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应用

王玉侠

关键词:输尿管镜钬激光, 输尿管结石, 围术期,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优点及围术期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选择66例患者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并观察患者配合度及其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碎石,积极配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良好选择,精心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免煎颗粒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5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免煎颗粒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经期前两日用药,5日为一疗程,一般治疗为1~3个疗程。共计观察57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免煎颗粒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红平;胡明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为研究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依分析结果总结,进行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无菌观念的宣教,规范操作方法,加强营养,适当的健康运动,定期随访沟通交流,是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健;李玲波;张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本院自2013年10月起建立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研究通过对调配中心工作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实施期间的输液不良反应事件,综合评判调配中心在护理工作中的价值。结果:自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以来,由于药品因素所引发的输液不良反应未有发生,并且患者中院内获得性感染几率得到了显著抑制,护理人员自我职业防护程度得到提升,也明显降低了药品的浪费。结论:医院建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能够显著增加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在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可明显抑制临床护士的职业危害,具有显著的医疗价值。

    作者:贺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68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护理特点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68例住院病人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未发生器官功能障碍及严重的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口腔及饮食护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通过实施专科性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作者:黄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观察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情况研究角膜损伤修复机制

    中性细胞凋亡是一种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是维持组织正常生长发育和功能维持的重要机制,而且与疾病相关。角膜细胞的损伤修复与中性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细胞凋亡对于角膜的透光性、趋光性以及保护防御功能至关重要,本文对于中性粒细胞凋亡在角膜损伤修复中作用进行观察,探讨中性细胞凋亡对角膜损伤修复的作用。

    作者:邹桂花;谭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将280例高血压病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口头教育,实验组患者在采取口头教育的基础上发放书面健康教育材料。出院后随访半年,每月随访一次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作者:侯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分析探讨饮食连续护理干预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饮食连续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2性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40例和采用饮食连续护理的观察组患者40例,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医院生活质量的良好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保证患者平衡饮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缓解日益紧张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芳;蒋良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O2气腹对消化道的影响

    CO2是腹腔镜手术常用的气腹介质,随着对腹腔镜基础研究的深入,CO2所致的腹内高压以及吸收后所致的机体缺氧,酸碱平衡改变,将导致胃肠道微循环障碍,神经、激素紊乱,继而造成肠道细菌易位,胃肠功能异常等症状。本文将就 CO2气腹对消化道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邝江波;王永飞(综述);张建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冥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8%,随访中观察患者的血白蛋白和24h 尿蛋白定量等指标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再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开展优质护理两年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为产妇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方法:建立有产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改变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改革绩效分配方式向临床一线和夜班护士倾斜、创建温馨病房。结果: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健康宣教知晓率提高,护患关系进一步密切,"健康树"枝头上"笑脸"数明显增加,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无自请护工或月嫂,得到产妇和家属的普遍认可。结论:通过开展以产妇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切实履行护士职责,提高了医院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

    作者:周涛;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

    目的:重点探索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中铅的具体方法。方法:通过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检测铅的含量,给予样品恒温消解之后,选择佳的测定条件和佳仪器条件进行测定。结果:在不同时间内测定3次铅0~50.0μg/L 标准系列,结果发现平均相关系数是0.9983,荧光值和浓度呈现的是线性关系。终计算出检出限是0.40μg/L。得到回收率在100.7%以下94.4%以上,而相对标准偏差在2.8%以下2.4%以上。结论: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测定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中铅的含量,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灵敏度高,准确性强。

    作者:李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993年和2012年扶绥县4乡镇居民膳食烹调油摄入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1993年和2012年扶绥县4乡镇18-75岁居民膳食烹调油的摄入量的变化,为今后指导我县居民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3年和2012年在我县新宁、龙头、长沙、岜皮4乡镇进行居民膳食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18-75岁的居民为调查对象(1993年305人,2012年417人),从经济收入和性别等调查分析我县居民膳食烹调油摄入量的变化状况。结果:我县4乡镇18-75岁居民膳食烹调油摄入量由1993年人均33.5g/d 到2012年人均的56.3g/d,上升幅度达到68.1%。我县膳食烹调油主要来源是植物油和动物油,二者的比例为70.2%和29.8%。结论:2012年18-75岁居民人均膳食烹调油的摄入量大大高于1993年,高出适宜摄入量(25-30g/d)[1]26.3g/d;男性烹调油的摄入量高于女性(1993年男性人均摄入量为40.2g/d,女性为26.8g/d;2012年男性的人均摄入量为68.7g/d,女性人均摄入量为43.9g/d)。烹调油是我县居民膳食食用油的主要来源,相关研究表明,食用油的摄入量与营养相关慢病性呈正相关。减少膳食烹调油的摄入量,是降低营养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凤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方式与术中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本组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单侧甲状腺次切除22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69例,合并甲亢患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9例。结果:本文选取的100例患者在手术之后没有出现出血、呼吸困难等短期并发症。仅有3例发现术后声音嘶哑且对症治疗后2个月后康复。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遵循个体化选择原则,术中采取适当措施使得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蒋益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 Pilon 骨折

    目的:分析并探讨解剖型钢板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 Pilon 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今后的骨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 Pilon 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在治疗中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比较两组方法对胫骨远端骨折的修复效果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疗效的优良率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2.5%(37/40),同时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胫骨远端 Pilon 骨折患者的过程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才元;张治建;代联乡;何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游离脂肪酸和C反应蛋白两个检测指标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和游离脂肪酸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58例,(观察组)健康体检77例(对照组),检测 C -反应蛋白和游离脂肪酸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空腹 FFA,C -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相关性分析表明 NEFA,C -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的多少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FFA,C -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作者:张云芳;苏艳丹;刘华;张红芬;李菲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程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评析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分。方法: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脑出血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对照组进行护理,应用全程护理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手术之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程度与 GOS 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之前观察组的家务活动、家庭关系、心理情况、休闲和户外运动以及工作和经济情况等生存质量内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更好的护理效果,可以降低手术之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研究的推广使用。

    作者:吕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住我科治疗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例作为本文讨论对象,给予洗胃、应用特效解毒药、血液灌流、对症等治疗措施,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文20例患者中,19例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予停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并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平稳后转内科继续治疗并治愈出院,1例患者因合并循环功能衰竭死亡,抢救成功率95%。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尽快清除机体尚未吸收和已经进入血液中的毒物,同时早期、足量、联合、反复使用特效解毒药,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王爱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内科护士对心电图知识掌握的调查分析

    心内科配备心电监护仪,心电图,可以密切的监测病人的心电变化,心电图改变是病人病情改变的及时反映,心内科护士应该能及时辨认异常心电图改变,以便能对病人病情作出及时的判断,采取及时积极必要的措施,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治疗,从而有效的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淡永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影响白血病患者血标本检验结果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白血病患者血标本检测结果问题,总结护理对策。方法:预见性选择白血病疑似患者254例,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前者常规检测质控,后者给予针对性检测质控,包括改良穿刺方法、合理器材、优先送检等,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初次检验检验与诊断一致97.78%、患者满意率93.33%高于对照组74.42%、72.09%,住院期间重测例次率22.22%、穿刺并发症率4.44%低于对照组65.12%、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加强血液样本检测质控,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进而及早确诊白血病,降低重复检测率,有助于争取治疗时机、降低穿刺并发风险,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惠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接触氟化物工人健康状况30年动态观察

    目的:了解某铝业公司工作场所氟化物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方法:依据工业性氟病的诊断原则,从1980年~2010年对接触氟化物的作业工人进行定期职业性健康体检,对车间空气中氟化物浓度进行定期定点测定。结果:电解作业工人神经衰弱综合症、腰背关节病、上消化道和上呼吸道不适症状较为明显。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过缓和 T 波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1.3%和44.2%。查出工业性氟病18例,患病率为2.1%,观察对象37例,检出率为4.3%。结论:长期接触氟化物可以引起作业工人神经衰弱综合症、心电图、四肢骨骼及骨盆 X 线表现的改变。

    作者:焦兴隆;姬秀梅;李伟;张生军;高正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