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琼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研究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社会调查,选取120例60~85岁的老年人接受访问、回访等调查,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社区老年人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以抑郁为主,占比55.0%;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得到较好改善,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生理领域、综合感觉等方面的优良率普遍提升。结论:强化社区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能够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反应,以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婷;黄智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状况,寻找出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50例,并对这150例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对患者术后切口的的观察与护理。结果:经过护士的细心观察与护理,患者手术后疼痛感减轻,腹部切口愈合状况良好,均顺利出院。结论:通过加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促进切口的愈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翟凡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血清总胆固醇检验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索。方法:通过统计方差分析不同的仪器、试剂和校准物测定同一个血清样本中总胆固醇含量的差异(偏倚)情况,讨论影响血清总胆固醇检测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方差分析后发现不同的仪器、不同的试剂和不同的校准标准品在测试同样的血清样本的总胆固醇含量时的偏倚情况差别十分明显(P <0.05)。结论:在临床应用酶法测量血清样本的总固醇含量时,仪器、试剂和标准校准品由于生产厂家等的不同会对同一个样本的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倚和影响,从而较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说明酶法测量容易受到干扰,在临床中应尽量规避以上影响因素。
作者:张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访视护理应用在肿瘤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访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积极采取访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符合 ICD -10诊断标准的大于等于65周岁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度洛西汀联合奥氮平组,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起效更快。结论:老年抑郁患者使用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可迅速改善患者病情,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培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辛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喘息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辛脑联合头孢素等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辛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理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准备接受手术的男性患者在麻醉前或麻醉后留置导尿管的临床指标影响。方法:将择期手术术中需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麻醉前导尿和麻醉后导尿2组,每组8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麻醉前导尿组在全麻诱导前1 h 在病房按常规方法行留置导尿术,麻醉后导尿组病人在全麻插管后后按常规方法行留置导尿术。干预组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男性患者在术前麻醉后实施导尿比麻醉前导尿有效、简单、安全,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对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肖慧燕;林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剖宫产中抽取77例产妇,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对照组37例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40例进行舒适护理。观察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睡眠质量、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改善明显,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较好,对缓解产妇抑郁及焦虑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武稚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过去长时间里治疗肿瘤的方法都关注以杀死肿瘤细胞本身为主,但些年对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成为热点,其组成成分及机制复杂,本文针对肿瘤微环境中各种环节治疗的新靶点进行综述。
作者:李菲;李培义;李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康疡止泻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运用康疡止泻汤治疗,对照组则以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47%,对照组为68.75%(P <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康疡止泻汤对脾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雄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住我科治疗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例作为本文讨论对象,给予洗胃、应用特效解毒药、血液灌流、对症等治疗措施,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文20例患者中,19例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予停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并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平稳后转内科继续治疗并治愈出院,1例患者因合并循环功能衰竭死亡,抢救成功率95%。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尽快清除机体尚未吸收和已经进入血液中的毒物,同时早期、足量、联合、反复使用特效解毒药,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王爱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策。方法:对近期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负压引流,观察临床引流效果,探讨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在我院手术的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经过负压封闭引流后,坏死组织和未清除组织完全被清除干净,同时还阻止了胰酶和其毒性物质的吸收。经过有效护理,患者切口愈合完好,且周围皮肤组织完好无损,所有患者在手术1周后均可进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0d,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后的应用中有很好的引流效果,引流更彻底,组织清除更干净,避免了毒物吸收的恶性循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预后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医院临床医疗服务的提升作用。方法:对我院筹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前后的临床不合理医嘱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随机选择2012年我院各科病例资料800份,另2013年~2014年病例资料200份,统计结果显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筹建运行后的各类不合理医嘱比例均较筹建运行前显著降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2年病例有效随访318例,2013~2014年病例有效随访674例,满意度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为77.04%,2013~2014年整体为92.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516,P =0.027)。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保障用药安全方面具积极作用。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新的诊断,治疗手段出现,各种侵入性精密复杂的仪器广泛使用,各种侵入性治疗的方法开展,放疗、化疗普遍应用,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高及社会的老龄化,必然会带来更令人棘手的院内感染问题。医院感染是当代医学发展的羁绊,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效果,威胁着患者、医务人员甚至全人类的健康与幸福。
作者:任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6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可作为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辅助药物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倪一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辖区学生健康体检的青少年近视316例,对其影响近视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本组青少年77.24%近视与遗传因素有关,91.35%与不良习惯有关,86.22%与营养因素有关,73.72%与环境因素有关,81.09%与睡眠因素有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少年近视与遗传、用眼习惯、营养、环境等有一定关系,必须从根本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干预,控制近视发展。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诱发新生儿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发生院内感染的危机重症新生儿病例5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菌分布情况。另选本院同期收治无并发院内感染的新生儿例数50例,分析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分离出菌株中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中心静脉置管、体质量、5min Apgar 评分、机械通气和肠外营养等。结论:引发危重新生患儿并发院内感染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强化监控和管理力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的概率。
作者:郭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和万爽力进行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可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万爽力等药物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伟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儿科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入院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对患儿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依从率为94.00%、并发症发生率为26.00%、护理纠纷发生率为6.00%、护理满意度为98.00%、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2.00%;对照组患儿的护理依从率为62.00%、并发症发生率为58.00%、护理纠纷发生率为30.00%、护理满意度为78.00%、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0.00%;两组数据均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降低护理纠纷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额尔登其其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64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后,显效42例,显效率65.63%;有效20例,有效率31.25;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6.88%,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护理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冬梅;李伟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