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玲
目的:评估肝穿刺病理检查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B超定位下行1秒钟肝穿刺诊断并指导治疗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6例不明原因肝损伤的患者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出药物性肝炎4例,脂肪性肝炎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2例,乙型肝炎2例,急性瘀胆型肝炎,血吸虫性肝病1例,2例通过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在20例反复肝功能异常半年以上、ALT<2倍正常上限值(2×ULN)、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65%肝脏炎症指数≥2级,需要给予抗病毒治疗,且年龄20~40岁者占。结论:肝刺穿活检在诊断肝功能异常病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诊断和确立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刘宾;杨方;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1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一共有42例,对42例病人采取霉酚酸酯、拉米夫定以及泼尼松联合治疗,对其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治疗以后,病人尿蛋白明显要比治疗之前明显下降。Alb在临床疗程第24周已经恢复正常水平。临床治疗以后,甘油三酯和血胆固醇显著降低。Scr在第24周以及第36周的时候明显降低。ALT比较治疗之前有显著下降。本文一共42例病人,其中完全缓解21例,占总体的50%;部分缓解15例,占总体的35.71%;无效6例,占总体的14.28%,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在整个临床治疗期间,出现呕吐以及恶心1例,占总体的2.38%;继发性肺部感染3例,占总体的7.14%;白细胞下降1例,占总体的2.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然而42例患者都没有停止治疗,通过对症处理以后明显缓解。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采取霉酚酸酯、拉米夫定以及泼尼松联合治疗,可以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并不良反应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任立新;黄友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86例,给予患者系统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血压控制率、饮食合理率及健康状况评分。结果:经过系统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后患者知识知晓率为94.06%、服药依从率为92.31%、血压控制率为93.00%、饮食合理率为94.76%、健康状况评分为93.52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掌握饮食规律和服药规律,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刘海燕;屈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生蒲黄汤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眼底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30眼,给予卵磷脂络合碘片口服治疗;观察组25例32眼,给予生蒲黄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经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观察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在眼底出血治疗中生蒲黄汤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予以推广。
作者:刘文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吻合器和缝合器在手术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良性梗阻性黄疸手术中均使用吻合器和缝合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良性梗阻性黄疸术中应用吻合器和缝合器的方法是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汪利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辅助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CAB)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选CAB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可以提高CAB治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永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总结我科272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等。笔者认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了解眼球摘除术和术后康复知识,有利于治疗效果的实现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服务的实践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接受护理治疗患者26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X2=5.36,P<0.05)和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t=3.42,P<0.05),差异均显著,护理效果较好。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服务的实践中应用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兰峰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尼莫同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4月1日至2014年4月1日间收治的6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选用常规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尼莫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达88.2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7.65%,实验组发生再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的患者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尼莫同可以有效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减少再出血、迟发型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肖涛;康忠炽;刘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道出了食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但是有关食品安全质量的负面新闻却不断地被曝光,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微生物检验成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国民身体的健康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初步的研究,论述过程中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初次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护理的80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优质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况。
作者:周在霞;李芹;孟宪良;梁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持续推进优质护理在眼科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753例眼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患者,同时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满意度。结果: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3.5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远远高于为94.12%,焦虑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降低病人焦虑程度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展开探讨,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归纳并总结患者的护理状况和效果。结果: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血管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很好降低患者致残率。结论: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危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6例,实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结合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采用的生产方式、产程以及产后除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自然生产率高,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少,其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缩短产妇的产程和减少产后出血量,同时,也能够增加产妇的自然生产率。
作者:万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方法:从校内教学、临床带教、护生存在问题、教师存在问题着手,探讨对策。结果: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临床带教质量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面。结论: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作者:郑晓春;宋巧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9例疑有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39例疑有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其中36患者有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经DSA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方式及其安全性。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42例,采取随机分成2组的方式,每组2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对比2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小时、术后6小时、术后12小时以及术后24小时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影响较小,更有助于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针对于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术的时候应该首选硬膜外麻醉。
作者:陈金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整形科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前来我院整形科就诊的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同时给予综合性的心理护理,采用SAS与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良好率。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良好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整形科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状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汤佳;苏红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本文主要把我科2013年和2014年的物资、水电消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管理和品管圈管理,比较观察两年的物资、水电消耗率和医护满意程度。结果:品管圈管理效果比较好,医护满意度比较高,传统管理效果相对比较差,医护满意度较低,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品管圈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和医护满意程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使用常规疗法,观察组35例基于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4.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时,除了使用常规药物疗法,还可加用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姚佑兴 刊期: 2015年第03期