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例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护理措施分析

夏小喻

关键词:膝关节, 表面置换, 护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已经成为了临床上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的重要手段,并且获得了很多患者的认可。在进行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护理措施的落实,重视功能训练,保证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与治疗,进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对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研究组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2.5%),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结论:对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比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更佳,可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赵文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剂量瑞芬太尼在全麻后抑制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在全麻后抑制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择期的64例非心脏手术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至拔管结束,对照组不予以瑞芬太尼泵注,比较两组拔管前后 SBP、DBP 及 HR 变化、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拔管时 SBP、DBP 及 HR 较拔管前均明显升高,拔管后逐渐降低,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拔管时及拔管后3min 较拔管前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拔管时及拔管后3min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有助于预防全麻后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亦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患者应用时间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应用时间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传统时间给药,而实验组患者在佳给药时间给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给药时间相比,按照佳给药时间进行给药的时间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更显著。因此,该种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武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瘤患者术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对甲状腺瘤患者术后出血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2例甲状腺瘤患者术后出血的护理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改善,组间比较焦虑、敌对、抑郁、悲观及恐惧等情绪评分的比较上 t 分别为2.6386、10.1242、5.3277、7.0000、2.9774;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X2=10.8104、24.5955;p 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瘤患者手术后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出血情况,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开展使用。

    作者:黄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商环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21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总结成年男性应用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对210例成年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均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66±0.799)min,术中出血量(3.36±0.885)ml,术后伤口感染8例,伤口出血2例,伤口裂开1例。结论:应用商环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外观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卢文武;张选志;刘榕臻;张建育;王明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后焦虑状况、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结果:45例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恢复良好,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黎;姚红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病毒性肝病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回顾性探析

    目的:研究探讨病毒性肝病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对目前常见的病毒性肝病进行常规生化检验并作回顾分析,建立评估模型,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肝病筛查的健康志愿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清进行常规生化指标(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以及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和新指标(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检查,随机抽取我院数据库中收集记录的因乙肝病毒导致的急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及肝硬化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从患者的病历中找出相关记录数据,并与健康志愿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在生化指标的检查中,观察组和对照组被检测者的正确率分别为90.7%和95.0%,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观察组,两组的各项生化检测结果和诊断准确率都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检查对于提高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新指标的检查则检查中发挥独特的优势,为病毒性肝炎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向,对其进行联合检测能为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及护理的相关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3周后出院。经过1年随访,患者治疗优良率达到90%。结论: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围术期加强精心的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观察比较康复护理比常规护理应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于的优势。方法:98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照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采用康复护理模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76%,对照组为67.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 <0.05)。结论: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罗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36例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护理措施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已经成为了临床上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的重要手段,并且获得了很多患者的认可。在进行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护理措施的落实,重视功能训练,保证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与治疗,进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夏小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观察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共2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对照组为单纯癫痫患者,分析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在癫痫发作频率、平均癫痫病程、女性所占比例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癫痫分型上无显著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与偏头痛之间存有密切的联系,偏头痛可使癫痫的病症加重,给其治疗产生负面效果,在对患者进行癫痫并发偏头痛治疗时,应事前做好诊断工作,对其病症进行全面了解,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凤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原因以及合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给予静脉输液的患儿284例,针对所有病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整理输液过程中渗漏时间并总结其原因,再依据不同原因分析小儿合理护理方法。结果:本组小儿静脉输液渗漏共25例,发生率为8.8%,其中血管选择不当8例(32.0%)、配合不当9例(36.0%)、穿刺点固定方法不当5例(20.0%)、药物原因3例(12.0%),渗漏患儿中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引发渗漏事件,临床护理需通过改善环境、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巡视和家属宣教等措施予以改善,以确保患儿临床安全程度。

    作者:王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为研究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依分析结果总结,进行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无菌观念的宣教,规范操作方法,加强营养,适当的健康运动,定期随访沟通交流,是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健;李玲波;张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株洲县2013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株洲县2013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微生物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株洲县2013年餐饮环节及农贸市场、超市及食品零售店等流通环节的食品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食源性致病菌,比较不同种类食品合格率、不同采样地点食品合格率及直接入口的五类食品微生物超标率。结果:各类食品中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包括鲜榨果蔬汁、卤菜及非发酵豆制品等,总合格率为67.5%,不合格指标为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及蜡样芽抱杆菌;农贸市场食品合格率低,其次为药店、食品加工厂、餐饮店及小吃店;直接入口的五类食品中微生物超标率高为鲜榨果蔬汁及熟肉制品,其次为熟制米面制品、非发酵豆制品及糕点。结论:各类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及蜡样芽抱杆菌,鲜榨果蔬汁及熟肉制品等直接入口食品中微生物超标率较高,提高食品微生物监测合格率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作者:侯西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析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 CT 表现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 CT 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 CT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对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边缘清晰光滑,10例为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为肺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为纵膈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平扫7例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显示"地图样"不均匀明显强化,6例可见包膜,1例肿块内可见强化血管影,3例可见蒂状结构。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由胶原与梭形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细胞疏松区与密集区,血管十分丰富,且管腔出现裂隙变化,免疫组化结果:CD34、Vimentin 均呈阳性。结论: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 CT 表现具有特异性,需依据免疫组织检查与病理学特征才能确诊。

    作者:李文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晚断脐对母儿个别因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断脐时间,对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胆红素的影响。方法:200例产妇随机分组。实验组:进行晚断脐(等到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对照组按目前临床常规进行,出生后立即断脐。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后高一次的胆红素值。结果:实验组产妇的24小时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新生儿出生后高一次胆红素值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晚断脐比早断脐使产妇产后出血少,而且不增加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

    作者:何隽;付国数;张蓉;吴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术后护理

    射频消融(RFA)是肝癌的微创治疗的新方法,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的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原理是在 B 超或 CT 引导的射频电子销直径2mm,经皮肝穿刺肿瘤组织和一些是星状的小电极的"锁"肿瘤,通过交流电流发射,离子在脑震荡的疼痛,肿瘤组织发热,胃肠道反应,术后并发症,肝功能异常,多120摄氏度,从而达到肿瘤完全灭活的目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认证,以适应广泛的特点。但是,新技术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相应的并发症,并提出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本文对肝癌射频消融治疗130例消融在20062000~3月在我院的护理经验,在3月CT 引导下,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红莹;苏靖涵;刘春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探讨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从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到接种、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结果判读、记录和报告等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减少主观因素对结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操作技术,及时处理意外事故,妥善管理和处理感染性物质,从而保护工作人员,降低环境危害。

    作者:潘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疗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之我见

    当前针对医疗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是相关工作的重难点,所以在实践当中应当有目的性的进行增强和改进,以不断的完善我国医疗统计数据的控制水准,实现工作的新发展。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医疗统计数据的控制质量水准现状,同时对日常工作当中切实提升医疗统计数据控制水准的方式以及对策等进行了集中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为相关工作的全面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秋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993年和2012年扶绥县4乡镇居民膳食烹调油摄入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1993年和2012年扶绥县4乡镇18-75岁居民膳食烹调油的摄入量的变化,为今后指导我县居民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3年和2012年在我县新宁、龙头、长沙、岜皮4乡镇进行居民膳食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18-75岁的居民为调查对象(1993年305人,2012年417人),从经济收入和性别等调查分析我县居民膳食烹调油摄入量的变化状况。结果:我县4乡镇18-75岁居民膳食烹调油摄入量由1993年人均33.5g/d 到2012年人均的56.3g/d,上升幅度达到68.1%。我县膳食烹调油主要来源是植物油和动物油,二者的比例为70.2%和29.8%。结论:2012年18-75岁居民人均膳食烹调油的摄入量大大高于1993年,高出适宜摄入量(25-30g/d)[1]26.3g/d;男性烹调油的摄入量高于女性(1993年男性人均摄入量为40.2g/d,女性为26.8g/d;2012年男性的人均摄入量为68.7g/d,女性人均摄入量为43.9g/d)。烹调油是我县居民膳食食用油的主要来源,相关研究表明,食用油的摄入量与营养相关慢病性呈正相关。减少膳食烹调油的摄入量,是降低营养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凤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