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皇甫昌涛;唐香;刘艳;李慧;杨瑛;杨林红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 玻璃体腔注药, 感染性眼内炎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间某院眼外科收治的患者22例,共22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博士伦公司的玻璃体切割仪进行手术,术后向患者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疗效。结果: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变化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感染率为4.5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4%,总治愈率为90.90%。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对感染性眼内炎疾病有很好的治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PBL 教学法在高职病理学课堂的应用

    PBL(Problem -based learn)是强调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实践,是十分适合病理学这样一门以实践为目的的学科的教学方法。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癌诊断中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肝癌诊断中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份期间的140例甲胎蛋白阳性血清样本,其中肝癌患者40例、肝硬化患者60例、肝炎患者20例、排除相关肝病者20例,对照各组之间的检测结果。结果:肝癌组的 AFP -L3比值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排除相关肝病组(P <0.01)。结论:原发性的肝癌临床治疗和诊断可以用于 AFP -L3比值作为分子标志物,对临床有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陈黎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宫外孕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后在围手术期和术后恢复时期的护理情况。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统计两组术后各项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均较对照组少,且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时期,针对性的护理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观察不同呼吸参数对单肺通气效果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期间不同呼吸参数对呼气末 CO2分压(PETCO2)、PaCO2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 ASAI ~Ⅱ级全麻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 组在单肺通气时呼吸参数定为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3次/min;B 组呼吸参数定为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4次/min;C 组呼吸参数定为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6次/min;D 组潮气量7mL /kg、呼吸频率17次/min。各组病人分别于 OLV 前、OLV 后30 min、OLV 后60 min、OLV 后90min(分别称为 T0、T1、T2、T3、),抽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1随单肺通气时间延长 A 组的 PaCO2、PET CO2逐渐增高,与 T0时刻比较,T1、T2、T3各时间点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T3时刻其值高于正常高值,有临床意义;D 组的PaCO2、PET CO2值随单肺通气时间延长而下降,与 T0时刻比较,T1、T2、T3各时间点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T3时刻其值低于正常低值,有临床意义。结论:单肺通气期间,呼吸参数(VT =7ml /kg,f =14-16次/min)为比较理想的呼吸参数。

    作者:金香兰;康吉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符合 ICD -10诊断标准的大于等于65周岁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度洛西汀联合奥氮平组,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起效更快。结论:老年抑郁患者使用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可迅速改善患者病情,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培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8例 HIV 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母婴阻断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 HIV 感染孕妇进行母婴阻断及产科处理的临床观察。结果:出生活产婴儿28例(早产儿2例),未检出新生儿 HIV 抗体阳性,失访1例,余27例(96.43%)新生儿两次 HIV 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对 HIV 感染孕产妇采取正确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 HIV 母婴传播、控制儿童 HIV /AIDS 流行。

    作者:赵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冥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8%,随访中观察患者的血白蛋白和24h 尿蛋白定量等指标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再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48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ASAI -II 级、术后自愿行静脉镇痛泵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舒芬太尼+生理盐水+止吐药静脉自控镇痛泵治疗;实验组24例给予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止吐药静脉自控镇痛泵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2d 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变化、术后镇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实验组术后3~7h 内镇痛 VA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呕吐、恶心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 均<0.05)。结论:右美托咪联合舒芬太尼对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且患者术后心血管较稳定。此外,右美托咪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荣昌;张明福;林池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为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城市居民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在城市中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完善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促进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制约着其发展。因此,本文重点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以促进我国城市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海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观察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对新生儿黄疸采取抚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24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各124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抚触护理组则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干预,在出生后一周检测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以及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的出现状况。结果:在抚触护理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1.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护理组的皮肤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抚触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数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何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症状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并寻找针对性治疗方案。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且并发脑出血症状的20例尿毒症患者,将其设定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常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接受透析之前,实验组研究对象的血压和血肌酐等指标水平都大于对照组研究对象,而实验组研究对象在透析时间方面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 <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因此需要提升透析质量和控制患者血压值,从而防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症状的出现。

    作者:薛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试论提高医院西药房服务质量

    目的:为更好服务于广大患者,给患者提供更正规的、更专业的药学服务,从而提高医院西药房的服务质量。方法:根据已有的资料分析了各级医院在西药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西药房的措施。结果:医院西药房工作人员只有转变服务观念,完善和提升药学服务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西药房的服务质量。结论:在我国当前的医疗环境中,提高医院西药房的服务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中的整体服务水平。

    作者:乐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应用多层螺旋 CT 诊断原发性肺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的 CT 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今我市三甲医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上述病例的 CT 征象进行分析。结果:本组 CT 表现示7例病灶累及双肺,4例累及单肺;多发病灶6例,单发病灶5例。CT征象常见为肿块和结节影两种类型,具体为肿块型6例,结节型3例,磨玻璃样斑片影1例,实变影1例;单一 CT 征象5例,多种 CT 征象并存6例;病变伴随征象所示以空气支气管征和支气管扩张为常见,部分伴 CT 血管造影征。结论:原发性肺淋巴瘤的 CT 表现具有多样性,特异性不强,当CT 表现为结节肿块病灶,并伴有空气支气管征或支气管扩张的肿块结节影时,可提示本病的可能,应予以穿刺病理明确诊断。

    作者:冯吉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人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异家庭子女是社会文化的主流群体,是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而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却不容乐观,目前亟待加强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探讨应对的措施,以便更好的提高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向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影响白血病患者血标本检验结果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白血病患者血标本检测结果问题,总结护理对策。方法:预见性选择白血病疑似患者254例,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前者常规检测质控,后者给予针对性检测质控,包括改良穿刺方法、合理器材、优先送检等,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初次检验检验与诊断一致97.78%、患者满意率93.33%高于对照组74.42%、72.09%,住院期间重测例次率22.22%、穿刺并发症率4.44%低于对照组65.12%、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加强血液样本检测质控,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进而及早确诊白血病,降低重复检测率,有助于争取治疗时机、降低穿刺并发风险,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惠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非破坏、无污染等优势,随着近红外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将在中药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过程分析方法,已经在农业、食品、化工、医药、烟草和化妆品等领域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己成为中药材定性判别和定量分析的新兴方法。本文叙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就其在中药领域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作者:泽郎尼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观察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共2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对照组为单纯癫痫患者,分析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在癫痫发作频率、平均癫痫病程、女性所占比例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癫痫分型上无显著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与偏头痛之间存有密切的联系,偏头痛可使癫痫的病症加重,给其治疗产生负面效果,在对患者进行癫痫并发偏头痛治疗时,应事前做好诊断工作,对其病症进行全面了解,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凤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中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75%(15/16)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9/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中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盆腔痛治疗的新进展

    慢性盆腔痛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持续半年以上的无月经周期性的盆腔痛,严重的则需要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由于病因较为复杂,因此不容易治愈,严重的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治疗主要包括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和对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疾病的病症的治疗,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粘连等。终帮助患者解除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株洲县2013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株洲县2013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微生物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株洲县2013年餐饮环节及农贸市场、超市及食品零售店等流通环节的食品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食源性致病菌,比较不同种类食品合格率、不同采样地点食品合格率及直接入口的五类食品微生物超标率。结果:各类食品中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包括鲜榨果蔬汁、卤菜及非发酵豆制品等,总合格率为67.5%,不合格指标为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及蜡样芽抱杆菌;农贸市场食品合格率低,其次为药店、食品加工厂、餐饮店及小吃店;直接入口的五类食品中微生物超标率高为鲜榨果蔬汁及熟肉制品,其次为熟制米面制品、非发酵豆制品及糕点。结论:各类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及蜡样芽抱杆菌,鲜榨果蔬汁及熟肉制品等直接入口食品中微生物超标率较高,提高食品微生物监测合格率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作者:侯西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