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云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探索较单用抗菌药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6-2013年我院老年病科 VAP 51例。治疗组26例在应用抗菌药物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25例单用抗菌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的 VAP 总有效率65.38%,对照组为4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治疗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8天,对照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10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治疗期间未发现治疗组有明显副作用,包括皮肤过敏、出血等。结论:抗菌药物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 VAP 疗效肯定,有效缩短了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减少了抗菌药物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金洋;聂莉;苏玉文;王利群;张延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巴米尔指标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8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肠溶巴米尔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波立维联合巴米尔进行治疗,治疗4周观察患者体征。结果:研究组的心绞痛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波立维联合巴米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蔡永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研究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社会调查,选取120例60~85岁的老年人接受访问、回访等调查,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社区老年人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以抑郁为主,占比55.0%;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得到较好改善,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生理领域、综合感觉等方面的优良率普遍提升。结论:强化社区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能够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反应,以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婷;黄智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神经科监护室收治的大都是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偏瘫、失语等急、危重症病人,医疗护理行为具有高风险性,容易与患者之间产生纠纷,并导致患者投诉。在法律范畴内,护理安全是指确保患者不发生生理、心里以及身体上的损害或者死亡。这就使得护理安全成为反映护理质量的标志,在保证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上,同时也维持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作者:王艳;周丽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管化游离组织瓣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入行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的86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皮瓣成活率等情况。结果:本组86例患者经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患者总满意度达94.2%,腓骨肌皮瓣满意度为94.3%,股前外侧肌皮瓣满意度94.5%,前臂皮瓣满意度92.9%;各组织瓣失败例数及总失败例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698,P =0.7844)。结论:合理选择适宜血管组织瓣对口腔颌面部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恢复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期待治疗 PPROM可延长孕周,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诊断为 PPROM,其中孕周<35周、有适应症的5例进行期待治疗。结果:5例治疗只有1例剖宫产,其余均经阴道分娩,均在本院儿科治疗存活。结论:对 PPROM进行期待治疗可延长孕周,增加早产儿存活率。
作者:张政梅;呼欣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辛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喘息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辛脑联合头孢素等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辛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理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规范护士礼仪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中的实践。方法:查找问题、对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制定服务礼仪规范、自购化妆用品、书籍、礼仪用语小标贴等。结果:通过规范护士礼仪,提高了护理人员礼仪服务的意识及患者的满意度(P <0.01)。结论:规范护士礼仪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实践中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谷翠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 CT 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 CT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对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边缘清晰光滑,10例为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为肺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为纵膈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平扫7例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显示"地图样"不均匀明显强化,6例可见包膜,1例肿块内可见强化血管影,3例可见蒂状结构。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由胶原与梭形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细胞疏松区与密集区,血管十分丰富,且管腔出现裂隙变化,免疫组化结果:CD34、Vimentin 均呈阳性。结论: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 CT 表现具有特异性,需依据免疫组织检查与病理学特征才能确诊。
作者:李文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6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可作为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辅助药物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倪一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来说,微生物学检验是非常关键的一门专业课,但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较为死板,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不够到位,这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因此,有必要将素质教育应用到微生物学的检验教学里,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令该门课程真正起到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的作用。本文将从目的和方法两方面探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细节,希望能为我国各医学院校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作者:李燕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孟鲁司特钠口服加舒利迭吸入吸入治疗重度哮喘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抽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接诊的136例重度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使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孟鲁斯特钠片口服加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孟鲁斯特钠口服加舒利迭吸入的治疗方法能够迅速改善患者肺功能,显示出其治疗的良好效果,具有确切疗效,且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性极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阳永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灸综合疗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选取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采用点刺放血、体针以及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训练和一般疗法治疗,观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结论:在脑卒中后患者的治疗中,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新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之一,病理特征以滑膜组织炎症为主。很多文献研究结果显示 IL -22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内 IL -22mRNA 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大,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会存在不同表型的 NK 细胞,其能够通过分泌 IL -22等细胞因子参与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很多文献研究已经证实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囊滑液和外周血 NK -22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NK -22细胞分泌的高浓度 IL -22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能明显促使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增殖。
作者:李晓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研究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依分析结果总结,进行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无菌观念的宣教,规范操作方法,加强营养,适当的健康运动,定期随访沟通交流,是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健;李玲波;张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方式,结合老年患者的家庭护理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阎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 VAS 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使用止痛药物、留置引流管以及发生切口感染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穿孔性阑尾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龙化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期间不同呼吸参数对呼气末 CO2分压(PETCO2)、PaCO2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 ASAI ~Ⅱ级全麻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 组在单肺通气时呼吸参数定为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3次/min;B 组呼吸参数定为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4次/min;C 组呼吸参数定为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6次/min;D 组潮气量7mL /kg、呼吸频率17次/min。各组病人分别于 OLV 前、OLV 后30 min、OLV 后60 min、OLV 后90min(分别称为 T0、T1、T2、T3、),抽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1随单肺通气时间延长 A 组的 PaCO2、PET CO2逐渐增高,与 T0时刻比较,T1、T2、T3各时间点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T3时刻其值高于正常高值,有临床意义;D 组的PaCO2、PET CO2值随单肺通气时间延长而下降,与 T0时刻比较,T1、T2、T3各时间点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T3时刻其值低于正常低值,有临床意义。结论:单肺通气期间,呼吸参数(VT =7ml /kg,f =14-16次/min)为比较理想的呼吸参数。
作者:金香兰;康吉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2013年我院医院感染现状,为进一步做好我院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现患率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206例,发生医院感染病例16例,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57%。感染部位前三位的分别是下呼吸道占43.75%、上呼吸道和表浅切口各占18.75%、腹腔占12.5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51%,治疗用药占66.67%,预防用药占22.76%,治疗+预防用药占10.57%。结论:对感染高发科室,需重点监控,应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率、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等防控措施。
作者:王明利;杨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规范化护理流程在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0例患者行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有利于降低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