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涓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管理策略。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病区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患儿319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病例,总结分析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管理策略。结果:3194例患儿共发生医院感染150例,发生率约为4.70%,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胃肠道与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儿本身(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无菌操作意识不强等)、环境因素(新生儿病区内医疗仪器与固定装置消毒不彻底如暖箱、治疗车、呼吸机、操作台等)等。结论: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除了与新生儿自身、医务人员有关外,还和病区内的医疗仪器与固定装置消毒不彻底等有关,必须加强护理管理,才能尽可能减少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感染管理科监控、护士长严管、医务人员自觉执行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冉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剖宫产中抽取77例产妇,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对照组37例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40例进行舒适护理。观察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睡眠质量、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改善明显,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较好,对缓解产妇抑郁及焦虑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武稚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和樟脑酚对根管封药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别记录氢氧化钙和樟脑酚作为根管封药的前后疗效比较以及出现的不适症状。结果:氢氧化钙作为根管封药出现的副作用和疗效明显小于樟脑酚。
作者:袁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探讨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从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到接种、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结果判读、记录和报告等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减少主观因素对结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操作技术,及时处理意外事故,妥善管理和处理感染性物质,从而保护工作人员,降低环境危害。
作者:潘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老年痴呆病人(AD)的生活质量,延缓痴呆的进程。方法:针对病人的安全问题,认知情况和心理状况,采用家庭访诊,电话随访,电子邮件,定期来院咨询等方法,对 AD 病人家庭照顾者进行为期2年的护理指导。结果:指导后病人的误吸、误服、跌倒、走失发生率低于指导前(p <0.05),生活自理人数明显增加(p <0.05)。结论:针对性地对 AD 病人家庭照顾着实施护理指导,能够有效地改善 AD 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
作者:金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娇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镇咳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盐酸环丙沙星溶解于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止咳平喘胶囊3粒/次,3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镇咳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显著的提高疗效,缩短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增强患者免疫力。
作者:王占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8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2:1,平均年龄(49.32±12.75)岁;56.2%发病于直肠,18.8%发病于结肠,13.8%发病于阑尾,11.2%发病于小肠;神经内分泌瘤71例,神经内分泌癌6例,混合型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5年生存率为77.5%。结论: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死亡率较低,患者多为男性,直肠为常见原发部位,患者病症多为便血及排便异常。
作者:孙绍娜;徐国豪;迟雯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应用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患者中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综合护理,记录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患者开展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谭爱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并且全面覆盖在每个行业工作之中。中职院校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与挑战,文章主要分析许多中职院校在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作者:苗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 VAS 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使用止痛药物、留置引流管以及发生切口感染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穿孔性阑尾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龙化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巴米尔指标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8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肠溶巴米尔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波立维联合巴米尔进行治疗,治疗4周观察患者体征。结果:研究组的心绞痛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波立维联合巴米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蔡永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饮食连续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2性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40例和采用饮食连续护理的观察组患者40例,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医院生活质量的良好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保证患者平衡饮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缓解日益紧张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芳;蒋良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22岁,于大强度运动后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10分钟入院。患者于10分钟前3公里跑步后,突感颜面及全身皮肤发热,继之全身皮肤发红、奇痒,且呈逐渐加重趋势,急来我门诊部就诊。无胸闷、心慌、气短、气憋、呼吸困难,无咽喉部紧束感,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体温366℃,呼吸18次/分,脉搏92次/分,血压100/70 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颜面潮红,睑结膜无充血,球结膜无水肿,全身皮肤可见多处大小不等散在分布的风团样皮疹,部分融合成片状,色暗红,边界清,压之不褪色,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初步诊断为:急性荨麻疹。即予以平卧位、吸氧,地塞米松10mg 静脉注射,盐酸异丙嗪针25mg 肌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加维生素 C2g 静脉滴注,观察2h,皮疹消退,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次日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mg,口服,2次/日,维生素 C 片200mg,口服,3/日,连服3天。后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作者:王娟;李东升;赵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学校肺结核疫情的现状及控制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对学校与活动性肺结核的病例紧密接触过的师生,行 PPD 试验及胸部 X 线检查,对 X 线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者及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者实施抗酸杆菌痰涂片检查。结果: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接触密切者646人,其中行 PPD检查646人,胸部 X 线的检查154人,痰涂片检查30人。结果有活动性肺结核8例,其中2例涂阳肺结核均入院治疗,6例涂阴肺结核在校治疗,有2例聚集性疫情发生;随着就诊延误时间的增长,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强阳性感染率就越高,其发病越危险。结论:因学校的结核病防控措施不足,成为聚集性疫情的高发地段,故对学校与肺结核病例的密切接触的人进行筛查,成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眼科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结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眼科所医治翼状胬肉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并将同期治疗翼状胬肉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术后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0.0%,两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综合护理,临床效果远远优于术后单纯性护理,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儿科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入院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对患儿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依从率为94.00%、并发症发生率为26.00%、护理纠纷发生率为6.00%、护理满意度为98.00%、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2.00%;对照组患儿的护理依从率为62.00%、并发症发生率为58.00%、护理纠纷发生率为30.00%、护理满意度为78.00%、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0.00%;两组数据均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降低护理纠纷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额尔登其其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重点探索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中铅的具体方法。方法:通过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检测铅的含量,给予样品恒温消解之后,选择佳的测定条件和佳仪器条件进行测定。结果:在不同时间内测定3次铅0~50.0μg/L 标准系列,结果发现平均相关系数是0.9983,荧光值和浓度呈现的是线性关系。终计算出检出限是0.40μg/L。得到回收率在100.7%以下94.4%以上,而相对标准偏差在2.8%以下2.4%以上。结论: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测定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中铅的含量,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灵敏度高,准确性强。
作者:李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的重要性,通过临床观察,将护理方法更加广泛地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结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在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出现几率和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特定的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病痛,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使其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赵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动态观察 IMA、hs -CRP、NT -proBNP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差异,探讨它们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某三甲医院心内住院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分成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UAP 组和 AMI 组发病1-12h 内血清 IMA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 AMI 组的浓度高于 UAP 组;发病后2-24h,UAP组和 AMI 组患者血清中的 hs -CRP 和 NT -proBNP 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 AMI 组的浓度亦高于 U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MA、hs -CRP 和 NT -proBNP 是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的血清标志物,浓度的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类型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