能够提高血液标本的免疫学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蒋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4例。随机分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期间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中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予以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妇焦虑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且还可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可推广应用。
作者:杜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用于受血者HIV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住院患者2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准确性。结果:酶联免疫法的初筛检测有10例呈阳性,复查有6例呈阳性,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25%、0.036%;而金标法检测出15例呈阳性,复查有12例呈阳性,通过疾控中心确诊有6例,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86%、0.086%;通过两种检测方法的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时候,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在临床检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法,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联合检测。
作者:贺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与常规根管治疗用于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间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中抽取7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分成A组和B组,各36例,A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B组采用常规根治疗术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A组近期疗效较B组高,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和常规根管治疗的长远效果相当,但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近期疗效更佳。
作者:邰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已经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其中社区护士作为该团队中的主力军,对提高家庭团队服务有效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本文中,为进一步分析社区护理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作用,笔者选择慢性管管理为例,于下文中从多个方面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
作者:汪纪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旨在探讨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抗菌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MV)时间、总住院时间、检测血清PCT和CRP表达。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MV)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PCT和CRP表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治疗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和缓解炎症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况守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作用。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警参数,对患者进行预警,动态监测、统计、分析及上报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完善了医院管理流程,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应用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减少感染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丹丹;罗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