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分析

张军

关键词:宫外孕, 腹腔镜手术,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宫外孕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后在围手术期和术后恢复时期的护理情况。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统计两组术后各项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均较对照组少,且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时期,针对性的护理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康疡止泻汤治疗38例脾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疡止泻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运用康疡止泻汤治疗,对照组则以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47%,对照组为68.75%(P <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康疡止泻汤对脾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雄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沟通技巧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运用

    加强护患沟通,增进护患了解,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安全感、信任感、舒适感、角色适应等方面明显增强。同时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健康,为患者提供满意,放心,安全,高效,低耗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增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便秘型功能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便秘型功能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老年便秘型功能性肠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莫沙比利和聚乙二醇4000联合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以上两种药物任意一种的单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有2例轻微症状者,对照组有3例轻微症状者。结论:对于老年便秘型功能性肠病患者而言,采用联合莫沙比利和聚乙二醇4000的方法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宏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研究探讨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栓塞的主要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深静脉栓塞的患者1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方式、术后卧床时间、输血与止血情况、输液情况等,探讨这些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栓塞发生率为18.44%,针对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从药物护理、操作护理、功能训练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预防,可大大降低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妇科肿瘤手术的围术期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发现可能诱发患者发生深静脉栓塞的影响因素,降低下至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作者:崔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发生中的应用

    目的:寻求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发生凝血的根本原因并实施预防措施降低凝血事件的发生。方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透析室2014年1月-2014年3月出现的全部凝血事件,找出根本原因并实施对策。结果: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使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可降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

    作者:王明霞;谭君;张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波立维联合巴米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巴米尔指标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8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肠溶巴米尔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波立维联合巴米尔进行治疗,治疗4周观察患者体征。结果:研究组的心绞痛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波立维联合巴米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蔡永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高压氧舱的安全使用与管理探究

    医用高压氧舱在临床多种疾病治疗中均有较好疗效,目前,高压氧舱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其使用及结构较为特殊,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加强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笔者对高压氧舱安全使用及管理的几点思考。

    作者:燕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 Pilon 骨折

    目的:分析并探讨解剖型钢板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 Pilon 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今后的骨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 Pilon 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在治疗中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比较两组方法对胫骨远端骨折的修复效果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疗效的优良率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2.5%(37/40),同时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胫骨远端 Pilon 骨折患者的过程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才元;张治建;代联乡;何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应用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该方式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门诊收入的9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经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经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77.8%;两组在临床总有效率、血压与24h 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高症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可保护心肌并改善缺氧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曾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对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研究组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2.5%),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结论:对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比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更佳,可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赵文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8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护理配合研究

    目的:分析并研究28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的护理结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28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临床护理结果。结果:经临床护理发现,28例患者26例引产成功,成功率92.9%,护理总满意度96.4%(27/28),且产后没有出现大出血、子宫破裂等情况。结论:针对剖宫产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和有效护理,可有效降低其引产风险。

    作者:邝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应用镇咳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镇咳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盐酸环丙沙星溶解于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止咳平喘胶囊3粒/次,3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镇咳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显著的提高疗效,缩短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增强患者免疫力。

    作者:王占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神经科重症监护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分析

    神经科监护室收治的大都是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偏瘫、失语等急、危重症病人,医疗护理行为具有高风险性,容易与患者之间产生纠纷,并导致患者投诉。在法律范畴内,护理安全是指确保患者不发生生理、心里以及身体上的损害或者死亡。这就使得护理安全成为反映护理质量的标志,在保证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上,同时也维持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作者:王艳;周丽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信息及通信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各类以电子版形式存在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进而使信息的收集、分类、保存和管理工作也变得复杂繁琐。为了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在信息管理方面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为疾病预防提供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有效的保障,建立准确、及时、全面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行探讨。

    作者:严启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疾病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未见足部溃疡病例,对照组足部溃疡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介入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与疾病了解程度,改善护理效果,减少或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男性患者手术全麻前后导尿及配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比较与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准备接受手术的男性患者在麻醉前或麻醉后留置导尿管的临床指标影响。方法:将择期手术术中需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麻醉前导尿和麻醉后导尿2组,每组8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麻醉前导尿组在全麻诱导前1 h 在病房按常规方法行留置导尿术,麻醉后导尿组病人在全麻插管后后按常规方法行留置导尿术。干预组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男性患者在术前麻醉后实施导尿比麻醉前导尿有效、简单、安全,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对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肖慧燕;林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观察比较康复护理比常规护理应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于的优势。方法:98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照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采用康复护理模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76%,对照组为67.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 <0.05)。结论: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罗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症状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并寻找针对性治疗方案。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且并发脑出血症状的20例尿毒症患者,将其设定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常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接受透析之前,实验组研究对象的血压和血肌酐等指标水平都大于对照组研究对象,而实验组研究对象在透析时间方面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 <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因此需要提升透析质量和控制患者血压值,从而防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症状的出现。

    作者:薛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64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后,显效42例,显效率65.63%;有效20例,有效率31.25;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6.88%,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护理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冬梅;李伟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吴江地区某三级医院2009-2013年医疗质量评价

    目的:了解并掌握5年间吴江某医院医疗质量情况,为医院的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医院的特点,选取该院2009-2013年医院统计报表中代表性好、敏感性强的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门诊人次5年间增长34.01%,急诊人次增长81.74%,出院人次增长59.12%,手术例数增长64.53%,实际开放总床位增长83.53%,床位使用率下降15.47%,床位周转次数下降8.6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下降8.51%,治愈率下降了9.63%,好转率提升10.6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率提高10.84%,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下降1.42%,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下降2.11%,入院三日确诊率下降1.34%。结论:医院工作强度增加明显,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治疗质量变化不明显,诊断质量有所下降。提醒医院管理者在医院业绩增长的过程中,着重加强医疗质量的内涵质量管理。

    作者:李莉;徐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