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郭丽霞

关键词:新生儿, 院内感染, 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了解诱发新生儿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发生院内感染的危机重症新生儿病例5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菌分布情况。另选本院同期收治无并发院内感染的新生儿例数50例,分析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分离出菌株中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中心静脉置管、体质量、5min Apgar 评分、机械通气和肠外营养等。结论:引发危重新生患儿并发院内感染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强化监控和管理力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的概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接诊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 =40)及观察组(n =4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尿素、血清肌酐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尿素以及血清肌酐的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唐莎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78例冠心病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和万爽力进行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可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万爽力等药物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伟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心理及依从性的改善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心理及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胃癌化疗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开展整体护理服务,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抑郁与焦虑状况改善更优,SCL -90量表评分改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胃癌化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青铜峡市2013年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情况,为我市农村饮水监管和科学改水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度对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采集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50-2006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青铜峡市农村水源水基本达到饮用水要求。结论:青铜峡市农村饮用水改水工作还需加强。

    作者:姬秀梅;焦兴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临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重要性研究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预防临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重要性。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并嘱其定期回院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对一健康知识宣教,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展开健康知识宣教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强化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本院自2013年10月起建立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研究通过对调配中心工作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实施期间的输液不良反应事件,综合评判调配中心在护理工作中的价值。结果:自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以来,由于药品因素所引发的输液不良反应未有发生,并且患者中院内获得性感染几率得到了显著抑制,护理人员自我职业防护程度得到提升,也明显降低了药品的浪费。结论:医院建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能够显著增加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在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可明显抑制临床护士的职业危害,具有显著的医疗价值。

    作者:贺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后焦虑状况、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结果:45例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恢复良好,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黎;姚红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分析肺栓塞呼吸内科临床诊治方法

    目的:对肺栓塞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2至2013年我院的60例肺栓塞呼吸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起刚入院检查时要有较大的改善,发生率降低明显,(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均接受溶栓和抗凝治疗后,共有48例患者被治愈,8例患者好转,4例患者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3%,患者临床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要低于治疗前,经过治疗,患者的 MRC 评分为1.3±0.2分,对比之前的(3.7±0.5)分要低,(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肺栓塞患者临床中接受心电图检查和溶栓与抗凝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病情有较大改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有较大改善。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清 IMA、hs -CRP、NT -proBNP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动态观察 IMA、hs -CRP、NT -proBNP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差异,探讨它们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某三甲医院心内住院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分成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UAP 组和 AMI 组发病1-12h 内血清 IMA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 AMI 组的浓度高于 UAP 组;发病后2-24h,UAP组和 AMI 组患者血清中的 hs -CRP 和 NT -proBNP 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 AMI 组的浓度亦高于 U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MA、hs -CRP 和 NT -proBNP 是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的血清标志物,浓度的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类型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双子宫足月妊娠致子宫切除一例

    1病例报告患者23岁,因"停经37+4周,阴道流水3+小时"于2012年12月15日18:52时入院。患者22岁结婚,G3P0+2,2011年3月人流1次,2011年12月稽留流产1次。Lmp2012-03-25,EDC2013-01-01。停经40+天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持续至孕3月消失,孕15+6周我院门诊产前建卡,未遵医嘱定期产前检查,仅产前检查3次,胎心、血压均正常。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BP 118/75mmhg),心肺无异常,腹膨隆,全腹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产科检查:宫高32cm,腹围95cm,先露臀,胎方位 LS,胎心130次/分,律齐,响亮。胎膜已破。肛查:先露-3以上,宫颈管容受100%,宫口未开,质中,位置中,宫颈评分5分。阴道口见清亮羊水流出。骨盆外测量正常。扪及不规律宫缩。估计胎儿体重2800g。辅助检查:彩超(3/12):胎儿臀位,BPD88cm,FL65cm,胎儿颈部皮肤压迹"U"形,胎盘子宫后侧壁2级,AFI128cm。血常规、凝血检查正常。入院诊断:1、G3P0+237+4周宫内孕活胎 LS 2、臀先露3、胎膜早破4、脐带缠绕?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因"臀先露、胎膜早破"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进腹后见子宫足月孕大,以 LSA 手取一女活婴,混合臀先露,脐带无缠绕,后羊水100ml,色清亮。手取胎盘、胎膜完整,取出子宫,见患者有两个独立子宫体,右侧子宫妊娠,外形狭长,子宫右侧圆韧带片状增宽,右侧输卵管水肿增粗,右卵巢外观无异常,附着于右侧子宫右侧,左侧子宫体2月孕大小,左侧输卵管、卵巢外观无异常,附着于左侧子宫体左侧,左子宫体有一开口位于宫颈左侧壁右子宫切口下方3cm 处,开口可容一指通过。右侧妊娠子宫收缩差,按摩子宫,予缩宫素、卡孕栓、欣母沛等收缩子宫,热盐水纱布按摩子宫,子宫背带式缝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碘伏纱条宫腔填塞后子宫收缩好转,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切口,此时出血2200ml。观察中见子宫切口右上方出现一5×4cm 大小血肿,予可吸收线8字缝扎,再次予欣母沛250ug 宫体注射,子宫收缩差,质软,子宫切口处见活动性出血,拆除子宫缝线,涌出血液约500ml,因出血3100ml ,考虑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经各种治疗后收缩仍差,患者病情危重,为挽救患者生命,不宜继续保守治疗,与患者及丈夫沟通后行次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左侧子宫),在输血、改善凝血功能、补液、纠正休克等的同时行右侧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予输血、抗炎、缩宫、补液、纠正贫血等治疗。12月25日复查血常规 Hb87g/l,病检回示:子宫平滑肌水肿,表面可见粘连滋养细胞,符合胎盘粘连。于2012年12月27日痊愈出院。

    作者:严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了解诱发新生儿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发生院内感染的危机重症新生儿病例5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菌分布情况。另选本院同期收治无并发院内感染的新生儿例数50例,分析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分离出菌株中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中心静脉置管、体质量、5min Apgar 评分、机械通气和肠外营养等。结论:引发危重新生患儿并发院内感染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强化监控和管理力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的概率。

    作者:郭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漏斗胸 NUSS 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 NUSS 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12例小儿漏斗胸行 Nuss 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结果:本组患儿12例成功完成了 Nuss 手术,术后平均6天治愈出院,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规范性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康复指导是恢复手术成功率关键环节,预防并发症。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白内障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的12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全部患者共有患眼136只,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白内障摘除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等联合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其眼压、前房深度在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在0.1以下的患者比例是1.6%,对照组是11.1%。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中接受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非常理想的效果,临床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马春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肝穿刺活检临床病理探析

    目的:探讨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肝穿刺活检病理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进行分析,对其进行肝穿刺活检的病理检验,并将其和临床诊断结果作对比。观察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80例患者中,轻度患者28例,占比35.0%;中度患者42例,占比52.5%;重度患者10例,占比12.5%。临床诊断出56例,准确率为70.0%,经对比明显低于病理诊断正确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而言,采用肝穿刺活检的病理检验手段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日旺;尉新莲;韩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研究通过综合护理措施为呼吸科重症病人实施护理的效用。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5月-2014年3月本科室接受的重症病人16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将病人分成对照组以及护理组,对照组给予普通看护,护理组接受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接受护理后血气检查情况。结果:护理组与对照组在接受护理后,病况均有所改善,其中护理组血气检查结果好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为了保障呼吸科临床治疗的效果,护理人员应给予重症病人护理干预,使病人的症状能够迅速好转,提升家属和患者对科室护理水平的满意率。

    作者:张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以便临床更好的开展诊断。方法:对65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结果:本组65例确诊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8.5%(51/65),甲状腺癌声像图特征以不规则低回声肿块为主,少数可表现为近等回声和高回声,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边界欠清晰,肿块内部可见散在微小钙化斑。结论:超声在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并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樊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眼科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并研究眼科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结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眼科所医治翼状胬肉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并将同期治疗翼状胬肉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术后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0.0%,两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综合护理,临床效果远远优于术后单纯性护理,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影响白血病患者血标本检验结果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白血病患者血标本检测结果问题,总结护理对策。方法:预见性选择白血病疑似患者254例,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前者常规检测质控,后者给予针对性检测质控,包括改良穿刺方法、合理器材、优先送检等,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初次检验检验与诊断一致97.78%、患者满意率93.33%高于对照组74.42%、72.09%,住院期间重测例次率22.22%、穿刺并发症率4.44%低于对照组65.12%、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加强血液样本检测质控,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进而及早确诊白血病,降低重复检测率,有助于争取治疗时机、降低穿刺并发风险,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惠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优点及围术期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选择66例患者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并观察患者配合度及其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碎石,积极配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良好选择,精心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王玉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就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进行调查。方法:选择具有本地农村户籍,近3年到外地连续务工2个月以上的打工者,共调查100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采集静脉血4~5ml 检测 HIV 抗体。结果:有200例农民工回答近3个月有过不安全性行为,其中有160例(80%)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不安全性行为中,10.16%每次均使用安全套,17.96%经常使用安全套,15.63%偶尔使用安全套,56.25%从未使用安全套。本组资料中有833人(83.3%)通过电视来获取艾滋病知识;有187人(18.7%)通过报刊来获取艾滋病知识;有341人(34.1%)通过宣传画来获取艾滋病知识;有127人(12.7%)通过听医生说来获取艾滋病知识;有573人(57.3%)通过收音机来获取艾滋病知识;有83人(8.3%)通过听朋友说来获取艾滋病知识。1000人中,检测率为98.6%,共检测986人,其中有4例被检出 HIV 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46‰。结论:务必在给农民工传授艾滋病防治知识时,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农民工能够对艾滋病的危害予以有效地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农民工被检出 HIV抗体的阳性率。

    作者:肖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