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菊
目的:探讨针灸综合疗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选取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采用点刺放血、体针以及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训练和一般疗法治疗,观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结论:在脑卒中后患者的治疗中,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新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有机磷中毒具有发病急,痫情重,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如抢救不及时将严重地危及病人生命。抢救的成功除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外,严密的观察与耐心细致的护理,可降低死亡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本文对36例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爱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使用机械通气的急性肾衰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前来我院就诊的使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的患者,在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治疗结果,观察患者浮肿情况、血压、血液 pH、尿量、心率、碳酸根离子浓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肌酐和血钾、尿素氮、氯、钠、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结果:所有患者对12-24h 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均可耐受,所有患者二氧化碳潴留、缺氧、酸碱平衡都得到了调节,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显著下降。血压平稳,电解质情况有所改善,没有出现患者死亡。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使用机械通气的急性肾衰患者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效果显著。
作者:丁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的12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全部患者共有患眼136只,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白内障摘除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等联合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其眼压、前房深度在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在0.1以下的患者比例是1.6%,对照组是11.1%。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中接受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非常理想的效果,临床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马春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安普贴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治疗疗效。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输注胺碘酮致静脉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实验组采用安普贴贴敷。结果:安普贴组、硫酸镁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9.2%和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总有效率分别为100%、6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安普贴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显著,优于硫酸镁,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患者易于接受,无副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风云;肖齐凤;晁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眼科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结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眼科所医治翼状胬肉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并将同期治疗翼状胬肉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术后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0.0%,两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综合护理,临床效果远远优于术后单纯性护理,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诊断措施和治疗方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共7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在诊断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联合使用美洛西林舒巴坦予以治疗。然后收集70例患者的治疗资料,依照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和肺部音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实验组35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是94.3%;对照组35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有效率是77.14%。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洛西林舒巴坦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病情,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韩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符合 ICD -10诊断标准的大于等于65周岁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度洛西汀联合奥氮平组,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起效更快。结论:老年抑郁患者使用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可迅速改善患者病情,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培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强辛汤治疗维持性透析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将60例维持性透析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辛汤口服治疗,治疗三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此期间两组缓解心衰疗效、以及血清BNP 治疗前后变化,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心衰症状与体征,治疗组总有率95.6%,明显优于对照组77.8%(P <0.01);本组自身前后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提高心功能检测指数(P <0.05);两组治疗前后 BNP 值以及两组间运动平板试验各项指标比较分析,治疗组能明显降低 BNP 值,增加大负荷量,延长运动诱发 ST 段下压0.1mv 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达目标心率时间,能明显缩短 ST 下移持续时间以及心率恢复时间,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辛汤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肖永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采用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以作参考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肿瘤科收治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进行常规手术,为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为治疗组,治疗组患者需化疗时长为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进行 CT 复查,后继续实施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比对照组好,2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和剖腹探查率、术后生存期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2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死亡案例,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进展期胃癌采用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期,尤其对于手术切除困难、难以根治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来说十分必要,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成厚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母婴阻断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 HIV 感染孕妇进行母婴阻断及产科处理的临床观察。结果:出生活产婴儿28例(早产儿2例),未检出新生儿 HIV 抗体阳性,失访1例,余27例(96.43%)新生儿两次 HIV 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对 HIV 感染孕产妇采取正确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 HIV 母婴传播、控制儿童 HIV /AIDS 流行。
作者:赵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优点及围术期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选择66例患者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并观察患者配合度及其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碎石,积极配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良好选择,精心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王玉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中限制性会阴切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300例为限制会阴切开组,接产医务人员对母儿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对具有明确会阴侧切适应证者实施会阴切开助产,对于无必要者则严格限制会阴切开,目的在于保持患者的会阴完整性。以常规会阴切开同等条件的产妇300例为常规组。结果:限制组会阴切开率为19.5%,会阴完整率13.6%,I 度裂伤56.2%,II 度裂伤11.7%,常规组会阴侧切率为100.0%;两组中均未出现Ⅲ度会阴裂伤;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限制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低于常规组,产妇产后下床活动早,会阴部疼痛轻微,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限制性会阴切开可有效增加会阴完整率,减少产后会阴疼痛,产妇满意度较高且对新生儿出生评分影响不明显,临床值得推行。
作者:谭美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神经科监护室收治的大都是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偏瘫、失语等急、危重症病人,医疗护理行为具有高风险性,容易与患者之间产生纠纷,并导致患者投诉。在法律范畴内,护理安全是指确保患者不发生生理、心里以及身体上的损害或者死亡。这就使得护理安全成为反映护理质量的标志,在保证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上,同时也维持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作者:王艳;周丽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为更好服务于广大患者,给患者提供更正规的、更专业的药学服务,从而提高医院西药房的服务质量。方法:根据已有的资料分析了各级医院在西药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西药房的措施。结果:医院西药房工作人员只有转变服务观念,完善和提升药学服务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西药房的服务质量。结论:在我国当前的医疗环境中,提高医院西药房的服务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中的整体服务水平。
作者:乐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肺栓塞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2至2013年我院的60例肺栓塞呼吸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起刚入院检查时要有较大的改善,发生率降低明显,(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均接受溶栓和抗凝治疗后,共有48例患者被治愈,8例患者好转,4例患者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3%,患者临床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要低于治疗前,经过治疗,患者的 MRC 评分为1.3±0.2分,对比之前的(3.7±0.5)分要低,(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肺栓塞患者临床中接受心电图检查和溶栓与抗凝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病情有较大改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有较大改善。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冠修复和根管治疗同期治疗隐裂牙髓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对隐裂牙牙髓病患牙进行全冠修复和根管治疗同期进行。结果:大大缩短疗程,减少了牙裂的发生率,提高了疗效。结论:同期治疗是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作者:郭慧华;马慧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自备药管理,保障用药安全。方法:调查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使用管理情况,协调各科室,制订自备药管理和使用规定,并督促实施。结果:药剂科口服药分餐发放率由68%增长到91%,自备药登记、发放执行率100%,服药评估落实率97%,全员自备口服药用药缺陷发生事例为零。结论:规范自备药管理,可减少用药缺陷,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许红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对新生儿黄疸采取抚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24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各124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抚触护理组则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干预,在出生后一周检测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以及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的出现状况。结果:在抚触护理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1.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护理组的皮肤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抚触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数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何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实践中实施孕期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6例孕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被给予常规护理与在此基础上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孕妇关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自然分娩率显著优于甲组(P <0.05)。结论:结合临床产妇的特点,给予其孕期健康教育,可使产妇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提升其自然分娩率,效果显著。
作者:梁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