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文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接诊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 =40)及观察组(n =4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尿素、血清肌酐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尿素以及血清肌酐的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唐莎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脑血栓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具有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4.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脑血栓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延缓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实现临床疗效的提升,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旭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MRI、CT 临床表现,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对100例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行 CT、MRI 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病灶位于基底节73例、额叶10例、脑干9例、顶叶4例、颞叶3例、小脑1例;CT 对基底节、脑干、合计病灶检出率分别为86.30%、11.11%、79.00%低于 MRI,CT 诊断<24h 急性多发脑梗死、>24h 急性多发脑梗死符合率分别为62.50%、86.05%低于 MRI,低于诊断陈旧性多发脑梗死, MRI 发现斑块率、中-内膜不同程度增厚率、血栓形成率、血管闭塞率分别为83.00%、89.00%、32.00%、20.00%高于 CT70.00%、64.00%、11.00%、1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 CT,MRI 诊断急性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符合率更高;MRI 对血栓形成、血管闭塞等病变辨析度、敏感度更高。
作者:王福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方式,结合老年患者的家庭护理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阎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采用大剂量纳洛酮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04月~2014年0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并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临床诊治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的 GCS(格拉斯哥)评分(13.91±2.03)以及临床总疗效(92.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10±2.04,61.54%),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大剂量纳洛酮进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辅助治疗,其临床总有效率高,患者症状改善良好。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梁晓波;刘跃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不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开始时机对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 RIFLE 分期诊断标准的不同分期作为 CRRT 治疗的不同开始时机,将患者分为 A 组(40例,R 期),B 组(40例,I 期),C 组(40例,F 期),对比三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机的临床疗效,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 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恢复率、存活率均显著高于 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治疗后死亡率、各项预后影响指标均显著低于 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RRT 对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
作者:唐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院内住院病人的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的监测预防与控制能力,降低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率。方法:通过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专职人员对2013年10月-2013年11月于我院住院的所有患者进行调查,随医生查房、查看病人病历与交班记录,调查病人的基本资料与医院感染状况,填写医院感染发生率调查表,统计分析其调查结果。结果:调查结果发现,医院感染率达到了5.79%。其中神经外科感染率高,达到8.93%;介入科感染率低,128例住院患者中只出现1例感染患者;患者易感染部位通常为上下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系统、盆腹腔内、与皮肤等部位;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59.14%。结论:通过这种调查方法,能够短时间系统地掌握医院感染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目标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此逐渐减少医院感染率。
作者:李文丽;杨学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准备接受手术的男性患者在麻醉前或麻醉后留置导尿管的临床指标影响。方法:将择期手术术中需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麻醉前导尿和麻醉后导尿2组,每组8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麻醉前导尿组在全麻诱导前1 h 在病房按常规方法行留置导尿术,麻醉后导尿组病人在全麻插管后后按常规方法行留置导尿术。干预组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男性患者在术前麻醉后实施导尿比麻醉前导尿有效、简单、安全,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对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肖慧燕;林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予阿奇霉素,对照组予红霉素,5天一疗程,14天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IgA、IgG、IgM水平和 T 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治疗后,两组 IgA、IgG、IgM均低于治疗前,CD4+和 NK 细胞含量下降,CD8+含量明显升高,CD4+/CD8+明显降低,实验组 CD4+、NK 细胞、CD4+/CD8+为(38.16±7.18)%、(10.12±4.28)%、(1.13±0.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28±6.24)%、(15.25±4.18)%、(1.57±0.29),CD8+含量为(30.03±8.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11±8.31)%,P <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杜会双;张秀敏;徐静梅;田立学;彭金玲;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老年便秘型功能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老年便秘型功能性肠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莫沙比利和聚乙二醇4000联合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以上两种药物任意一种的单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有2例轻微症状者,对照组有3例轻微症状者。结论:对于老年便秘型功能性肠病患者而言,采用联合莫沙比利和聚乙二醇4000的方法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宏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辖区学生健康体检的青少年近视316例,对其影响近视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本组青少年77.24%近视与遗传因素有关,91.35%与不良习惯有关,86.22%与营养因素有关,73.72%与环境因素有关,81.09%与睡眠因素有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少年近视与遗传、用眼习惯、营养、环境等有一定关系,必须从根本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干预,控制近视发展。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3年本院收治的124例手术治疗患者,将其按照每组62例划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取得的护理满意度为97.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减轻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促进患者的及时康复,大大减少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石屏县孕前优生检查的结果,总结计划怀孕夫妇生育高危因素,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实现优生优育。方法:选取我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在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进行孕前健康检查的2489例夫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夫妇的孕前优生检查结果。结果:病史询问结果显示既往病史异常者1324例(53.2%),常规体格检查异常者717例(28.8%),生殖系统检查结果显示异常者186例(7.5%),其中女性中生殖系统异常者150例(10.5%),男性中生殖系统异常者36例(3.4%)。抗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Ab)阳性10例(0.4%),风疹病毒 Ig-G 抗体检查阳性849例(60%),巨细胞病毒 IgM抗体检查阳性10例(0.7%),巨细胞病毒 IgG 抗体检查阳性894例(63.2%),弓形虫 IgM抗体检查阳性5例(0.35%),弓形虫 IgG 抗体检查阳性60例(4.24%)。结论:石屏县计划怀孕夫妇孕前风险因素较高,应加大孕前保健宣传,提高孕前夫妇的健康意识,积极预防疾病,降低缺陷新生儿出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普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自备药管理,保障用药安全。方法:调查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使用管理情况,协调各科室,制订自备药管理和使用规定,并督促实施。结果:药剂科口服药分餐发放率由68%增长到91%,自备药登记、发放执行率100%,服药评估落实率97%,全员自备口服药用药缺陷发生事例为零。结论:规范自备药管理,可减少用药缺陷,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许红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用高压氧舱在临床多种疾病治疗中均有较好疗效,目前,高压氧舱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其使用及结构较为特殊,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加强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笔者对高压氧舱安全使用及管理的几点思考。
作者:燕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效果。方法:将70例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80%;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及血脂得到明显控制,与治疗前对比(P <0.05),治疗组血压及血脂水平控制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经研究得到肯定,血脂及血压水平控制良好。
作者:海荣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规范护士礼仪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中的实践。方法:查找问题、对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制定服务礼仪规范、自购化妆用品、书籍、礼仪用语小标贴等。结果:通过规范护士礼仪,提高了护理人员礼仪服务的意识及患者的满意度(P <0.01)。结论:规范护士礼仪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实践中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谷翠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巴米尔指标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8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肠溶巴米尔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波立维联合巴米尔进行治疗,治疗4周观察患者体征。结果:研究组的心绞痛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波立维联合巴米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蔡永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微生物细菌培养鉴定工作进行分析。方法:探讨微生物细菌培养鉴定工作中临床标本应依据的留取原则,临床细菌学检验标本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各种标本接种的平皿程序,以及开展常规微生物监测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分析、研究并建立精确的检验方法、药敏实验方法以及分离鉴定方法,为合理用药提供临床指导。结论:做好微生物细菌培养鉴定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原则进行合格标准的采集,确保采集过程的无菌操作,为临床病情的诊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可参考依据。
作者:陈义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加强护患沟通,增进护患了解,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安全感、信任感、舒适感、角色适应等方面明显增强。同时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健康,为患者提供满意,放心,安全,高效,低耗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增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