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刘重林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西医常规疗法, 疗效, 中医骨伤治疗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骨伤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患者,按照患者采取的不同疗法为患者分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的32例患者归入对照组,采用中医骨伤疗法的32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就疗效而言,研究组(93.75%)优于对照组(68.75%),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西医常规治疗,中医骨伤疗法在治疗上疗效更佳。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的措施及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该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90例,对这些患儿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其中包含健康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方式。结果:90例患者中有63例患儿治愈后出院,13例在外院进行了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手术后治愈出院,12例因为肺部感染二次感染而继续留院治疗,因为病情严重而放弃治疗的有两例。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效果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程时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及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以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恶性肿瘤临患者60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疗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入药物地榆升白片对患者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全部恶性肿瘤患者所患疾病主要为大肠癌、胃癌、鼻咽癌以及肺癌。结果:经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以及血象的干甚情况,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化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药物地榆升白片进行治疗,对患者骨髓抑制有着明显改善作用,同时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婕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行保守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患者2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比常规组高,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患者施以舒适护理干预,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吴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监护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该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临床药师用药指导)和对照组(不接受临床药师用药指导)。对比(1)两组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疾病类型。(2)两组糖皮质激素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疾病类型比较无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糖皮质激素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可以减少药物使用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薛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本次主要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进行探讨,明确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行开腹手术患者204例,其中有15例患者出现感染,以原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诊断标准对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进行有效判定,并对切口感染的原因的发生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与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医源性因素均具有关系。结论:对于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应当对引发其导切口部感染的情况进行仔细分析,然后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陆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缺损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诸晓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益肾化瘀汤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复发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停药3个月的月经失调、疼痛等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较好,对于促进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罗向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谈影像专业超声医学教学改革

    超声医学是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计算机体层摄影(CT)、核医学、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放射学、普通X线诊断学等构成了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影像诊断技术,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本文结合影像专业超声医学教学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能为更好地组织影像专业超声医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周知展;赵盛发;李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于晚期早产儿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血清白蛋白(ALB)对晚期早产儿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82例合并感染的晚期早产儿(孕34~36周)根据血清ALB水平分为A组(<25 g/L)、B组(25~30 g/L)和C组(>30 g/L),评价生化指标、NCIS及转归。结果:三组PA、PLT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单项危重病例、脏器损伤≥4个和机械通气例数多于B组和C组(P<0.05),转归情况差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血清ALB与与晚期早产儿感染预后关系密切,晚期早产儿血清ALB水平越低,其主要生化指标、NCIS等越趋于恶化,提示预后较差。

    作者:马秋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院药房退药中的风险管理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佳疗效,在药品的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科学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当前,在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部分患者退药的现象。退药对于药品的科学管理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已经引起了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本文就当前医院药房退药的风险因素入手,分析在医院药房退药管理过程中的策略。

    作者:邹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目的:为提高该校高职护理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方法:以该校2014级高职护理5、6班为研究对象,5班为试验班,6班作为对照班。在试验期间,6班按照传统-灌输式教学;5班打破常规、实行学教方法改革,证实了其可行性。结果:通过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结论:通过为期一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改变我校目前教学现状的良好途径。

    作者:卞加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瑞舒伐他汀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取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TC、hs-CRP、LVEF、LDL-C、FMD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hs-CRP与LDL-C指标降低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LVEF与FMD指标并无显著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阿托伐汀与瑞舒伐他汀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但相对比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更为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成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新型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新型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所接收消化性溃疡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护理方法,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达85.8%,对照组为61.9%,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新型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总有效率,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治愈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莉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提高基层医疗工作中放射诊疗水平的思考

    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建设新型现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障农牧民的身体健康,是当前新农村工作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加强放射诊疗技术,提高基层医院的辅助检查工作尤为重要,放射诊疗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为一体的环节。基层医院的临床各科中,许多疾病都需要通过新型医疗设备进行检查,才能科学准确地诊断病情,有效配合治疗。加强对基层医院放射诊疗工作的安全管理,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基层医疗工作中的放射诊疗水平,保障农村医疗卫生健康体系的形成。

    作者:史文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BNP在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的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探讨脑钠肽在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的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呼吸困难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47例,肺源性呼吸困难51例,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P<0.01);左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右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难患者(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浆BNP水平不断上升;且2级、3级与4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的测定有利于对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具有转化应用到临床上呼吸困难原因诊断鉴别中的价值。

    作者:陈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50例肛门瘙痒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显效为22例(80.00%),有效为2例(8.00%),无效为1例(4.00%),总有效率为24例(96.00%);对照组患者显效为10例(40.00%),有效为5例(20.00%),无效为10例(40.00%),总有效率为15例(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香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选择思密达与口服补液的作用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选择思密达与口服补液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65例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实施思密达与口服补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6.3%,观察组总有效率93.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停药后逐渐消失。结论: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选择思密达与口服补液的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任流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用于晚期食道癌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用于晚期食道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收的晚期食道癌的患者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顺铂联合氟尿嘧啶进行治疗,治疗组采取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食道癌患者采取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生存时间进一步延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衰竭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5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实施西医疗法。结果:研究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8.82%,研究组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李安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喜络明治疗小儿肾脏疾病毒副作用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究喜络明治疗小儿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1],并分析气毒副作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小儿肾脏患者进行具体探究,了解小儿肾脏疾病毒副作用,对接受护理前的94例和接受护理后的94例患儿进行对比,将两组患儿表现出来的护理差错、投诉率进行护理对照分析。结果:及时观察患儿采用喜络明的毒副作用,了解患儿在服药期间出现皮疹、胃肠道反应不适状况、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改变、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下降的症状,并对这些不良反应做好相应护理措施,对提高临床疗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接受护理之后其疗效明显提高被投诉率明显减少。结论:使用喜络明治疗小儿肾脏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有利于患儿顺利接受并完成治疗,及时观察患儿在服药期间出现的不良症状,并做好相应的措施,进而提升该药物的护理临床疗效,并以后能够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俊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