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荣美
目的:探讨小儿肠炎药敏试验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情况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小儿肠炎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对患儿进行便培养观察敏感病原菌情况,同时给予患儿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小儿肠炎便培养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进行敏感菌检测试验排在前三位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肠炎培养感染菌主要为福氏痢疾杆菌,建议采用舒普深和β-内酰胺酶抑菌药物作为重症患儿的首选抗菌素,但是临床应根据患儿药敏试验结果和身体情况及时调整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饮食连续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2性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40例和采用饮食连续护理的观察组患者40例,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医院生活质量的良好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保证患者平衡饮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缓解日益紧张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芳;蒋良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腹部超声合并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异常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子宫异常出血症状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回顾分析检查诊断结果。结果:经联合检查89例患者中有35例患有子宫内膜增生,有6例患有子宫内膜癌,有15例患有子宫内膜炎,有14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有19例患有子宫肌瘤。与病理诊断相比,其疾病诊断符合率为95.51%。结论:超声检查联合宫腔镜检查能够有效诊断出子宫异常出血病变的疾病,对诊断各类子宫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松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灸综合疗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选取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采用点刺放血、体针以及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训练和一般疗法治疗,观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结论:在脑卒中后患者的治疗中,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新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医时间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病人106例做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高血压治疗和护理,试验组病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时间护理干预,对两组入选病例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入选病例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病例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病例。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时间护理干预,可提高该类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万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针对妇女疾病的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以及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的农村妇女很少参与到常规的体检中去,而据相关调查报道[1],农村妇女在接受妇科检查后,妇科疾病的检出率高达65%,且仅有50%的农村妇女在检出妇科疾病后会选择赴医院接受治疗。由此可见,在农村、社区等处加大对妇女疾病普查普治的力度对改善妇女的生存质量,防止某些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血清总胆固醇检验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索。方法:通过统计方差分析不同的仪器、试剂和校准物测定同一个血清样本中总胆固醇含量的差异(偏倚)情况,讨论影响血清总胆固醇检测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方差分析后发现不同的仪器、不同的试剂和不同的校准标准品在测试同样的血清样本的总胆固醇含量时的偏倚情况差别十分明显(P <0.05)。结论:在临床应用酶法测量血清样本的总固醇含量时,仪器、试剂和标准校准品由于生产厂家等的不同会对同一个样本的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倚和影响,从而较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说明酶法测量容易受到干扰,在临床中应尽量规避以上影响因素。
作者:张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经空肠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探讨其护理体会。结果:35例患者有1例出现轻微腹泻,发生率为2.9%,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空肠造瘘管行营养支持对于胃癌术后患者而言操作简易且方便,经济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姬文;高改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利水法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的14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共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采用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下附加中医利水疗法治疗,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在一个月后的血压高低。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一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病情基本好转,观察组治愈率在86.30%以上,比传统药物治疗高31%。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有效率是92.8%,对照组有效率是61.2%,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 <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0.05)。结论:中医利水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患者效果非常明显,还可以结合西药降压的方式来有效的控制血压,大大的发挥了中西结合的优势,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效果。方法:将70例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80%;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及血脂得到明显控制,与治疗前对比(P <0.05),治疗组血压及血脂水平控制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经研究得到肯定,血脂及血压水平控制良好。
作者:海荣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就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进行调查。方法:选择具有本地农村户籍,近3年到外地连续务工2个月以上的打工者,共调查100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采集静脉血4~5ml 检测 HIV 抗体。结果:有200例农民工回答近3个月有过不安全性行为,其中有160例(80%)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不安全性行为中,10.16%每次均使用安全套,17.96%经常使用安全套,15.63%偶尔使用安全套,56.25%从未使用安全套。本组资料中有833人(83.3%)通过电视来获取艾滋病知识;有187人(18.7%)通过报刊来获取艾滋病知识;有341人(34.1%)通过宣传画来获取艾滋病知识;有127人(12.7%)通过听医生说来获取艾滋病知识;有573人(57.3%)通过收音机来获取艾滋病知识;有83人(8.3%)通过听朋友说来获取艾滋病知识。1000人中,检测率为98.6%,共检测986人,其中有4例被检出 HIV 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46‰。结论:务必在给农民工传授艾滋病防治知识时,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农民工能够对艾滋病的危害予以有效地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农民工被检出 HIV抗体的阳性率。
作者:肖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应用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该方式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门诊收入的9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经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经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77.8%;两组在临床总有效率、血压与24h 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高症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可保护心肌并改善缺氧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曾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巴米尔指标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8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肠溶巴米尔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波立维联合巴米尔进行治疗,治疗4周观察患者体征。结果:研究组的心绞痛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波立维联合巴米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蔡永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门诊职业健康监护体检现状。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60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其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00名受检者体检未见恶性肿瘤,但是3600名受检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健康问题者比重达60.0%,其中检出率高的是代谢系统健康问题,其检出率为35.0%,其次是循环系统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8.0%;男性受检者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受检者(P <0.05),35-59岁年龄段受检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P <0.05),一线工人血压异常、心电图异常、血脂异常、脂肪肝、X线检查结果异常检出率与管理人员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人员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定期体检,并加强健康教育与管理。
作者:崔海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医院临床医疗服务的提升作用。方法:对我院筹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前后的临床不合理医嘱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随机选择2012年我院各科病例资料800份,另2013年~2014年病例资料200份,统计结果显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筹建运行后的各类不合理医嘱比例均较筹建运行前显著降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2年病例有效随访318例,2013~2014年病例有效随访674例,满意度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为77.04%,2013~2014年整体为92.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516,P =0.027)。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保障用药安全方面具积极作用。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起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62.76±9.63)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关节僵硬2例,中枢性高热3例,继发感染1例,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早起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仙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中限制性会阴切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300例为限制会阴切开组,接产医务人员对母儿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对具有明确会阴侧切适应证者实施会阴切开助产,对于无必要者则严格限制会阴切开,目的在于保持患者的会阴完整性。以常规会阴切开同等条件的产妇300例为常规组。结果:限制组会阴切开率为19.5%,会阴完整率13.6%,I 度裂伤56.2%,II 度裂伤11.7%,常规组会阴侧切率为100.0%;两组中均未出现Ⅲ度会阴裂伤;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限制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低于常规组,产妇产后下床活动早,会阴部疼痛轻微,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限制性会阴切开可有效增加会阴完整率,减少产后会阴疼痛,产妇满意度较高且对新生儿出生评分影响不明显,临床值得推行。
作者:谭美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成人 Still 病误诊为淋巴结炎1例分析如下。1病例摘要女,21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1周,发热3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感冒后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近3天出现发热,体温高385℃,并伴有手指关节及膝关节疼痛、肿胀。查体:T 380℃,神清,双侧颈前、颌下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大3cm ×2cm 大小,触痛阳性,边界欠清。心、肺、腹部未见异常。手指关节轻度肿胀,四肢活动自如。血常规:WBC 765×109/L,N 0826,L 0111,PLT 200×109/L,Hb 117g/L;ESR 65mm /第1小时;超敏 C 反应蛋白271mg/L;肝功:ALT 43U /L,AST 68U /L,GGT 21U /L,ALP 73U /L;肺炎三联(-);血培养(-);胸片、心电图未见异常。入院诊断: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抗病毒、补液等药物治疗。以阿洛西林钠30,静脉滴注,每日2次;病毒唑03,痰热清2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期间,患者每日仍发热,以下午及夜间明显,体温高399℃,伴有寒战。住院3天,患者背部及双侧髋部出现红色皮疹,伴有瘙痒,抓后留有色素沉着。治疗1周后,患者关节疼痛症状好转,但体温仍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结果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考虑淋巴结炎性病变。更换抗生素为替考拉宁02,每日1次,左氧氟沙星04,每日1次,继续抗炎治疗无效。之后查铁蛋白>2000ng/ml,类风湿因子<10 IU /ml,ANA 斑点型1:80(+),其余免疫系统各项化验均为阴性。住院2周左右,诊断考虑:成人 Still 病。给予甲强龙3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甲氨喋呤10mg,每周1次,静推。之后患者体温正常,皮疹消失,淋巴结缩小,血沉及血常规恢复正常。
作者:刘晓华;李大文;伊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神经科监护室收治的大都是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偏瘫、失语等急、危重症病人,医疗护理行为具有高风险性,容易与患者之间产生纠纷,并导致患者投诉。在法律范畴内,护理安全是指确保患者不发生生理、心里以及身体上的损害或者死亡。这就使得护理安全成为反映护理质量的标志,在保证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上,同时也维持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作者:王艳;周丽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栓塞的主要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深静脉栓塞的患者1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方式、术后卧床时间、输血与止血情况、输液情况等,探讨这些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栓塞发生率为18.44%,针对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从药物护理、操作护理、功能训练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预防,可大大降低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妇科肿瘤手术的围术期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发现可能诱发患者发生深静脉栓塞的影响因素,降低下至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作者:崔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